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1-11-30 15:26:40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宋莎姚晨静刘中奇
河北农机 2021年7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电商农民

陕西服装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宋莎 姚晨静 刘中奇

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总书记在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规划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2035年远景目标,强调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中央的要求,聚焦乡村振兴目标任务,扎实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全面实现。这是需要党和农民还有企业、高校共同参与进来。现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明确的7个方面、59项重点任务已经顺利进行,82项重大工程、行动、计划有序推进。各地开展了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工作,探索形成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园区带动、美丽乡村建设、乡风文明建设等一批典型范例 ,乡村振兴开局良好。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衔接,电子商务实现工商、商商、农商的结合,这对社会经济发展推动和对流通行业改造的作用是革命性的,现在我国为了统筹谋划,科学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包括乡村产业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振兴、乡村组织振兴。

通过发放和收集问卷可知,虽然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农民虽然听说国家对这方面扶持,但是当地没有代表性案例,所以缺乏这种积极性,没有创新意识,因为电子商务对于他们来说属于知识盲区,他们缺乏主动性 ,虽然有政策支持 ,但是没有技术支撑 。长期会造成农产品积压滞销, 有的是蔬菜水果甚至只能扔掉。一些地方有产品,但是没有进行包装宣传 ,缺乏品牌意识 ,致使好的品种没有得到推广。 总体而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核心产品打造和市场化、缺乏乡村文化的传承 、农民主动经营理念不强、电商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将是阻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

1.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2.1 农民主动经营理念不强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的知识文化直接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农民在思想观念上缺乏对新知识、新东西的挖掘,使得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进展较慢,因为农民没有接触过,并且没有这方面的专业知识,所以对此比较怀疑,不敢轻易尝试。

1.2.2 电商人才匮乏

由于现在大学生一般选择在就业机会多的大城市工作,而农村就只剩下缺乏信息技术的农民,对于电脑知识缺乏,甚至不懂电脑,所以,即使有好的想法 ,但是没有办法实施,所以 ,需要相应电商方面的人才对农民进行相应的培训,掌握基本的知识,指导其如何进行相关流程的操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农民掌握这方面专业的知识才可以进行自主创业,实现脱贫致富。

1.2.3 缺乏核心产品打造和市场化

虽然乡村振兴背景下,很多的贫困地区已经有产业扶贫项目,但是存在很多项目缺乏市场化 ,不能很好地与市场接轨 ,导致市场对产品需求很少有的甚至没有需求,导致农村电商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致使农民丧失信心。所以,应该结合自身产品特色或者地方特色 ,打造核心产品,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借助社区电商,更好地进行运营和推广。

1.2.4 缺乏乡村文化的传承

虽然乡村振兴背景下,很多的贫困地区已经有产业扶贫项目,但是他们只是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产品的推广和设计,没有结合当地的文化 ,找不到卖点 ,导致对消费者没有吸引力,满意度无法满足,所以缺乏乡村文化的传承。

2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应对策略

2.1 培育新时代农民

农业要想发展就需要工业和服务业的支持,应该以农业为基础,增加产业链与价值链,使得农业与技术、人才、市场等能够重组,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从而增加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销量,最终从资源驱动到市场需求驱动的转型升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新型农业发展格局。吸引农民为其服务。

农民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所以应该投入时间和精力培养懂技术、有文化、懂管理的新农民。一方面培育他们的思想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介绍乡村希望、乡村未来 、乡村生活,激励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而且,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协助,应该发挥其应有的主导作用,通过与高校教师的合作,展开讲座 ,给农民贯穿这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解决农民知识缺乏,因为所有的工作都会面临机遇和挑战,所以首先必须给农民介绍清楚之间的利弊关系,让农民们有一定心理准备,避免遇到问题而选择逃避。

2.2 加强电商人才培养

一方面,政府、高校、企业共建电商培训基地 ,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 ,培养出有丰富电子商务运营经验的队伍,然后给企业进行人员派送,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另一方面,进行农村电商人才专项计划,给农村电商人才培养配备专项资金支持,建立农村电商人才成长的机制 ,不仅仅只是初学者,而是不同级别不同方面的人才都有。 总之,建立一种分级分层培训体系 ,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力度,给企业提供一批电商方面的专业技能人才。

2.3 着力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是产业振兴,所以在扶贫期间贫困地区涉及很多产业扶贫项目,有很多已经基本建立,但是 ,有的产业扶贫项目对特殊政策有较强的依赖性,市场化程度不高,自主发展的持续性不强。所以,应该把扶贫产业纳入乡村振兴框架,把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作为关键任务来抓,完善运营制度,盘活各类扶贫资产。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现有扶贫产业的特色优势,进一步立足当地资源条件,合理布局特色产业,加快乡村产业优化升级。

农产品种植是基础,质量是保证,推广品牌是关键,所以,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应该实现联动发展。农产品种植就应该选择质量优的品种,然后实行规范种植、生产、加工 、运输等 ,其次,让农民全员参与,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更好地把控质量,抑制残次品的产生,从而进行品牌建设,借助生产优势及品牌优势,进行研发和品牌创建,从而将品牌打出去,实现本区域龙头企业,消除城市与农村的差距。

2.4 传承乡村文化

要农村电子商务更好发展就应该从生态化发展开始,实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借助生态环境、农耕文化,将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传统 、绿色生态环境联系 ,让村民通过网络宣传当地的特色,让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能够知道了解。

由于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吃或者住要求更加的高,强调的是舒适和适合,这就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以作为一些有文化底蕴的省市农村,要传承和发扬当地的文化特色,提升思想意识,发展农村产业、农村旅游,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办旅游民宿、开放景点供游客游玩,兴办其他服务创造一种消费者服务体验,让消费者可以在此忘掉城市的喧嚣,彻底的放松,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取得更好的效果。

3 总结

电子商务通过将小产品对接大市场,实现政府、专家、平台、企业 、合作社、农民六种力量衔接创造这种模式 ,围绕农民 、农业、农村创造三农电商,将农民变成网民 ,将农产品变成网上商品,借助网店将农产品网销进城,工业品网购进村 ,将城乡进行衔接、将资源进行共享的网络营销体系,从而促进企业入网 、农民接触网络,实现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电商农民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今日农业(2021年2期)2021-03-19 08:36:46
饸饹面“贷”富农民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2-15 12:34:28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电商下乡潮
机电信息(2015年28期)2015-02-27 15:57:42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
中国火炬(2012年12期)2012-07-24 14: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