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激起初中语文教学的浪花

2021-11-30 11:16:39李亚娟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李亚娟

(咸阳秦都秦学伊顿培训学校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一种最基本的途径,可以开阔视野,丰富想象力,提高创造能力;阅读,还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加情趣,让我们的心境更加平和,让生活更加充实而有意义。往长远看,对中考对高考,对人生之路上的沟沟壑壑的跨越,等等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只是单篇课文的阅读,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局限性,群文阅读的出现,则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激起了浪花,让语文课堂“灵动”起来。一个“群”字,既保证了大量阅读,也保证了阅读的有序性、递进性和灵动性,不知不觉丰富了孩子们的阅读底气和生命体验。

一、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

群文阅读,其目的不是为了“繁华”阅读教学的模式,而是为了丰富阅读教学的内容。把多篇阅读材料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去分析不同作者的风格,不同人物的品质,并找出串联它们的主线;分析彼此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揣摩情感世界的更深处的“藕断丝连”,发现文本的意义、思想的高峰和情感的山山水水,这样一来,“课堂的容量变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增加了,阅读面也就拓宽了,相应地阅读能力也就提高了。这样就弥补了传统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解决了光读课内书不读课外书的弊病。这么与众不同的阅读模式,学生的语文素养能不提升吗?

(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率

当群文阅读介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后,课堂模式就由原来的“一课一文”变成了三至五篇文章,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要能跟上阅读材料的增加。平时阅读一篇文章都需要老师周密计划,耐心引导,现在一节课中要一起阅读学习三至五篇文章,这就更需要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驾驭课堂要游刃有余,在问题的设计上还要能纵观全局,同时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去阅读。不能所有的片段都精读细赏,要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教师就像一个裁剪师,该加的加,该减的减,该“胖”的胖,该“瘦”的瘦,其最终目的是在看似繁多的阅读中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阅读的正效应。

(三)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从上课伊始到结束,始终围绕一篇课文进行学习,或朗读,或分析,时间长了,学生就会索然无味。当群文阅读介入初中语文课堂,的确让我们眼前一亮:阅读内容丰富了,学习方式改变了,更让学生感兴趣的是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两篇文章进行比较学习,可以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对比分析、交流观点、质疑感悟、产生思想上的争鸣与碰撞,老师则在学生意见有分歧或模棱两可时给予恰当的点拨。这样的课堂,生动活泼,这样的阅读,亮点不断,真正实现群文阅读“一课延伸多篇”“一篇带动整本”“课内拓展课外”的意义。

二、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文章筛选要合理

议题设置比较关键,材料的选择也不容忽视,正所谓“‘建构’的过程更长,坡度更为平缓。”阅读材料的选择,既要考虑和议题配套,还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如果材料内容的选择超过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那么“群文”起来效果就不会太乐观。

以赞美莲花的可以选择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李渔的《芙蕖》,其中既有立意上的异同点,也有写法上的异同点,这样的以对照、互鉴和印证为手段的群文选择,对于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大有好处。因为明确了群文主题,所以老师在引导的时候就会胸有成竹,轻松顺利,学生在交流学习的时候也有一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感觉,自然,学生阅读上的多重收获也就在情理之中。

(二)问题设计要实效

群文阅读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除了主题的设置和材料的筛选之外,还在于问题设计的实效性。设计科学有效的问题不仅能够促进学生深入思考,还能帮助学生开放性地理解群文内容。将多篇文章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阅读整体来设计问题,既要涉及到三篇材料的共性,又要突出它们的个性,还要将问题作为“纽带”将多篇材料整合在一起,引导学生主动交流,质疑感悟,这样坚持练习,学生的阅读能力能不提高?当然,这样的课堂,不仅需要高超的教学智慧,还需要灵活的引导艺术。再以上文中提到的《爱莲说》和李渔的《芙蕖》而言,应该设计这样的问题:“同样是写荷花,但其强调点是不一样的,那么,究竟哪里不一样?写法的重点也是不太一样的,一个重在抒情,一个重在说理,你能厘清其中的细微区别吗?”这样的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引领孩子们发现更多精彩。

(三)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任何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参与,而二者之间关系融洽度与否,直接关乎最终的教学效果,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良好师生关系对学生的重要性,仍旧自身滔滔不绝在讲台上面讲解,致使学生丧失了一定的话语权,这无异于削弱了整体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中要与学生构建一个融洽且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与交流,交流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他们心中的疑问,以便于及时地予以解答,同时也可以掌握实际学习状况。

比如,在学习朱自清《春》文章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阅读结束之后应引导他们表达阅读感受,结合实际阅读的素材、风格等内容,让其积极阐述自己心中的想法,同时,也可以借助阅读心得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整体阅读情感进行总结,这对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非常关键,从而掌握文章主要是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的春天,也是朱自清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虽然作者当时身处黑暗的旧中国,但是他的人生理想则是远大的,最后,借助群文阅读教学加深学生对此篇文章的记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如今,语文教学已经成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学科,但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受到一些阻碍,所以,要想促进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教师还应当借助群文阅读展开教学,使他们在课堂中收获大量的知识且提高文学素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最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