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凤
(吉林通化县第七中学,吉林 通化 134100)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在2005 年的重要报告 《国家科学评价体系》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学习进阶,从此,学习进阶的研究受到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充分关注,大量研究文献涌现,从多维度多视角切入来探索学习进阶的理论构建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现在对于学习进阶研究观点基本起源于近代心理学家布鲁纳等心理学家等理论观点,在学习进阶的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学习进阶是在学习某个核心概念的一定时间段内,学生依据自身的发展水平和认知水平,对核心概念的内容逐步理解并对知识的运用日趋完善的过程。学习进阶试图通过研究学生对应的思维发展过程设计合理的学习进阶作为课程体系的框架,为课程目标的完成提供导引,并通过合适的检测手段,测量学生在此基础上的进阶水平。为了学习进阶的合理运用我们更需要研究其特点。
(一)学习进阶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需用一定的时间来发展对核心概念的理解才能体现学习进阶理论的优势。因此,学科课程的设计应以核心概念为主做好长远的打算,让不同年级段呈现以核心概念为主轴的有序课程。其实孩子在儿童时期,已经形成个人对外部世界的看法,学习进阶理念认为这正是科学学习的基础,整个教学起点应以此展开,随着年级的增长,一步一步地进阶发展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由现象到本质,由低阶到高阶,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建立完善对自然世界的科学解释。
(二)学习进阶包括设定的起点、设定的终点和多个中间水平学习进阶的起点为学生进入课堂学习前已经具备的水平,通常表现为对概念的以往的理解,终点为期望学生达成的水平,取决于社会对学生的期望和需求、学科内容分析以及下一阶段教学的要求来决定。终点是教学的长期目标,那么中间水平就是教学的短期目标。中间水平所涉及的概念理解不局限于终点所特指的概念,但要为深入理解终点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三)学习进阶是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假设,可由实践检验学习进阶是在对已有实证研究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概括推理总结得出,呈现学生掌握核心概念可能遵循的路线。这些实证研究包括: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对知识的理解情况以及容易出现的错误概念等,由此确认学生的概念理解发展路径。因此,学习进阶可作为教师确立教学设计更为可靠的依据来源,并且能够确保教学沿着最终目标稳步前进。以往教师确立教学主要基于对学科内容知识的逻辑分析,以及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不够严谨和准确。由于学习进阶必须由实践进行测量,使得它与教学实践紧密相连,同时也可用教学实践类的实证研究来检验结果并对教学成果进行合理的改善,学习进阶为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搭起了桥梁。
(一)对于课程标准的作用
学习进阶有助于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课程标准的设定是基于国家要求等多重因素编制而成的,目标虽然明确,但由于叙述宏观,缺乏时间的可操作性,所以教学中需要将课程标准具体化的方法。而学习进阶可以描述了各个学科的核心概念及学生理解概念的典型步骤,不仅具有极大的可操作性,也为学生下一学段的学习指明了方向;有助于课程理论与科学实践的沟通融合。学习进阶能很好地体现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联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方式。为课程标准的有效实施保驾护航。
(二)对于教师教学的作用
学习进阶可以描述了学生对核心概念理解时所经历的多个中间水平以及各个水平上的成就表现,教师能清楚地了解到最终目标该如何细化渗透到各学段中,使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沿着既定的轨道不断深化、拓展。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相同的科学概念时,达到的预期效果也不尽相同。所以设计的学习进阶也不尽相同,使得学习进阶的设计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更新优化。学生在特定时期能达到不同的特定水平,也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要的就是要严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对于教学评价的作用
学习进阶理念可为教育评价提供思路方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评价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成为制约学生发展的瓶颈。构建与新课程目标能很好地契合评价标准和操作方法是目前最主要解决的问题,同时对评价方法的要求也更高。教育部在文件中明确指出,必须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并要求对此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形成了以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核心的“绿色评价”框架体系。
总结:学习进阶是一个以核心概念为指导,以自身独特的方式解决各种影响因素在教学中的干扰,保证整个教学有序进行的有效手段,即使得研究人员改变过去主要依靠经验和观察进行评价的做法,学习进阶的研究者们如何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科学严谨地设定不同学段的细节要求,并能摆脱各种限制因素,是教育评价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学习进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