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促进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途径研究

2021-11-30 20:46王相芝
山东开放大学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城镇劳动力人口

王相芝

(德城区广播电视大学,山东 德州 371402)

城镇化是我国结构调整的重大发展战略,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即实现人口最终由农村转移到城镇。而顺利解决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问题,对于推动城镇化进程具有重大意义。

一、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的背景和现状

(一)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的背景

以人为本是建设新型城镇的核心。所谓新型城镇化,即将大量来自农村地区的居民向城镇转移,从而实现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目的。实现城镇化的过程不仅仅体现在居住位置的改变,也体现在人口属性和角色的更改,更重要的是通过农业转移人口的方式,能够帮助居民在城镇过上更优质的生活。但对于城镇新居民而言,从农业到其它行业的转岗与再就业培训成为重要发展方向。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大量长期从事传统农业工作的城镇新居民不能在短时间内转变工作类型,难以快速适应城镇生活。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农业转移劳动力提升整体素养,实现再就业。要真正实现农民角色的转变,优质的教育不可或缺,良好的教育培训能够使农民适应现代城市文明,对转变为市民的角色重塑提供支持。所以,对于农业转移劳动力采取再就业培训、促使其转岗,特别是针对长期从事农业项目的劳动力而言,教育是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举措。

(二)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现状

农业转移劳动力具有群体庞大和文化素质不高的特点。国内农业转移劳动力大部分都是初中或初中以下学历,高中或高中以上学历占比较低,自身文化素质限制了其再就业的宽度和广度,基本上只能从基础、简单的体力劳动中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工种。但由于城镇和农村在产业结构上的巨大差异,这种完全缺乏技术含量的劳动类型岗位很少且薪资极低,很难满足农业人口的正常生活,并且也不利于实现新型城镇建设。因此,必须想方设法提升农业转移劳动力的职业层次,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城镇工作生活中。

农业转移劳动力技能不足。农业社会的传统性导致农村的农业产业单一化,除养殖种植外,农民并没有延伸至其他产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实现农业人口劳动再就业,需要具备适合新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而农村分散经营使得农民应用和推广农业技术意识淡薄,从而导致农民没有吻合新产业所应具备的能力。考虑到多数的农村居民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在从事农业相关工作,过分依赖对土地的经营,以至于缺乏其他相关职业技能,对新形势下劳动市场的就业要求更是难以适应,他们无法从事具有较强技能性或高收入高层次的行业。这种薄弱的市场竞争力使得农业转移劳动力很难实现再就业,也阻碍了发展新型城镇的速度。

二、继续教育对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的功能

(一)提升农业转移劳动力文化素质

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农业转移劳动力很难接受新知识与新技术,因此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技能+能力”的模式提升原有村民文化结构和素质能力。继续教育的关键在于文化知识教育,继续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地为农业转移劳动力提供完善和系统的文化知识的教育体系,短时高效地使其文化素养得到提升。[1]文化知识教育主要包括自然科学、政治科学、法律常识、经济知识、养生知识等,其中法律常识有利于农业转移劳动力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也是其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对于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改善其思想观、择业观、价值观,促进农业转移劳动力摒弃小农思想中固有的闭关自守观念,使他们能够适应新型城镇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

(二)提高农业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

农业转移人口由传统农民的身份变为新型市民,其性质是再社会化。个体再社会化从社会角度来说是指一个人在生活急剧变化中放弃原有生活方式而对全新生活方式进行适应的过程。再社会化对于农业转移劳动力来说,本质就是再就业。教育学家认为,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是就业的基础,这也是实现顺利就业的举措之一。继续教育能够利用教育资源打造适合农业转移劳动力学习特点的课程,在教育与手段上也能够解决受教育者时间、空间、工学等矛盾的问题,实现对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最大限度开发与再利用,能够有效提升农业转移再就业人口的整体能力和职业素养等。通过有效的成人职业教育手段,可显著提升农业转移劳动者的各项技能与素质。我国的成人职业教育看重实用性,善于培养知识技术并重的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城镇职业人员。

(三)增强农业转移劳动力身体素质

受农村较低的经济水平及淡漠的保健意识影响,农业转移人口普遍身体素质达不到职业要求。大量农业转移劳动力原本从事的都是重体力劳动,长期的超负荷工作已经严重损耗了他们的身体。通过积极提升农业转移劳动力职业教育水平的方式,可使其职业技能得到提升,使就业环境得到改善,并增加通过脑力劳动就可以工作的就业范围,减少不必要的体力劳动。从事所有劳动的基础都是身体素质,具备良好身体素质农业转移劳动力才能发挥在新型城镇建设过程中的主力军作用。

三、继续教育促进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的途径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调查研究显示,半数以上农业转移劳动人口认同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对再就业的影响作用,其中大部分认为很需要培训,但是他们普遍经济状况较差,培训费用增加了他们的负担。政府对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的经费支持较少,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提升支持力度,减轻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负担。另外,政府部门要监督农业转移劳动力就业培训落实情况,提高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实操性,促进农业转移劳动人口培训规范化。政府部门要推动对就业培训项目的分类管理,加强对培训机构进行定点认定审批,使培训质量与效果得到保障。农业转移劳动人口的专业培训方案需要政府出资建设,同时积极吸引相关行业专家学者参与其中。针对农业转移劳动人口的培训措施,政府部门也应联合相关机构和院校探讨创新机制,提高培训效率,培养真正有价值的专业人才。[2]

(二)扩大校企合作深度

农业转移劳动力消息闭塞、职业技能缺失、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企业也存在缺少熟练工的问题,因缺乏信息对称而造成矛盾的情况比较常见,但通过引进校企合作订单的方式,可以显著缓解此类矛盾。[3]在乡镇,企业可以根据工种、人数和技术的需要,向职业院校提出相应的培训要求,并告知薪资待遇情况,让再就业培训人员自行选择,学校根据企业要求调整或改进教学方案和内容,职校拥有专业师资力量、系统培训模式、独创培训理念、完整课程内容、相关实践基地等得天独厚优势,能短时高效地将理想技术人才培训出来。相较于传统培训方式,订单培训模式可以有针对性地培训农业转移劳动力,做到因材施教、学以致用。订单培训模式有明确的目标,不拘形式,可以采取科技资料结合影像资料、课堂培训结合实地指导、专家培训结合职工经验分享等模式,使得农业转移劳动力能够快速学到本领,掌握到技术要领,并在实践中运用到所学习的知识。

(三)创新教育培训模式

农业转移劳动力学历和技能水平差距很大,学习能力也有高低,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所以针对再就业人口的继续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再就业人口的职业要求。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农业人口的知识结构和适应能力,要根据就业方向和人员基础设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际效果。同时根据就业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避免教学与实践脱节现象出现。教师要加强教学互动,深入了解学员学习情况,根据学员反馈,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质量。另外,要注重因材施教,采取更为多样、灵活、适合成人学习方式,为其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学习环境,采取“学历+技能”教育的方式,提高农业转移劳动力综合素质,提高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能力。

(四)拓展教育培训形式

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培训不同于其他的就业培训形式,一方面农业转移劳动力培训提高了农民的职业能力,另一方面也转变农民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培训农业转移劳动力的目标定位应做到“低起点,高着眼”。“低起点”不是做大量无意培训,而是考虑农民综合素质、市民意识和较低的非农职业技能等困境,依托继续教育平台,打破“工学矛盾”壁垒,促进教育培训质量达到实效。[4]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开设课程要依据农业转移劳动力实际需求;二是培训方式要依据农民的认知水平进行调整;三是对农业转移劳动力学习的参与率和实效性进行实抓,确保其学有所得,并发挥到其再就业的实际运用中去。“高着眼”主要包含以下几点:第一,使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意识得到强化;第二,使农业转移劳动力市民素养得到提升;第三,使农业转移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得到增强;第四,使农业转移劳动力具有职业发展能力和岗位竞争意识,能够用职业的转换带动市民角色的转换。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继续教育使农业转移劳动力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得到提高,身体素质得到增强。无论从农业转移劳动力的角度还是社会发展的角度都应该发展继续教育促进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可以采取政府出资培训农业转移劳动力、乡镇企业与职校等合作进行订单培训等方式,使农业转移劳动力培训方式得到创新。培训农业转移劳动力的目标定位应做到“低起点,高着眼”,促进农业转移劳动力再就业。

猜你喜欢
城镇劳动力人口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十四五”时期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研究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文化边城镇远
人口最少的国家
1723 万人,我国人口数据下滑引关注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分析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