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
(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职教中心附属幼儿园,内蒙古自治区 乌兰浩特 137400)
为了更好的适应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教学政策和教育理念也处在不断的创新与改革的过程中,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幼儿园教学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经过总结,我认为现阶段幼儿园的教学特点主要表现在生活化、经验化、以及创新化三个方面。
首先,生活化特点,保教并重是幼儿园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重要教学原则,指的是幼儿园教师要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不仅要重视对幼儿的教育,更要注重对幼儿生活上的照顾与保护,将保护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幼儿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因此,在保教并重教学原则下所开展的幼儿教学活动,需要结合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并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促使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和成长。
其次,经验化特点,根据皮亚杰所提出的“认知发展四个阶段理论”,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幼儿都处于前运算阶段,这就表明了幼儿在学习新知识和接受新事物时需要建立在原有认知经验的基础上,并且需要联系具体的感官和运动动作。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也必须要从幼儿的原有经验出发,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幼儿通过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的形式实现健康发展。
最后,创新化特点,在开展幼儿园教学活动前虽然需要幼儿园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设计和准备,但由于幼儿在活动中是动态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内容也需要根据幼儿的行动进行调整。并且,大部分的幼儿园教学活动都是以幼儿在活动中的感受、体验以及思想为核心内容,其在本质上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因此,幼儿园教学具有创新化的特点。
游戏是一种与生活和劳动技能有关的,能够促进体力与智力发展的娱乐性活动,也是幼儿了解事物本质,发现事物发展规律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幼儿园中利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能够有效的调动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强化幼儿的探索能力和观察能力,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的指出幼儿园教学要加强师生之间、幼儿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培养幼儿亲近友爱的社交态度和社交技能,也就是说,幼儿园教学要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而游戏作为一种集体性活动,在幼儿园中开展游戏化教学活动,能够在无意中强化幼儿间和幼儿与教师间的互动,使幼儿在参与游戏活动时初步形成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这也是幼儿喜欢玩游戏的最主要原因,在幼儿园中实施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还能够激发幼儿求知与好奇的天性,促使幼儿在探索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认识水平。
由于现阶段我国幼儿园的教学形式较为多样化,因此,本文仅简要分析了游戏化教学方式在幼儿园主题教学课程以及体育教学课程中的应用方法。
幼儿园主题教学课程是一种带有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的教学活动,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为了让幼儿通过主题教学课程掌握一定的技能或学得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利用游戏化教学方式开展主题教学课程时,要注重教学内容和幼儿实际情况的结合,实现教学游戏化,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
例如,在“认识动物”主题活动中,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猜猜我是谁”的游戏活动,并在游戏活动开展前,为幼儿设计动物角色,如,小鸭子、小猫、小狗、牛、羊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模仿动物的叫声和动作,比赛谁模仿的更像,从而帮助幼儿更好的认识动物,抓住动物的特点。、
体育教学活动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也是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集体意识,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教师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体育竞赛游戏活动,并要通过集体表扬、奖励的方法调动幼儿参加体育游戏活动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就能够在激发幼儿竞争意识的同时,培养幼儿的团结合作精神和集体归属感。
例如,在为中班幼儿开展“好玩的圈”体育活动时,教师可利用轮胎为幼儿设计“车轮滚动”的游戏活动,将幼儿分成5 人为一组的游戏小组,让一名幼儿双手握住轮胎,并将轮胎从起点滚动至终点,然后再交给第二名幼儿,以此类推,直到游戏结束,然后再让幼儿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快、完成的好。通过这样简单的体育竞赛游戏,便能够在锻炼幼儿运动能力的同时帮助幼儿认识到自身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
综上,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幼儿园学前教育中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促使幼儿实现全面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教学话题,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创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将游戏化教学方式融入到幼儿园教学中,尊重幼儿的天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促使幼儿通过幼儿园教学实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