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与缺血性J波心电图特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

2021-11-30 21:39
辽宁医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导联心源性振幅

张 聪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急性心肌梗死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常见急危重症之一[1]。该病症多数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基础之上,而高血压、高血脂则为其重要的风险因素[2]。尽管胸痛中心的建立使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工作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但病死率依然相对较高。J波为心电图QRS波与ST段连接点较正常基线水平偏离超过0.1mV并形成圆顶状或者是驼峰状波的情形,在恶性心律失常诊疗方面的潜在价值越发引起医学界的重视[3]。国外研究[4]发现J波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或可以作为此类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指标。目前国内涉及此方面的研究较少,故本次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功能科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入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与缺血性J波心电图特征之间的关联性展开分析,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选取我院功能科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入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预后分为存活组120例、死亡组30例。存活组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48岁~85岁,平均年龄:(60.34±5.48)岁;吸烟史:有74例、无46例;饮酒史:有64例、无56例;高血压史:有57例、无63例;糖尿病史:有23例、无97例;血脂异常史:38例、无82例;梗死部位:左主干3例、左前降支55例、左回旋支13例、右冠状动脉48例。死亡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6岁~88岁,平均年龄(60.45±5.53)岁;吸烟史:有19例、无11例;饮酒史:有16例、无14例;高血压史:有16例、无14例;糖尿病史:有6例、无24例;血脂异常史:9例、无21例;梗死部位:左主干1例、左前降支14例、左回旋支3例、右冠状动脉12例。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5]相关标准者;②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③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项者。(2)排除标准:①陈旧性心肌梗死或者是室内传导阻滞者;②QT间期超过440ms(含)者。

1.3方法 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仪器设备为纳龙科技生产的数字式十二导联心电图机。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常规采集其心电图影像资料,走纸速度25mm/s、振幅10mm/mV。当心电图检查结果提示时限>20ms、振幅>0.1mV时形成J波,连续2个以上导联均提示存在J波且QT间期350ms~400ms时即可以判定为缺血性J波[6]。收集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缺血性J波形态、缺血性J波振幅、缺血性J波分布导联等资料后进行统计学处理,利用Spreaman相关性分析法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与缺血性J波心电图特征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检验。

1.3观察指标 选取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缺血性J波形态、缺血性J波振幅、缺血性J波分布导联作为观察指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缺血性J波形态包括切迹样改变、顿挫样改变。缺血性J波分布导联包括单导联、多导联。

2 结果

2.1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 存活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83%(7/120),其中心源性猝死2.50%(3/120)、恶性心律失常3.33%(4/120)。死亡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00.00%(30/30),其中心源性猝死60.00%(18/30)、恶性心律失常40.00%(12/30)。两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205,P=0.000)。

2.2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性J波心电图特征比较 (1)存活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性J波形态中切迹样改变4.17%(5/120)、顿挫样改变70.00%(84/120),而死亡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性J波形态中切迹样改变26.67%(8/30)、顿挫样改变73.33%(22/30),二者切迹样改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21,P=0.000),顿挫样改变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0,P=0.718);(2)存活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性J波振幅(0.22±0.04)mV,死亡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缺血性J波振幅(0.43±0.07)mV,二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74,P=0.000);(3)存活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缺血性J波者共89例,其中单导联89.89%(80/89)、多导联10.11%(9/89),而死亡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发生缺血性J波者共30例,其中单导联90.00%(27/30)、多导联10.00%(3/30),二者缺血性J波分布导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4,P=0.834).

2.3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与缺血性J波心电图特征的相关性:Sprea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顿挫样改变、高缺血性J波振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呈负相关性(r=-0.67、-0.70,P<0.05),缺血性J波分布导联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无相关性(r=0.23,P>0.05)。

3 讨论

作为一种临床中十分常见的急危重症类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发病率、死亡率、复发率高等特点,患者预后普遍较差。尽管介入技术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介入治疗后得以存活,但由该病症所致的死亡率总体上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国外研究[7]总结指出,导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猝死以及恶性心律失常两种。心源性猝死是指患者心脏在突然之间停止跳动,患者意识迅速丧失的病症类型,随着心脏停跳时间的延长,患者呼吸功能随之下降,在未得到有效治疗下呼吸停止而导致患者死亡,属于目前临床中危害极高的疾病之一,心电图常常提示为QT间期延长[8]。恶性心律失常为能够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心律失常,包括持续性室速以及室颤两种,患者往往会在较短时间内死亡,心电图则提示QTc/QTVI/QTd fQRS延长、碎裂QRS波群、T峰-T尾间期增加或者是延长等。由于心源性猝死以及恶性心率失常的发生常具有突发性特点,故临床采取的应对策略以预防为主的,但如何借助便捷的方法早期识别仍然是困扰临床的一个棘手问题。

缺血性J波是目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的重要表现,并且研究指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缺血性J波后死亡风险较未发生缺血性J波的患者高2.4倍以上[9]。除此之外缺血性J波还与一系列恶性事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如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电风暴等。因此,缺血性J波在理论上可以作为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重要电生理学标志物。关于缺血性J波的诱发机制,目前研究尚处于较低水平,但主流观点认为位于心外膜表面的心肌细胞自身的动作电位1相切迹是引起缺血性J波的重要原因[10]。由于该1相切迹是瞬时外向钾电流大量释放而形成,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心外膜以及右心室的心肌细胞瞬时外向钾电流处于较低水平,而当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瞬时外向钾电流随之增强而形成缺血性J波[11]。除此之外,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增强会导致心内膜与心外膜之间形成强烈而明显的复极电位差,使得心肌组织存在的复极离散度进一步加大,削弱心电稳定性,而心电不稳之下就会干扰心肌细胞动作电位而引起恶性心律失常或者是心源性猝死[12]。已有研究[13]报道证实,缺血性J波的形成并不受到患者自身合并症、梗死部位、年龄大小、性别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且容易通过体表监测获得,使其在临床监护工作中便于开展和操作。然而,目前已有研究成果中却并未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与缺血性J波心电图特征相关性的研究,使得研究领域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故围绕此方面内容展开深入分析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不同预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存活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83%,显著低于死亡组100.00%,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为心源性猝死、恶性心律失常,与已有研究相吻合。在缺血性J波心电图特征比较中存活组切迹样改变、缺血性J波振幅与死亡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但顿挫样改变、缺血性J波分布导联之间却并无明显差异性。由此可知,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心电图出现切迹样改变、缺血性J波振幅增大的情形时需要高度警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以及患者死亡。但本次研究亦指出,尽管顿挫样改变、缺血性J波分布导联之间差异不明显,却并不能够排除诱发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结果无差异的原因可能与本次研究中死亡组样本例数过少有关。Sprea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顿挫样改变、高缺血性J波振幅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呈负相关性(r=-0.67、-0.70,P<0.05),缺血性J波分布导联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无相关性(r=0.23,P>0.05)。由此可知,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与缺血性J波心电图特征中部分异常改变密切相关,即:切迹样改变越明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风险越高。顿挫样改变与切迹样改变不同之处在于J波是否存在上升支,切迹样改变拥有上升支,而顿挫样没有,上升支的存在往往预示着QRS复合体末端正偏转越严重。高缺血性J波振幅提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组织缺血缺氧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性的解除,电风暴的存在使得心肌细胞依然会大量死亡,引起恶性心律失常。

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与缺血性J波切迹样改变、高缺血性J波振幅呈负相关性,可作为今后临床预测其预后的重要按照指标。

猜你喜欢
导联心源性振幅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下壁导联的de Winter ST-T 改变一例
糖尿病是猝死“黑手”
怎样远离心源性猝死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应用价值研究
多类运动想象脑—机接口导联选择方法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
急性心肌梗死冠脉造影与心电图相关性研究
十大涨跌幅、换手、振幅、资金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