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21-11-30 11:16:39郭勇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郭勇

(贵州省安龙县第八中学,贵州 安龙 552400)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只有先建立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够进一步开展美术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对美术学习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上农村学校美术教学条件、方式方法相对落后,让很多初中生逐渐对美术学科失去了兴趣,这样既不利于美术教学的有效开展,也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展开探究。

一、调整并丰富原有的教学内容

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堂往往依据课本上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一笔带过,学生无法完全消化理解知识理论。这时候教师应当 动调整原有的教学内容,合理分配教学课时。针对难点问题必须分解讲解,增加相应的课时,让学生打好专业基础。为了让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教师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来整理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是一节美术课的重点,教师必须丰富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增添符合学生生活爱好的实例。只有贴近学生的喜好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设备来调整教学模式,根据教学 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工具。这样不仅能丰富完善美术课堂,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教师要发挥好主体作用实现整个课堂的调度,让美术教学课堂充满艺术感与美感。

二、将传统文化融入美术课堂

传统文化作为农村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把传统的一些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往往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魅力,也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丰富美术课堂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走进民间美术”时,教师应让学生在民间挖掘传统剪纸、编织、刺绣等艺术,让学生去了解更多的民间传统文化,这样在课堂上就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必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引领学生感悟大自然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其实大自然具备了很多开展美术教学的素材,在美术教学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师要善于把握一些原生态的风光,让学生可以走出教室深入到自然中感悟大自然的无穷魅力,在欣赏和感悟自然之美中建立起对于美术学习的兴趣和好感。比如,在学习“色彩风景画”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入大自然中去观察当地的一些美丽的景色,让学生能够亲眼欣赏大自然的风光,激发学生用相机记录美好、用画笔创作的欲望。又比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色彩”时,教师应带领学生去大自然中观察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等景色的丰富色彩现象,让学生对大自然的风光产生热爱,对色彩产生兴趣,进而产生了解、研究、学习用色彩去表现事物的愿望。

四、指导学生开展创作活动

美术课堂本身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课堂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创作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美术,调动起参与的积极性,获得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学习“面具的设计制作”时,教师就应该为学生准备相关的材料,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个人也可以分组完成面具的创作,整个过程中,学生手脑并用,不仅仅获得了创造力培养,也很好地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而且整个课堂中给到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

五、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术教学会涉及到一些抽象、鉴赏等内容,这些内容需要以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才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把学生从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的短片让学生欣赏,这样不仅仅拓展了学生的眼界,还营造出一个生动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比如在学习“单色版画”“文化衫的设计制作”诸多课程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直观的特点,通过播放微课、图像资料等,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意,掌握作品制作过程的细节,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作水平。

六、利用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素质

教育的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依据教学内容来调整教学模式与要求。如今的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进步,现代化教学工具也能实现生动灵活的美术教学。多媒体工具能够直观展示给学生艺术作品的图片与画面,不仅操作简单、表达准确,也能将书本上乏味枯燥的文字转化为视频图像。这样将平面教学转化为全方位的立体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与听觉进行美术教学。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观看动画设计、视频图 片 等内容时学习相关的美术知识。教师在备课时准备好与课本 有关的图片、视频资料,再逐渐引人相关概念,最后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与鉴赏能力。

七、结语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工具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投入到美术鉴赏的专业领域中,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中提高自身鉴赏能力,不能将美术教学作为机械地简单活动,而是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索发现,从而实现自我艺术创造。在新时代的素质教育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要利用自身的专业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多元化的学习情境中推动学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