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涛 杨思阳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黔东南 556000)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社会资源的不断损失,产业不断壮大,使大家逐渐重视新能源技术的研发。新能源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并慢慢形成了一定规模,逐渐规模化。在这个背景之下,使该产业对服务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标准也越来越高,需要专业人员推动新能源汽车设计等多方面的进步。在设计方面要有深度,在试验方面有自主意识,在维护方面要高效,这三个标准是教师在教学管理中需要关注的。
通过对教学方式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创新教学管理方式对提高学生专业学习能力有很大影响。在新能源教学管理中,部分教师教学理念还有待更新,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使学生主体价值被埋没,没有兴趣进行学习,课上容易走思。在教学方法上,部分教师还不懂得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的讲解,而是不顾及难易程度,直接将知识理论灌输给学生,使学生难以理解专业知识。而且,部分教师也不善于将知识理论与实操案例结合,学生只是单纯地学习理论知识,理解很浅显,过一段时间就容易忘记理论知识,难以提高专业能力。
在传统教学考核中,学生学习成效主要取决于考试分数,以这种方式进行考核容易造成评价较为片面,导致了很多问题。笔试考核固然重要,可是这种形式太过于死板,忽略了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考核,学生研发与解决问题等能力难以体现出来。在考试之前,部分学生养成死记硬背专业知识的习惯,长此以往,容易对学习产生厌恶感,养成应付考试的习惯。慢慢的,这些知识也会随着时间而淡忘,导致学生临近毕业时会认为,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毫无收获,宝贵的时间就白白浪费掉了。
在新能源汽车教学中,教师应该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价值,重视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学校可以开展校企合作,邀请新能源技术专家进行教学,在进行知识讲解时,将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案例有机结合,将理论知识讲得更为生动,深入浅出,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学校还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学徒制度,学校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学习与实习,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教学中新媒体的应用越发普遍,新能源汽车教学也不例外,这种形式的教学存在诸多优势,教师通过仿真系统等教学工具,播放有关新能源汽车的视频以及图片等,刺激学生视听感官,使学生专心听课,强化新能源汽车知识的学习。比如,在学习如电动汽车工作原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前下载好相关视频,在课上为学生进行播放。通过生动的视频内容,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深刻理解电动汽车工作原理,并快速掌握相关知识,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由此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通过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还可以通过考核结果看出教学质量。在新能源汽车教学中,为了得到最准确的教学反馈信息,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沟通,逐渐了解学生实际学习需要,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探寻科学的教学管理模式。由于传统教学考核以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较为片面,所以,学校需要在保留笔试考核形式的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其他能力,增加素质教育和实践考核。除了课堂考核内容外,教室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考核评价学生。比如开发微信等渠道,不仅让学校教室参与评价,还让其他学生也参与其中,全方位的评价,有利于对教学管理提供客观建议,也有利于学生对自身更加全面地了解,并不断反思与改进。
课程教学体系对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起着重要作用,完善教学体系,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新能源汽车教学管理。在高职院校中,课程内容和时间等都有系统的规定,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兼顾选必修课程。选修与必修课本中知识内容范围有所不同,但是整体上都重视专业知识和实践教学,高职院校可以根据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并将其与教学特色相结合,撰写具体课程。学校在培养专业人才时,还要考虑技术岗位的需求,根据岗位突出的能力需求,在课程中加入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建立不一样的学习领域,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比如,在新能源选修课中,可以加入电动汽车电机的相关课程;在专业选修课中,可以加入电机拖动等方面的课程知识。
综合而言,为了顺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培养出符合时代标准的专业人才,在新能源专业教学中,高职院校需要结合现实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的方向,兼顾好选修必修课程教学。在教学体制方面进行不断创新,利用多媒体进行生动教学,丰富教学考核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最终达到优化教学管理的目的。力争输出高质量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为产业日后的发展做贡献,推动产业的研发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