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欣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第三高级中学,黑龙江 北安 164021)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呈现出互动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等特点,这也使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档案信息收集、归档和利用更具便捷性,档案服务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全面提升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为学校档案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传统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信息的收集需要由人力来完成,工作量较大,存在收集不及时和不完整的问题,而且工作效率较低,这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带来直接影响。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提升,档案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及档案数字化转化,这为档案信息收集的智能化和精准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档案管理人员能够获得更为准确的档案信息数据。同时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档案工作流程进一步简化,档案管理人员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即能够完成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特别是将信息技术引入到档案服务中来,可以实现档案信息的精准检索,能够快速获取档案信息,实现档案信息的高效利用。档案服务工作中将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档案利用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途径来获取到自己所需要的档案信息。
“互联网+”环境下学校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加快转变思维理念,学校领导要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因此给予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有效的支持,积极推进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与“互联网+”的融合。作为档案管理工作者,需要积极找寻两者之间融合的切入点,以此来促进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化和升级,提高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学校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重视自身信息化素养的提升,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进行信息化知识的学习,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的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的设备,全面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精准的档案信息支持,为学校整体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的助力支持。
在当前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基于原有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基础上,针对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积极完善档案规章制度,实现对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效指导和约束。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这也会导致风险因素增加,因此需要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并采取具体的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对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的监管,进一步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针对重要的档案信息,还需要采取保密管理措施,严格约束涉密档案管理人员的行为,避免出现泄密问题。另外,学校档案信息化规章制度的制定,需要与自身的情况相结合,确保制度的有效性和约束性,为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在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重视信息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引入,以此来推进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发展。学校需要与自身的资金情况和档案管理需求相结合,积极完善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为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的物质保证。同时学校还需要构建档案管理服务平台,针对用户设置相应的权限,使用户能够在自己权限范围内借助于平台实现对档案信息的查阅和检索。另外,学校还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平台,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库,并利用大数据技术来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不断对档案信息资源库进行丰富,为学校教职工作提供更为高效和便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在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档案信息安全管理是较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在实际档案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保证档案存储环境的安全性。特别是在当前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工作中需要做好网络病毒和黑客的入侵,学校需要建立病毒自动识别和检测系统,并针对存储设备进行集中和统一管理。一旦档案信息受到破坏,存储系统能够借助于自身的自动备份功能实现档案信息的快速恢复,不需要担心档案信息丢失问题,可以有效地保证档案作信息的安全性。
在“互联网+”环境下,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这就需要学校领导和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并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转变理念,以此来促进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较为系统性的工作,在具体推进过程中,需要各方力量的广泛参与,在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努力下,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促进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