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动画设计教育创新研究

2021-11-30 11:16:39代振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代振

(长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和全方位育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校积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探索。当前,要实现从思想政治课程主渠道到专业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转变,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内涵和德育功能。通过有效设计和实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专业课程教学的载体,体现育德的内涵,发挥专业课程的价值渗透作用[1]。为此,本人以“数字动画设计”课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深入探索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课程思政及其关键问题

要加强专业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转变课堂教学的重点,关注学生的期望和发展需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促进“专业理论”与“道德实践”的有效结合。就“数字动画设计”课程而言,课题组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问题。

(一)管理机制的不足

当前课程思政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表现为管理机制的不足,缺乏整体规划。在领导机制方面,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对思政课的管理理念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要素。高校领导要立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让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授课中发声,并在教材建设中切实体现。具体到教学管理而言,高校对于专业课程的育人目标、培养方案、教材选定等方面,在统筹规划方面仍有不足。就教育主体而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团队,它的引领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另外,课程思政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协同发展也有不足,要从根本上创新协同机制,形成联动效应。

(二)教学载体的不足

在教学载体方面,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文社科类专业是课程思政的主要载体。要充分发挥此类载体在课程思政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完善共建机制,提高人文社科类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开展日常教学训练和教学思考。在协同创新机制下,提升教师精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分析、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更高层次的需求。在学科建设方面,要更加重视哲学社会的科研能力,加强对习近平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专门研究,为高校推进课程思政提供理论支撑。

(三)教学方法的不足

当前的专业教育以技能训练为主,以就业为导向,眼界较窄。殊不知,专业课程也是思政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教学方法方面,要安排专人对专业课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教学指导,发挥集体备课的优势,健全教学奖励制度;提升教师的教学感染力,帮助教师将相对枯燥的教材话语转变为生动活泼的教学话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专业课程千差万别,各有特点,它的思政改革应该考虑这些差异性,注重专业课程的特色,灵活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知识点的讲授,记忆不是重点,要避免说教的形式。它更多地强调故事性,强调感化,强调思想性、启发性。

二、课程思政的创新方式

(一)创新思政教师队伍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要靠教师去落实,首先考验的是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建设一支政治可靠,育人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保障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关键。首先需要注重培训、统一思想,加强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全体教师应该加强政治站位,把思想统一到如何培养党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奋斗目标上,坚决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学校层面可以开展课程思政师资平台的建设,整合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辅导员、专业教师队伍,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在思政教育方面的专长,同心协力、共同完成育人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一支专业的队伍,擅长系统性的思政工作;学工部门的政治辅导员,熟悉学生的日常状态、思想动态;班主任对所任班级的情况较为了解,学生对于班主任也有某种亲切感,愿意敞开心扉;专业教师对学生某一门课程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较为熟悉,在专业上起引领作用。如能整合上述人员的优势,势必组成一支综合性、高效的思政教育队伍,对于高校顺利实施课程思政改革将大有裨益。

(二)创新教育理念的开放形式

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艺术教育是综合性的教养,是应该融入各科的。即美的教育,情的教育,应该与道德的教育一样,在各科中用各种手段处处施行之。动画设计专业也不例外,它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涵盖艺术、技术、文学等。这就需要一个更为开放的教育理念,以更加包容的心态去创作优秀的动画作品。动画设计师应当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吸收欧美动画的长处,将它本地化、中国化,并注重其中的思政政治内容。

结语

本次数字动画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贯彻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指导思想,构建了“文化为体,科技为媒,策划为本”数字动画设计课程体系,注重设计与文化的结合,经过了教学实践的初步检验。从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来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数字动画制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具备了动画内容的策划与文化基因的挖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