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语言文字规范化

2021-11-30 11:16:39沈鹏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沈鹏

(贵州省黔东南州锦屏县敦寨中学,贵州 锦屏 556700)

在多元文化价值观并存的今天,不少国民对西方文化大肆追捧,以能听会说英语作为骄傲的资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有所削弱,极大制约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脚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缺少合格的接班人。通过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让国民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在日常交流中经常性地使用语言文字,激发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但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而且中国文化也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一、语言文字规范化面临的问题

(一)使用层次不清晰

在固定的时间内率先完成某事是当前人们共同追求的话题,教师教学也不例外。教师构建的数学课堂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体现课堂的基本内涵。初中数学的抽象性较强,数学教师更应思考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内容的抽象性。数学教师应抓住数学的基本特质和学生的学习心理构想出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爱上数学,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积极性,提升数学的性。我国使用语言文字的国民在文化程度、生活环境、从事岗位上都有着明显不同,这就造成了他们对于语言文字的理解并非完全一致,在数学课堂具体运用上也就出现了层次不清晰的问题。各类人使用语言文字的标准没有确立,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时可能存在各种不规范的现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实施将会面临着重重困难。

(二)词义误解和误用

语言中有些字和词组有着多个含义,再加上学生受到形近字的误导,会对词语产生错误的认知,不能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学生已经形成的语言文字使用习惯,是很难在短时间内改正过来的,极有可能会一错再错,所以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开展并非易事。

(三)错别字和火星文泛滥

当今时代自媒体盛行,为了抓住大众眼球,经常会在广告中使用错误的字,让原本规范的词语变得面目全非,学生记住的是错误的字,对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造成了一定阻碍。此外,学生上网冲浪时还会看到不少火星文,如表是不要的意思,表生气就是不要生气。如果不对这类语言文字运用不规范的行为加以遏制,将会对中小学生的认知带来一些负面效应。

(四)工作方式过于单一

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受到工作方式的影响较大。然而当前所用的工作方式过于单一,仅仅停留在口头宣传阶段,很少落到实处,很难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认识到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配合相关工作,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因而极易流于形式。

二、数学课堂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尽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用何种语言完全属于个人自由,可是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仍有其必要性。当务之急是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针对现行法规中的不完善之处加以补充和完善,增强法规的强制性和权威性,让相关单位和人员知道国家对语言文字规范化的重视,指导和约束他们将语言文字规范化予以践行,他们才能真正转变陈旧落后思想和工作方法,对于此项工作保持高度热情,为实践工作的开展贡献最大的力量。

(二)借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增强国民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让学生从孩童时代起接收到正确信息,养成良好的语言使用习惯,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活动推广过程中,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活动形式与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消除学生的抵触心理,这样语言文字规范化才能得到国民的大力响应。语言文字成为各族人民交流的主要工具,为民族团结添砖加瓦。

(三)要想保证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顺利推进,就要大力推广普通话,如严格要求企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普通话,学校教学时也要将普通话作为第一语言,只有通过普通话培训和考试,获得相应资格证书后才能上岗。在高校中推广普通话,提高大学生普通话使用质量,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增添了筹码,使之能够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使命。

三、规范新词汇的使用

我们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新词汇,增强新词汇的规范程度,对于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实施有着重大意义。尤其是在网络环境中生成的新词汇更要给予严格规范,相关机构应当以进化论为规范原则,选择被大众了解并接受的、使用频率高的、具有独特价值的新词语和新词汇,如术语、缩略语、外来词等吸纳进语言文字总则,以强化语言文字使用的相关约束。

结语

现阶段,语言文字规范化势在必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大相关工作宣传力度,大力推广普通话,并规范新词汇的使用,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化氛围,可以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的有效落实,充分发挥出语言文字的载体作用,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播开来,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感,最终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