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桂梅
(宜良县农业农村局,云南宜良 652100)
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是解决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大事。调查组先后深入匡远街道办事处的宝洪社区、温泉社区、金星社区进行调研,在宝洪社区,实地踏勘了盛产素有“屋内炒茶院外香,院内炒茶过路香,一人泡茶满屋香”美誉的宝洪茶茶山。认为宝洪社区如何立足资源优势,挖掘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逐步走向产业化,使其成为具有较好市场效益的支柱产业,使之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宝洪社区距县城5 km,到县城的道路均为水泥路,交通方便,东邻北古城镇,南邻温泉村委会,西邻汤池镇,北邻永丰村委会。辖江头村、河溪村、马家营、上安家田、下安家田、草庵村、小房子、和尚咀村、水晶坡、大村子10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1182户,有乡村人口6834人,其中农业人口6834人,劳动力4750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930人。全村国土面积20.62 km2,平均海拔1540 m,年平均气温16.3 ℃,年降水量890 mm,适合种植板栗、茶叶、蔬菜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723 hm2,人均耕地0.56 hm2,林地14 913 hm2。201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2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370元。宝洪茶属于绿茶,原产于宜良县城西北5 km2外的宝洪山上,是云南唯一的小叶种茶。据《中国茶经》记载,宝洪茶由唐代宝洪寺开山和尚引种,明清时期最为昌盛,已传承千年。自唐以来就是为人称道的名茶之一。1985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2016年10月,宝洪茶正式进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成为云南的一张非物质文化名片。2018年,县政府工作报告里还明确指出,将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统一设计“宜字号”农产品Logo标识,鼓励开展“三品一标”认定,启动三角梅、干巴菌、宜良烤鸭、宝洪茶的地理标志认定工作。2018年全县宝洪茶种植面积666.67 hm2,总产量1.53万kg,其中春茶1.19万 kg,夏茶3380 kg。2018年11月25日,宝洪社区(宝洪茶)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成立,引导广大茶农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种植,培塑绿色健康品牌,社区7个自然村的2000余名农户,从以种植烤烟、玉米为主的粗放型种植业,到拥有4000 hm2余的茶园,将茶叶做成致富“金叶”,闯出一条以高原特色农业宝洪茶为载体的脱贫致富新路。每年每个茶农都有近3万元的收入,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为脱贫攻坚助力。为促进宝洪茶产业兴旺和发展,致富茶农,扩大宣传地方旅游特色产品,宜良县相关部门、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社区)连续4年在宝洪山举办以“万亩宝洪·茶香宜良”为主题的宝洪茶文化旅游节,为宜良的文化旅游注入新的活力,使之成为推介宜良旅游文化的一张名片。
宝洪茶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差,通往宝洪山的道路是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二是水利设施薄弱,有的村小组干旱季节人畜饮水都会出现困难,农业用水更是难以保障,靠天吃饭;三是茶产业发展缺少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合作社服务能力弱,导致种植规模小,商品附加值低,茶叶销售存在“马路市场”,销售渠道不畅,农民存在怕风险、主动性不高等问题;四是产业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资金、技术及专业人才,现行的产业扶持政策不适应新形势下产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宝洪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自然经济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村组、农民发展产业思路还不够明晰,宝洪社区多数小组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水利条件差,农业设施不健全,产业发展仅停留在个人自然经济中,缺乏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思路和改善措施;二是政府资金投入不够,因资金有限,导致交通、水利等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及扶持产业发展都较为困难;三是产业发展缺乏技术人员,现有的科技人员少,力量薄弱,尤其是茶产业技术人员更是匮乏,难以驻地对茶农进行技术指导;四是现行机制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产业发展涉及资金、土地、信息、技术、市场等因素,现行的扶持政策还不健全、不完善,尤其是信息、市场、技术等服务体系还比较落后,对壮大产业规模具有较大的制约。
发展宝洪茶产业,对做好“三农”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宝洪茶产业是宝洪社区发展农村产业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支撑,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规划,扩大种植规模,建设宝洪茶产业基地,科学谋划项目,准确把握上级产业政策投资方向和市场走势,做到培植一个支柱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
对千年和百年以上的原种古茶树进行品种资源保护,建立种苗繁育苗圃,依托原宝洪茶厂茶母本园及农户茶地1万 hm2余改造复兴,不断扩大种植面积,打造标准化、良种化、规模化、集约化优质原料基地。
划定宝洪茶固定产区,提升品牌、品质保护意识,扩大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核心园区为带动,统一种植、管理模式,实现品质全面提升。
实现种植管理技术、品质和有机认证、生产制作工艺、外包装和品牌设计、对外营销和品牌宣传推广的统一,逐步建立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现代茶业发展模式。
与宝洪寺佛教旅游文化开发相结合,挖掘和弘扬“茶—禅”文化,挖掘宝洪大村子独特的民俗文化,每年举办“彝族传统祭茶节”,与饮食文化相结合,开发以茶为主的饮品及菜系,借助宜良—九乡旅游专线区位优势,打造万亩观光茶园,建设一个集宝洪茶品鉴、茶文化体验、茶园观光、网络营销及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宝洪形象综合馆展示。打造以农业观光、采茶炒茶体验、休闲、养生、禅茶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昆明后花园”。
探索旅游加产业模式,带动经济多元化发展,大力发展以历史文化、生态休闲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独特的资源禀赋,持续举办宝洪茶文化旅游节,支持引资企业发展宝洪山特色旅游,拓展旅游发展新空间,创造有品位、有档次的旅游产品,带动宝洪茶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激活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一是调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都市农庄、产业发展协会等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发挥主体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二是积极打造幸福共享型农业,推动特色农业与特色新村、特色山水、特色民俗的有机融合,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挥农业多功能作用;三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按照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定位,着力打造高效特色农业、标准品牌农业、生态安全农业、开放幸福农业,努力把宜良建设成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四是强化科技、落实培训,以培训项目为依托,抓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不断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致富能人、农业经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