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的几点思考

2021-11-30 11:16:39郭萌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郭萌

(河南省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河南 新乡 453000)

大数据时代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改革机遇。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更多丰富的资源展开教学,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但同时学生面对的诱惑也多了,这也是教师应该努力解决的问题。最重要的一点,要把握大数据时代的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采取全新教学方式,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一、大数据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特点

(一)大幅度节省教学时间

按照课本内容讲解知识是传统语文教学的主要形式。但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有较多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和理解,通过抄写的方式很难达到教学目的。尤其是阅读教学,教师寻找资料会耗费大量时间。大数据环境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讲解学习知识点,且这种教学方式让抽象化、不易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便于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解

传统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知识理解,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新课程改革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应该转移到培养学生兴趣和提升学习能力方面。运用多媒体技术讲解文章内容时能够从多个角度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情感,对语文学习有帮助[1]。

二、结合大数据与语文学科教学的作用

(一)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

应用信息技术展开初中语文教学让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保持浓厚的兴趣,才能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教学的过程中,根据课本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生动有趣的视频、动画等。例如讲解《愚公移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移山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到愚公精神,从而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刻理解。

(二)提升教学有效性

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带领学生进入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中,拓展学生思维,更好的理解文章中传达的内容。例如《春》一课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笛声,并在屏幕内飘入桃花的背景。随后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然后一步步展现春天的景象,如草、花、春雨等等。学生一边听着舒缓的音乐一边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增加了语文信息容量。

三、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

(一)促进语文教学理念创新

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理念等息息相关。初中是培养学生能力和建立知识结构体系的重要时期,且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不成熟,因此容易受到教师教学的影响。为此,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教学理念的创新,根据课程改革新要求落实相关制度,为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促进了语文学科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习形式。大数据环境下,教师要利用先进技术为学生拓展学习的途径[2]。例如,讲解《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呈现给学生生动有趣的连环画,通过这种形式讲述文章的大致内容,也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学习的重点。这样一来,将枯燥的文字变得更加形象、活泼,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更强。

(二)借助大数据库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应试教育的课程教学时间有限,可运用的教学资源有限,导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交流不深,影响了语文教学的效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方式搜索教学相关的数据信息,利用典型案例展开分析。例如,教学过程中借助微博、朋友圈等方式引导学生记录生活感悟,这也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记录日常积累的学习知识以及采取网络数据库中的经典语句,成为写作运用的素材。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运用大数据资源的重要性,才能累积学习经验,掌握更多的语文学习方法。

(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更多的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课本上的教学知识是有限的,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学生的学习需求。且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不成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大数据资源,通过群文阅读、知识链接学习等方式展开教学,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由内而外得到感化与理解。例如,大多数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经常会出现字词理解不到位的情况,但教师逐字翻译浪费了较多的课堂教学事件。基于这种情况,利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可以将文言文中的内容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展现出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才能提升教学效果。因此,运用多媒体设备教学也是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重要方式,让学生有了更好的学习体验。

四、结束语

由上文可知,初中语文教学要根据时代发展变化的形势,转变教育观念,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在积极氛围的影响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展开问题探究。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应用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强化语文学习素养,逐渐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