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把握教学节奏的具体策略

2021-11-30 11:16:39罗梅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罗梅

(湖南省邵阳县塘渡口镇第五完全小学,湖南 邵阳 422100)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与深入,小学数学课堂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也需要不断改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做到张弛有度,确保教师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认知速度保持在同一水平的节奏上,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去优化课堂结构,营造更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习兴趣,获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小学数学课堂中把握教学节奏的意义出发,探究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如何把握教学节奏。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把握教学节奏的意义

(一)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启发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掌握教学节奏,有规律的开展教学,不仅有助于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还能进一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从精神层面陶冶学生,让学生从智力到非智力都得到进一步发展。通常来说,有规律的课堂教学节奏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学习新的知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营造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活力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教师传授知识,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情趣的一剂重要催化剂。课堂氛围并不是天然形成的,它是师生共同在教学活动中营造出来的彼此心理相容的状态。积极地课堂氛围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愉悦的学习体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灵动性,达到更好地配合效果。

(三)打造更好地教学秩序,生成教学智慧

学生学习过程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候教师写错一个字,说错一句话,或者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个不当的操作,都可能引起学生的哄笑,这些属于教学意外,同时也是教学资源,需要教师善于利用,将教学的错误点巧妙地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能够让凝固的教学气氛更加活跃,有效化解师生之间的窘态,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四)涵养学生品性,助长学生生命

教学节奏是以课堂为载体的,其目的在于传递知识,涵养学生的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活力,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在学生课堂学习中,课堂教学节奏有着非同一般的美丽,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与格调,帮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念,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把握教学节奏的具体策略

(一)维护课堂程序,把控教学节奏

小学阶段的孩子需要教师引导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在教学中设置一定的程度来提醒学生,更好地去把控教学节奏。比如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设置“拿出书本、笔”作为准备上课的提示,具体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教授《两、三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过程中,教师要慢节奏引导学生对计算方法进行总结,掌握“个位加起、数位对齐”,在此基础上快节奏的巩固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在课前为学生预留两三分钟复习上节课知识,课后预留两三分钟进行本堂课反思总结,作业练习过程中预留时间检查批改。在适中的教学节奏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

(二)借助丰富的视听形象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丰富的视听形象指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图像与声音的交替让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发生变化。传统数学课堂中学生面对的只有黑板与教师,视觉单调,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而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介入教学领域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入图片、视频、声音等方式来辅助开展教学,更好的掌控教学节奏。比如在教授乘法相关内容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画苹果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乘法知识,教学节奏也能得到加快,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三)积极开展张弛有度的教学实践

教师要准确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了解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能力水平,结合教学大纲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设置,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教学内容拓展与延伸,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与探究兴趣。随着小学数学课堂建设的不断完善与发展,教师也要及时转换角色,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理念开展批判式学习,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去,引入开放式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小学合作时间,把控好教学开放与教学难度的度,层层引导,层层推进,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有效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科学合理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有逻辑、有条理的将准备好的数学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掌握,教师的教学负担相应的也会减轻。对学生来说,一个良好的教学节奏能够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无论是思维能力还是逻辑能力都能得到系统的提升,帮助学生在其他学科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助力学生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