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纪元
山西省大同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山西大同037000
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是我国两大繁殖品种,前者是黑龙江独特的重要经济鱼种,其生长速度较快,但具有弱抗病力,不能运输,而且过于依赖活的饵食,更难驯化,在养殖过程中死亡率偏高,增加了鲟鱼业的饲养风险。西伯利亚鲟主要位于中亚和东欧,在额尔齐兹河系中分布不多,具有生长缓慢的特点,耐疾病性很不稳定且不耐热,但却耐运输。在生产实践中,杂交鲟和西伯利亚鲟非常流行,河流中有3 种为纯种鲟及其后代的肌肉成分的养殖比较,包括西伯利亚鲟和其杂交鲟。本研究对施氏鲟、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品种进行研究,进行杂交生殖性、肌肉营养成分、性状和抗病性分析,为杂育组合奠定理论基础[1]。
鲟选自某研究院西伯利亚鲟和雌性鲟试验材料鲟养殖和繁殖中心,选择7月的第一个生产期的鲟。为方便起见,施氏鲟×西伯利亚鲟杂交的后代称作氏杂,西伯利亚鲟×施氏鲟的杂交后代称作亚杂。
2017年5月进行繁殖性能测定试验,催产的水温为14~17 ℃,孵化水温为17~19 ℃,检测施氏鲟及西伯利亚鲟的绝对怀卵数量及其杂交种的受精率、孵化率、开口率、破膜积温时间。
测量井水在充气、充氧、配水后的使用情况,试验期间水的温度为13~21 ℃,pH 7.8~8.5,溶解氧为6.4~7.4 mg/L。2月的膜破裂后,在7月和12月的年龄阶段时测量身体的质量和长度,包括西伯利亚鲟和杂种后代。测量身体长度的工具是卡尺,测量体质量的工具是电子秤。对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选定了4 个被调查对象的肌肉,以分析主要营养物质。蛋白质采用凯式定氮法,索氏抽提粗脂肪,550 ℃至恒定质量的大灰分物质煅烧,干燥至105 °C 的恒定质量。免疫特性根据7月的各个组织确定,每一种品种随机抽取4 尾,采用诸如肝脏、肾脏等组织,脾、皮肤和血清分别用于确定每个组织的ACP、AGP、SOD、NO 和MDA 含量。
1)比较分析杂交的生育率,鱼类的肥力是共同遗传和生态相互作用的结果。在这项研究中,施氏鲟与西伯利亚鲟卵子的绝对数量与野生条件没有区别,卵子和体质的比例都是10%~15%。但在这项研究中,施氏鲟为7月初的鱼类,西伯利亚鲟为6月初,性成熟度大大降低,相比野生群体,在育种条件下和营养加强有关。对受精率、鲟孵化率、西伯利亚鲟及其杂交后代的比较表明,自发和杂交受精、孵化和小孔等现象更为普遍。纯种的受精和孵化率比其氏杂后代高出50%,对同一种亲子营养和环境生长作用的繁殖效应的分析发现差别很大。考虑到与繁殖有关的好处,氏杂后代的高发现率更能满足育种的需要。在膜上花费的时间可以反映机体的不同发育。在这项研究中,杂交种在时间上和纯品种形式上以及在母系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2]。
2)对氏杂生长情况的比较分析是衡量繁殖效率的一个明显指标。在这项研究中,2 种氏杂存活率高于纯种,在同一条件下的繁殖率,特别是亚杂是最高的。研究杂交鲟的生长特点,发现除其他外,杂交种比纯品种的死亡率要低得多,可能是其提高了对疾病的抵抗力。增长率随增长阶段和环境因素的不同而变化。12月时,氏杂体的长度和重量与纯种鲟鱼相比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杂交种的生长速度要快得多。西伯利亚鲟和杂交鲟在77 d 以下的增长差异不大,在77 d 时杂交鲟比纯种鲟增长要快得多。
3)氏杂养分与软骨和营养价值的分析相比较,研究表明肌肉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年龄共增长。本试验对同一时期2 种纯种品种和杂交品种进行粗略比较,结果显示:在现阶段,氏杂种具有与纯种相似的营养价值,这4 种品种之间的差别不大,它们的蛋白和脂肪高于大多数淡水鱼。此外,肌肉营养与繁殖环境和生长阶段有关。研究表明,在饲料中添加足够的药草可以增加肌肉原蛋白质的含量,增加氨基酸和脂肪酸,提高肌肉的味道质量。研究发现,杂交鲟肌肉中的水分含量随着繁殖密度的增长而增长,而脂肪含量则下降,粗蛋白质的含量没有太大的变化。因此,今后可以通过控制饲料、环境等来提高杂交品种养殖的肌肉和营养价值[3]。
4)免疫比较分析。在5 个免疫器官的表达方面进行比较,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机体的免疫水平:ACP、AGP、SOD、NO、MDA。在对5 个免疫组织的5个免疫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了差异,5 个ACP、AGP 和SOD 免疫组织的2 种氏杂和免疫组织在2个以上的纯种组织中运作,而在纯种组织中2 个不到的NO 和MDA 的免疫活动低于西伯利亚鲟和施氏鲟的杂种后代,所以抵抗疾病比纯种组织高。
一般来说,施氏鲟和西伯利亚鲟品种的杂交有比较好的杂交优势,特别是亚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