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孩子的写作能力

2021-11-30 11:16:39阿热孜古丽托乎提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阿热孜古丽·托乎提

(新疆库车市第十小学,新疆 库车 842000)

21 世纪以来,作文教学改革在小学里搞得轰轰烈烈,无论是文章结构的训练还是文本内容的训练,或者是写作方法与写作顺序的训练,都进行了多维度的实践与摸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小学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小学生,由于生长环境及家长汉语言的障碍,导致对孩子汉语言方面的教育,尤其是作文方面的引导缺失,以至于作文教学成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小学语文教育方面的一个瓶颈。

一、更新作文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分析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小学学生的写作能力可以得知,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都是以讲授为主开展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都知道,低年龄段学生主要通过看图写话来完成作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带领学生走向自然,观察所要描写的景物,让学生能够参与到写作活动当中,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彼此讨论景物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景物的特点。不管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家长还是老师,都会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过度关注考试成绩,对于学生在作文中的表现力不够关注,想要强化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实现思想的创新,就要鼓励学生主动写作。

二、立足学生的实际,注重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分析目前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写作的特点,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因为缺乏写作兴趣而存在敷衍的心态,在写作时流于形式,过度重视好词好句的累积。虽然有比较清晰的写作模式,但是内容过于模式化,缺乏自己的特色。另外有些学生的写作内容脱离生活,不能从细节处入手展开写作。再有,一些教师对学生写作的指导不足,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的写作愈加脱离实际。少数民族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在作文中写出真情实感,比如在写关于节日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顾自己比较喜欢的节日,比如儿童节等,让学生互相探讨节日的情形,在彼此研究的过程中感受节日的气氛,引导学生按照回顾的思路进行写作。又比如在写关于动物的作文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讨论某种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看到自己想要写作的对象,这样具有观察力的写作教学才更符合生活的实际,让学生对生活有更为充分的感知,这样才能引发其写作的兴趣,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中来。

三、注重改革作文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少数民族地区语文教师想要强化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让学生知道作文应该写什么,引导其掌握具体的写作方法。在语文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讲授模式,要引导学生通过先观察后动笔的方法去观察生活当中的各种细节,通过直观的感受体味生活细节,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自己的思路,确定之后再落笔,要按照自己观察的顺序进行记录。这种写作形式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切地掌握写作对象的特点,能够更为真实地写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彼此之间进行作文批改,学习彼此的长处,在彼此的作文中发现不足,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扬长避短,让学生在互相评改的过程中获得写作经验,感受写作的魅力。

四、组织开展多样化活动,引导学生多练习

大部分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作文,是因为写作模式较为传统,在少数民族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以生活为出发点,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多做练习,多写文章。首先教师要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多写多练,可以从日记、周记入手,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写作,可以通过描写人物、景物等形式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其次教师要重视组织多样化的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活动的细节,通过对活动的记录强化自身的写作水平。教师可以在课后组织学生参加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活动、了解活动的过程,在课后用自己的语言将活动内容写出来。再有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或者学校进行小作家评比活动,或者举办一些征文活动,以丰富的活动来吸引学生积极地写作,可以在班级板报或者学校的宣传栏上张贴一些学生的优秀作文作品,鼓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写作当中来。教师要重视带领学生合理地安排写作时间,可以利用课内外的休息时间带领学生累积一些好词好句,在掌握阅读材料以及词句积累的基础上,让学生多多写作。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只有多说、多听、多写、多练才能够实现写作上的进步。

结论

作为小学语文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作文对小学语文成绩的提升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生会出现写作水平不高、写作方法不成熟的现象,想要提高少数民族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就要改变教学理念,依照教学实际来强化学生的写作兴趣,要通过课内外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写作活动当中来,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掌握写作方法,要在生活中观察与写作有关的事物,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地观察生活,通过作文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写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