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后乐
(邵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大历史观是研究历史的大视角,是全景式、立体式洞察微观与宏观,连接过去、现实和未来的唯物史观,要求把历史事件放到比较长的历史时段与宽广的历史场域中来认识,在大场域,大时空去把握历史事件的本质真实,也就是探求普遍原则、把握历史事件的历史地位和意义、总结历史规律、揭示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把握和认识具体历史事件的全貌,前因后果与来龙去脉的基础上, 注重史论结合,加强学术对话,“建立我们对历史事件的把握和认识的评价尺度和机制”[1]。从而做到以史为鉴、以史为师,联通古今中外,超越昨天与今天。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大历史观指导五四精神研究。必须从宏大的历史题裁与巨大的历史长河中把握五四精神的重大意义、远大影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势,回答好“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走向何方?”的历史性课题与时代之问,以大视野观察大场域、揭示大逻辑、把握大方向,从文明走向、道路方向、政治志向、思想意向、价值取向、精神导向等多个层面去提炼五四精神鉴古知今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要以“四个研究”为主要内容,以“四个历史”为研究背景,以“四个讲清楚”为根本要求。以史为鉴,以史为师,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第一,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与深远影响的研究。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要从“六个伟大”来把握,即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伟大觉醒)、促进伟大政党诞生、产生伟大精神(伟大旗帜)、培育伟大传统。
五四运动比此前所有革命都大有进步,深刻影响着其后100 年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五四运动准备的干部、思想条件深刻影响了建党伟业;五四运动激励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战胜日本军国主义,打败了美蒋反动派,完成了建国大业;五四运动持续指引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道路选择。五四运动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中国近代历史的航向与航程。可以预见,五四运动的影响力将与日俱增,五四精神青春不老,五四光芒永不磨灭。
第二,要加强对五四精神时代价值的研究。新时代,五四精神依然是重要动力支撑与精神旗帜。伟大梦想需要团结一切爱国人士形成浩浩荡荡的磅礴之力;需要把一切有利因素、一切进步因子汇聚到国家进步、民族进步与人民进步的正确方向上来,形成向上向善、积极进取的社会生态;需要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并把它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一起谋划,整体推进;需要坚持科学态度、科学精神,求真务实,坚持真理。坚持大历史观要找准五四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契合点;要提升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兼容度。
第三,要加强对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研究。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政治引领,要引领青年正确认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青年运动的关系,引领青年正确认知五四精神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明白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方向与使命,引领青年正确认知把个人理想融入共同思想的必要性,引领青年正确认知当代中国青年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加强对广大青年的思想引领与情感互动,引领青年正确认知五四精神与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关系。
第四,要加强对五四运动史料的系统化研究。大历史观是建立在微观考察基础上的宏观思维,因此没有历史的考证,没有史料和文物的佐证,也就没有大历史观。历史记忆的载体是丰富的史料与丰富的文物,有了这些史料与文物,会使后人如临其境、睹物思人,有利于加深对“五四风雷”的理解。要对这些史料与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与修复,提升保护的科技化水平,利用新技术情景再现五四运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与光辉光荣的历史。
第一,要从文明史、斗争史、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坚持大历史观,必须把五四运动放到文明史、斗争史、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这三个时段有三个波长,长波是5000 多年,中波是170 多年,短波是90 多年。在时光的隧道里与历史的演进中充分认识五四运动的爱国意义、革命意义、启蒙意义,充分认识五四精神的动力价值、支撑价值、引领价值、示范价值与教育价值。
把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放到最长远的文明史中来认识和把握,使我们认识到五四精神的核心要义是“外争主权”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是中国转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起点,在中华民族文明发展上,五四运动是一次中华民族的文明接力。五四运动不是凭空产生的,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有5000 年的历史脉络与深厚的历史积淀。五四时代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中华民族5000 多年文明是五四精神的根源与灵魂,中华民族延续了 5000 多年的灿烂文明,孕育形成和滋润发展了五四精神。研究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不能离开辉煌灿烂的历史。
把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放到近现代斗争史中来认识和把握,使我们认识到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人民一次伟大觉醒,为爱国注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时代内涵。五四运动爆发于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变革前夜,爆发于民族危难、国家危亡之秋,爆发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历史十字路口,五四运动是全民族爱国救亡的主动担当,它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权、不甘屈服、不甘落伍的民族品格,是整个近现代中国社会广大人民进行伟大斗争的生动写照。研究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不能避开近代中国所经历的屈辱历史,不能忘记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上下求索的仁人志士与筚路蓝缕、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先烈,要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领会信仰竞争、道路选择、文化认同的历史必然性与必要性。
把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放到党的奋斗史中来认识和把握,使我们认识到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赋予五四运动以新的历史品质。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人民才找到了坚强核心与依靠力量,中华民族找到了坚实后盾与中流砥柱。可以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彪炳史册的历史性成就,“都可以从五四运动展示的实践镜像和思想图谱中找到源头”[2]。
第二,要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社会史等“四个历史”的各领域开展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的研究。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政治发展,证明了历史与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性;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思想发展,更加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文化发展,昭示了文化发展的历史传承性,说明了文化发展在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灵魂与旗帜作用,说明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三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社会发展,让我们更加确信,五四精神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强劲的精神动力。
第一,要从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理论逻辑相结合的高度来传承和发扬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没有也不可能引领中华民族完成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五四运动就爆发于这种苦苦追求与探索之中,它促使中国人民大觉醒,对政治主张、政治力量、社会道路做出新的正确的选择。五四精神与优秀传统血肉相连、一脉相承是五四精神的历史逻辑。五四运动不是凭空产生的,五四精神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历史不能切割,历史不容虚无,必须把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当中去思考和把握。在历史的发展脉络中,领会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给中国带来的历史巨变。
如何弘扬五四精神是100 多年五四运动的实践逻辑。弘扬五四精神必须把握时代主题,必须找准努力方向,必须把历史与现实紧密对接。新时代我们必须明白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所有实践都有着五四精神的影响力,明白道路选择、指导思想选择的来之不易与坚定不移,明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历程与时代特质,明白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筚路蓝缕与气壮山河,明白科学社会主义在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的必然意蕴。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是五四运动鲜明的理论逻辑。五四运动把马克思主义创造性引向中国革命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萌芽。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此后,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并在理论上越来越成熟,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指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就。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五四运动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性。
第二,做到“四个讲清楚”,引导人们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研究五四运动与五四精神不能泛泛而谈、浅尝辄止、就事论事,要使我们的研究“有深度、有分量”,就要做到“四个讲清楚”。
要讲清楚五四运动的深远影响。五四运动是现代化中国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起点与逻辑起点,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开启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开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开动了“换了人间”的密码钥匙。可以说,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当代中国在全世界的影响力,源于五四运动,得益于五四精神。
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应该从五四运动的启蒙意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和与时倶进的理论品格说起,具有思想启蒙与思想解放意义的五四运动,为当时中国开创了开放性的文化生态,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普及开启了绿色通道。马克思主义在与“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新村主义进行激烈的信仰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快就受到中国人民的欢迎与选择,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被中国共产党确认为指导思想,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此不断发展、与时俱进,始终放射出耀眼的思想光芒,不断彰显其真理力量、实践品格与革命精神。
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深刻的现实问题需要到历史的深处去找寻深刻的答案。答案,其实就蕴藏在中国共产党的近百年奋斗史中。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五四运动做了思想上干部上准备的基础之上,自成立日起,就高举五四精神的伟大旗帜,矢志不渝地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使命,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最鲜明的政治本质和最鲜艳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引领中国的时代潮流和前进方向;一往无前地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一往情深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服务的根本宗旨;一尘不染地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一以贯之地保持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同奋进,与民族同命运,与人民同呼吸。
要讲清楚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回答好这个问题,要以事实说话。事实有力地证明了社会主义的科学性、适应性、有效性,能有效解决中国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实际,成功地解决了我们在革命年代、建设时期、改革时代中遇到的重大风险、重大挑战与重大课题。令人信服的历史性成就,表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鲜活生命力,有力地回答了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完善发展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