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雅萍 张 晶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1]这一判断基于中华民族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科学地把握了中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当前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前列,国家政治、经济制度日益完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文艺工作也进入了全新阶段。新形势下文艺工作应坚守什么方向?文艺工作的性质和发展规律是怎样的?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化的视野,创造性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的内容,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习近平文艺思想“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讲话”[2],主要包括《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以及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有关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的建设和发展的表述等。在这些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等根本问题作出了明确的阐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部分,它开辟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新视阈,阐释了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前进方向,是发展新时代文艺工作的行动指南。为更好地分析与把握习近平文艺思想,本文主要探讨习近平文艺思想在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对于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重大的应用和指导价值。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文艺的人民性、社会性与思想性最能体现其理论核心。文艺的人民性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首要价值观是“人民至上”。马克思恩格斯在许多文献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肯定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文艺作品的主要来源,因此,文艺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时代精神和时代特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不仅将文艺人民性的思想融入社会观,还将文艺人民性的内涵融入其艺术观。文艺创作的源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文艺作品应该反映他们的生活,因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人民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与价值取向,反映出其区别于其他任何理论的最本质的理论品性”[3],因此,文艺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内容和主旨思想,文艺人民性也成为文艺工作中进行艺术实践的根本方向。
那么,要实现文艺的人民性,必须重视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创造力。文艺创作应取材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观察和描写他们真实的生活状况,这才是文艺创作的原材料,这样的文艺才是以人民为主体的文艺。它具有人民性,代表人民的观点。“在新时代,文艺要把彰显人民性视为艺术卓越性追求的根本价值导向,视为建构新时代文论话语体系的根本遵循,是当代文艺追求‘强起来’的一个重要标志。”[4]
对于文艺的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作出了明确的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5]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艺人民性”的核心内涵,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和补充。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和肯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创造人类历史和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6]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深刻阐述了人民群众对社会精神文化的贡献作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贯穿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始终,文艺的人民性成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思想。人民是历史和时代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为文艺创作提供不竭的源动力。这一观点完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文艺人民性”的核心思想。
习近平文艺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文艺人民性”,强调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属性,为人民群众服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人民群众是文艺的表现主体,是文艺作品的鉴赏者和评判者,文艺的生命力依托人民的价值判断。习近平文艺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理论基础,并以此作为文艺实践中的指导思想,代表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
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7]这一观点要求以人民的满意度作为文艺评价标准。一部好的作品应该经得起人民的评价、专家的评价和市场的检验,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文艺工作者要铭记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真理,将群众路线作为创作基础,实地观察人民的现实生活,虚心听取人民的意见。列宁强调艺术属于人民,艺术作品以劳动群众的生活为根基,必须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精神作出了重要论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党的十九大报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8]文艺是人类精神的写照,又反过来推动人类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有灵魂的文艺作品才能够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只有将中国精神注入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艺事业才能够不断地兴旺发展。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可以看到,习近平文艺思想强调文艺的引导和教育功能,指出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要求文艺工作者充分认识到自己肩上所担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追求真善美的道德境界。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要借助有思想、有温度的艺术作品教育和鼓舞人民,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和道德水平,要努力做到“言为士则、行为世范”,充分发挥文艺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使之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这些论述完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有关文艺的作用与功能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在《斯考尔皮昂和费利克斯》《乌兰内姆》等作品中指出,文学艺术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9]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又可以塑造和改变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这也是发挥文艺的社会功能的理论基点。马克思鼓励作家群体既要重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又要重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始终坚持崇德尚艺,不断提高艺术水平,创作出能屹立不倒甚至超越时空限制的经典作品。毛泽东认为文艺是帮助民众觉醒的强大工具,文学对教育人民、提高群众思想觉悟有重要作用,文艺作品中应当包含作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和毛泽东的观点,倡导发挥文艺的教育作用,鼓励文艺工作者要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用具有丰富、积极的思想内涵的作品引领文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灵魂是中国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精神的高度分析社会主义文艺的功能和文艺工作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指出中国精神是我们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展现了中国人民独特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汇集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它的发展脉络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基本吻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我们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10]有关中国精神的论述是习近平文艺思想中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基础对中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模式所进行的建设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认为,作为先进的力量,无产阶级承担着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以及世界优秀文化遗产的重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1]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文艺理所当然地需要承袭和弘扬自身文化的精粹,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倡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和弘扬中国精神,并不等于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这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无产阶级文艺的历史使命不谋而合。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无产阶级文艺的历史使命是为否定旧世界、创造新世界服务[12],“否定旧世界、创造新世界”就是文艺工作者要运用文艺这个重要的精神武器彻底揭露和无情批判腐朽罪恶的旧的社会制度,热情讴歌新的社会制度以及各种新生事物。马克思指出:“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3]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文艺作品要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革命的无产者,塑造高大的艺术形象,反对对现实的歪曲和脱离现实的毫无意义的抽象。[14]
无产阶级除了需要承担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还应该借鉴吸纳世界其他优秀文化遗产,这样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当代文艺工作者们应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艺创作中的根本任务和崇高使命,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这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文艺工作者在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更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社会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家国观念,增强自豪感和满足感,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将中国精神与文艺作品和文艺工作者结合起来,赋予了文艺工作者时代感和使命感。作品是展现创作者思想的关键载体,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发挥好文艺的教化、培育功能。当代文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文艺思想中有关中国精神的论述,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补充和创新,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注入了新活力。
社会主义文艺在国家整体建设发展中至关重要,这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需要遵循科学的方针和政策才能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文艺思想对社会主义文艺的党性原则也作出了明确的阐释,指出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文艺的各项工作都要在党的领导下,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保证。文艺的根本宗旨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是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都以人民为中心。党和文艺的关系只有在正确把握这一立足点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妥善处理并更加完善,才能使社会主义文艺真正能够担负起其历史使命。正如黄力之教授在其文章《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中国的历史命运时,由于党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刻把握,意识到文艺这一审美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的积极作用,也意识到无产阶级的正义事业必将提升文艺本身的品性,文艺的繁荣与人民改造世界的事业是相一致的,因而,党在重要的历史时期对文艺实行了正确的领导,既通过文艺促进了人民事业的胜利,也创造了文艺本身的繁荣。”[15]改革开放以来,文艺事业的百花齐放与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的领导方针与政策是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对各项事务的领导自然也包括对文艺事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和坚持文艺事业的党性原则是习近平文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进行的具体化实践。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把文艺归入社会意识领域,认为文艺的发展依赖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会决定文艺的走向。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与社会制度密不可分。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宗教、观念与思想意识,都由统治阶级主宰,体现统治阶级的物质生产关系。[16]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建之后,拉法格、李卜克内西、卢森堡、蔡特金、普列汉诺夫等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进一步发展和补充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1905年,列宁发表了《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党性原则,明确了无产阶级文学事业的党性特质,规定了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性质、对象和任务,并根据文艺的特征提出了尊重文艺规律的论断,指出“文学应当成为党的文学”“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无可争论,在这个事业中,绝对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17]不能把党的文艺事业“同无产阶级的党的事业的其他部分刻板地等同起来”。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对文艺事业的领导权问题,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转变为为工人利益代言的执政党后,党必须加强对文艺和写作事业的领导、组织和管理,党还要重视成立文化协会。毛泽东明确提出文艺工作的党性问题:“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如同列宁所说,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18]列宁在《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一文中也提出了文艺工作的党性原则问题,指出无产阶级文艺工作是党领导下的文艺工作;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工作提出一系列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这些都是习近平文艺思想的理论来源。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中国化的视野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系列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工作所取得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党的文艺工作不断蓬勃发展的推动因素,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维度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方向和具体的工作方法,“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领导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19]。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选好配强文艺单位领导班子,把那些德才兼备、能同文艺工作者打成一片的干部放到文艺工作领导岗位上来。”[20]针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原则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在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中应该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并对文艺评价的职责与标准提出了相关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条基本原则,其一是要紧紧依靠文艺工作者,在深入了解广大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基础上,虚心听取文艺工作者在当前创作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他们对未来文艺工作管理机制的建议,尊重文艺工作者的创作个性和创造性劳动,在政治上给予充分信任,在创作上给予热情支持,让他们能够在良好的创作环境里工作,并要求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在党委领导下,切实加强对文艺工作的指导和扶持,加强对文艺工作者的引导和团结,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其二是要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要尊重文艺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加强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能破坏这一规律,应当从实际出发,致力于科学、高效的文艺工作管理模式。在长期的社会主义文艺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已经形成了对传统文艺创作、生产和传播的相对成熟的体制机制和管理措施。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技术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诸如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新的文艺产品传播方式和新的文艺形态应运而生,促使人民群众的文艺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面对当前文艺工作出现的新对象、新方式、新手段以及新机制,在文艺创作生产的格局、文艺产品传播方式、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变化的前提下,应通过深化文艺管理的模式改革、完善文艺事业的相关政策、健全文艺领域的体制机制,尽力打造能够“不断出精品、出人才的生动局面”。各级党组织应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充分认识文联、作协的重要作用,指导推动文联、作协深化改革、发展事业,加大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
针对文艺评价的职责与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指出文艺批评要的是真实的批评,主张文艺批评要有批评精神。文艺工作者应当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继承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的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
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用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衡量评价作品是其中主要的评价标准。恩格斯在分析歌德的世界观和作品创作时秉持严谨的批评态度和科学的批评方法,提出了评价作品要坚持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在评论拉萨尔的悲剧《济金根》时,恩格斯明确指出:“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而且我必须这样做才能提出一些反对意见。”[21]这一评价标准要求对文艺作品的评价要基于艺术审美角度,以把握作者完整的艺术构思和作品的客观效果,也要着重对作品的社会历史进行科学分析。对具体作品的评价,有的需侧重艺术审美角度,有的需侧重社会历史角度。从“美学的观点”看文艺能够深入揭示文艺的审美本质,从“历史的观点”看文艺,可以更进一步关注文艺的历史使命,以及社会的职责与功能。[22]只有坚持美学观点与历史观点的统一,才会对作品作出客观的评价,这是恩格斯对评价作品提出的科学方法。[23]毛泽东强调了文艺批评的重要作用,指出“文艺界的主要的斗争方法之一,是文艺批评”,提出“文艺批评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政治标准,一个是艺术标准”。他进一步指出,按照政治标准来说,能够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鼓励群众同心同德的,反对倒退、促成进步的东西,便都是好的文艺作品,反之便都是坏的;按照艺术标准来说,一切艺术性较高的作品就是好的,或较好的;艺术性较低的作品则是坏的,或较坏的。习近平文艺思想一方面吸收了“美学”“历史”和“艺术”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将“政治”标准明确为“人民”尺度,使“人民”成为文艺批评的标准之一。从四重维度评价文艺作品是对恩格斯、毛泽东文艺评论观点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原则。
列宁指出:“沿着马克思的理论的道路前进,我们将愈来愈接近客观真理(但不会穷尽它);而沿着任何其他的道路前进,除了混乱和谬误之外,我们什么也得不到。”[24]习近平文艺思想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基础,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创新和补充。习近平文艺思想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始终倡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关于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思想、无产阶级文艺的党性问题、文艺事业发展的灵魂和历史使命的具体内涵,对该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建构性价值,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