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林山
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其中在临床检验、疾病辅助诊断、教研学等方面,医疗设备发挥了巨大作用。尤其是在临床一线工作中,医疗设备的质量及状态的维护尤为重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转工作,可以保障医院临床工作的正常流程化开展,促进医疗水平的提升,更好地保护和治疗患者,推动医疗事业的进步。
医疗设备维修主要是对医院中已经开始使用的医疗设备进行按时查验和维修,通过检查维护任务,可以及时发现将来可能产生或者已经呈现的问题,并第一时间进行有效的故障排除,避免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从而产生医疗事故,还能够防止设备问题增加病人护理成本,造成医疗纠纷,合理的维护可以降低医院成本,同时还能够延长医疗技术设备的有效使用时间[1]。所以在医疗设备管理中要把控好质量管理,以采购质量为起始,使用质量和维修质量为过程,安全质量为目标,保证医疗设备的完备与安全运转,从而实现临床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患者的就医质量和就医环境,增强医院的医疗水平及竞争力[2]。
在医疗设备的维修工作中,必须要树立预防理念,安排好设备日常维护与保养工作。医院各个科室应结合医院标准和设备标准使用医疗设备,如 ICU、急诊等科室,呼吸辅助设备和电击设备等属于常见设备,并且关乎患者生命,因此要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确保良好的医疗救治效果。当设备出现故障,一般需要专业人员来对其进行维修,且现在大部分的医疗器械都应用了高精尖技术,因此需要维修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维修技术水平。目前,许多医疗设备购置后,厂家都会提供相应的售后技术人员,对设备进行装置、维修以及保养指导。因此院方要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该设备的具体使用方法,日常维护技术进行学习,并尽快熟练掌握。同时还要开展各类设备的信息培训,让专业技术人员能够驾驭最新知识和技术,从而保障和推进院内医疗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工作[3]。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在质量管理中,进行风险预估,在设备的日常维护中,加强预见性,避免设备使用中的问题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设备的应用流程及管理的规范化,可以保证设备正常、稳定且安全地工作运行。
对于医疗设备的管理,应将质量控制和风险评估积极且有效结合在一起,精准地评价并估计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紧急应对方案以及风险测评,对设备进行合理的维修及保养。同时,设备的电气需要进行针对性地安全控制,目前许多医疗设备都需要连接电源才能进行工作,在其使用过程中,出现电击的风险较高,所以必须及时维修保养,加强电气分流,减少漏电风险,减轻漏电现象,确保设备各项指标符合安全标准,保障使用设备人员和患者的人身安全,避免电击意外的发生。
除开安全的保障,还应注重设备性能的完好备用状态,确保设备能够符合相应的质量规范要求,可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以及厂家提供的技术指导,落实医疗设备的预防性保养工作,对不同设备,不同仪器,的不同信息采取个体化管理,如使用方法、维护方法、各类正常参考指标等进行相对应的维护工作,有利于临床医疗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始终促进完善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可以更好地开展及推进设备管理和维护工作。可以将临床质量控制制度贯穿于医疗设备使用的前、中、后。在医疗设备使用前,提前对设备进行自检,确保设备来自正规厂家,及早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并处理。对预见性的问题提前准备好应对方案。在使用中,积极应对设备运行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参照设备的具体说明及各项参考指标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把对患者或者操作人员的伤害以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使用后,对设备运行中的各类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各类质量、安全和运行问题,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和保养,必要时进行设备更换,可以保证医疗设备在下次使用前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尤其是用于紧急抢救生命的相关设备,质量的保障可以及时挽救患者的生命,避免医疗纠纷。对院内各类设备进行合理分类,不同类别的设备制定不同的质量管理制度,普通维护和特殊类别维护相结合,减少不必要的维护次数,减轻维护工作负担的同时,对设备进行精细化保养,节约医院维护成本,减轻维护负担。
现代医院结合科技化,医疗设备也具备了先进的科学技术,这对临床工作的进步,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健康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医疗设备维修与质量控制的联合与应用,对保障设备正常运作,保护患者及操作人员的安全,促进医疗工作的正常展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医院需要对设备加强管理,以预见为理念,维修为基础,质量控制为目标,提高设备使用时间,避免各类设备故障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和竞争力,提高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