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相关路径

2021-11-30 11:16:39林渝桦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林渝桦

(潮汕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普宁 515343)

一、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所沉淀下来的文化财富,是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在历史革命斗争、国家建设实践、改革发展历程中逐步成形的。其具有科学性和时代性,且蕴含着很高的教育价值,始终激励着全国人民开拓奋进、勇往直前,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与引领价值。

二、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定位

红色文化以其独一无二的特质,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发挥的作用也是无可比拟的。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能够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价值的认同,对培养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情怀

从古到今,爱国主义情怀流淌在全中国人民的血液当中,是每个中国人不能缺失的精神食粮,也是将广大中华儿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红色文化形成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寻求解放的半殖民地时期,本意就是爱国主义文化。通过革命先烈事迹的讲述、红色足迹的参观走访,可以帮助大学生体会革命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轨迹,从而激发学生们强烈的爱国情感,加强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帮助大学生更加深刻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

(二)有利于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

当今社会,世界参差不齐的文化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年学子也有一定的干扰和误导,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错误引导了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少部分人对自己国家的归属感变得模糊,导致他们对自己的理想信念不够坚定。为了扭转当前这种趋势,高校思政课中融入红色文化,有利于大学生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学习红色文化过程中,高校学生要积极响应时代要求,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崇高理想信念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在这样的理想信念指引下,大学生才能抵制西方文化的侵蚀,往正确的方向前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中。

(三)有利于树立高校学生的奋斗精神

在这个物质富足的年代,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现阶段的学生很难体会当年烈士们为中国革命献身的艰苦生活,他们无法想象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时所遭受的千辛万苦。在极度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伟人们没有丝毫退缩,而是越发勇敢向前,为了更加美好的明天顽强拼搏,不惧牺牲。今天我们所拥有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们明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要珍惜当今美好和谐的社会,另一方面对革命先烈艰苦奋斗、耐劳吃苦的精神进行学习和继承。

(四)有利于增强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应该具备以下品质:坚持道德层面上的正确认识;坚定不移地奉行正义原则;必要时刻愿意奉献和牺牲。这正是红色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雷锋精神。雷锋同志是红色文化宣传的典型代表,他用一生身体力行践行社会主义精神的宣传,用其短暂的一生发挥着光辉榜样的模范作用。作为革命精神的重要内容,雷锋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样也顺应了不断发展的时代,用我们党的先进文化和本色,引导着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的成长发展。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相关路径

总书记曾经说过,“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发挥好思政课堂作用的同时,将红色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课堂中,通过红色文化的熏陶,能够让处于和平时代的大学生重新审视历史,感悟革命精神的伟大,深刻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实现对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升红色文化生命力。因此,高校思政教育中对红色文化的正确路径的探究,需要将红色文化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进行融合,对红色文化的重要价值进行深度挖掘,起到促进、巩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我,充实自身传统文化底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知识水平,进一步了解红色文化的发展史,充分把握红色文化的发展脉络,才能将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中;再者,教师要善于对红色文化的深层意义进行挖掘,根据高校所在地,利用地方性红色文化,选择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革命英雄榜样、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好身边的红色故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自身还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根据时代要求对课堂内容进行改革创新,运用新媒体技术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以及加工处理,通过综合运用情景模拟化展示、交互投影等方式,重现历史情境,打造生动形象的课堂内容,增强红色文化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使大学生能津津有味地学习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进一步增强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育人效果。

(二)发掘红色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实思政教育内容

高校思政课所面对的大学生正处于需要引导的关键时期,将红色文化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激活红色文化?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了解和认识红色文化?这需要教师从整体上熟悉思政理论课的各门课程内容,不拘泥于原本教材,加以大胆整合融入,从不同层面展开对红色文化的解读,使学生容易接纳。随着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当前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方式受到了互联网上信息的影响,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也有所改变。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高校思政课教学要适应新变化,积极引进网络新媒体,拓展教学新思路,融入红色文化印记,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教师可以通过微博、QQ、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借助各个平台的信息传输效率,将融入传统文化的思政知识进行压缩、整合、分类,使其通过共享、分享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与学生开展广泛互动,使网络成为高校思政教学传播红色文化的新平台。

(三)将红色文化融入社会实践活动,增强思政教育实效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谈兵的理论教育终究是没有独特魅力的,对学生的文化价值提升也很难发挥作用。为扩大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拓宽思政教育渠道,高校应结合各专业特点、学生成长规律、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与认同现状、重大时间节点、地域化红色资源分布等,在广泛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深化对红色文化的认识、牢记红色文化精神。组织广大师生到先进烈士陵园、革命历史遗址、纪念博物馆等红色基地或者红色景点进行实地体验,感受红色精神的渲染,在参观缅怀中更加深刻感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无数考验与锤炼中形成的红色文化,使学生自觉接受红色教育,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教育。以潮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校地处广东省普宁市,周围的红色景点包括八一纪念馆、彭湃故居、什石洋村、方方纪念馆等,组织带领学生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了解烈士事迹,重温红色记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应加深对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珍贵内涵的挖掘,将这一宝贵的民族文化积极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启宣传教育,使学生对共产主义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牢记历史上革命先烈为了国家无私的奉献,珍惜如今的和平和繁荣。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结合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红色教育,把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要目标,本文从红色文化对思政教育的对象所产生的价值这一角度出发,对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发展中的价值进行了详细系统归纳整理,以加深大学生对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发展所产生价值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