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第一资源

2021-11-30 17:50:44夏文斌
关键词:培养人才自然界人类

夏文斌

在当今世界的竞争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并提出了明确目标,作出了重要部署。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自然界提供条件,自然界成为人类童年时期离不开的“拐杖”。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开发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这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使得生态问题日益凸显。自然资源和自然空间是有限的,无节制地向自然界要红利,必然会被自然界所报复,也必然会带来发展的困境。为此,我们需要转变发展方式,通过科技创新,向智慧要红利,向人才要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才创新是没有“天花板”的,是不受自然资源制约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积累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拥有了杰出人才,就拥有了竞争与发展实力。

回溯中华文明,正是因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华大地就拥有了一批如老子、孔子、孟子等思想家,他们观天象以察时变,观人文以化成天下,求道解惑,诲人不倦,正是这种文化和智慧基因传承,才

成就了中华文化重人才、重知识的传统。今天,我们更要把这种传统和优势发扬光大,以迎接新的更大的挑战。

在新时代,我国要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以及为谁培养人才。

第一,我们要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的成长规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不断感悟、总结和提炼,从而形成对人才培养规律的系统把握。从人才学的一般意义上来说,人才成长规律具有以下几个特性:一是历史性。人才成长离不开其所在地区和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对于中国人才成长规律,我们必须有一种具历史穿透力的思考,要从大历史、大教育的视角来把握其内涵。二是时代性。当今世界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不同于前三次科技革命的是,这一次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冲击着社会结构的方方面面,这也就内在地要求新时代的人才培养需要立体性和全面性,即是说要应对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通才加专才的结合,需要各学科的互联互通。三是分类性。孔子早就提出过要因材施教。我们强调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并非要整齐划一地培养人才,而是需要根据每个人的自然禀赋与后天的知识结构差异以及学术旨趣等来进行因材施教,切不可用一把尺子量所有的人、教所有的人,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天性,培养出来只能是千人一面的工具。

第二,要把价值观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英国著名教育学家罗纳德·巴尼特在其《高等教育理念》一书中指出,我们的高等教育要关注的是让学生在变幻不定的世界中能够深谋远虑、历经考验。人才首要之义要成人,然后才谈成才。这也就是说,我们培养人才必须将价值观纳入到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使青年学生懂得所学的知识将来何所为、何所用,懂得要将自己的才华奉献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业中,懂得如何在各种选择、各种诱惑面前择善从之,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能堪当民族大任的大才、优才。

第三,坚持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当今时代,创新正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们对人才培养的一个认知就是要强化知识积累,这一观点并没有错,但我们的实现路径却一定程度地存在着问题,期望通过知识的强行灌输甚至死记硬背来成为知识的拥有者,以固化知识的多少作为评价人才的标志。而这些所谓的人才步入社会,一旦所学的知识与变化着的现实出现不同时,就会显得束手无策、无计可施。因此,我们必须在教育实践中彻底改变这一人才培养方式,不论在教育过程还是在教育评价中,都需要坚持把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批判精神作为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环节,让学生明白只有在追问、反思和对话中才能把知识学通、学活,才能够把握应对现实变化的方法论。

总之,人才培养是一个常说常新、常新常说的大命题,需要我们不断根据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需求,把握人才培养的导向和重心。

猜你喜欢
培养人才自然界人类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军事文摘(2021年20期)2021-11-10 01:58:44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自然界的一秒钟
工匠精神面对高职装备制造培养人才研究
河北农机(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52
立足社会需求培养人才
人类第一杀手
好孩子画报(2020年5期)2020-06-27 14:08:05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培养人才振兴乡村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例说“自然界的水”
自然界的奥运狂欢
学生天地(2016年24期)2016-05-17 05: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