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王海波 朱冰洁
对于我国社会建设发展来说, 新农村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而艺术设计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新农村建设质量和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在新农村艺术设计中 ,必须突出农村特色,因地制宜地做好艺术设计工作,才能为构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 、设施完善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夯实基础 。但是在新农村艺术设计时存在一些问题, 如设计理念主题缺乏整体性 、景观与环境等缺乏协调性等,不利于新农村艺术设计水平的提高,对新农村建设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鉴于此 ,本文通过分析新农村艺术设计的重要性及原则, 进一步结合新农村艺术设计问题 ,提出了针对性且可行的优化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新农村艺术设计的重要性总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必须正视农村问题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得以有序进行[1]。二是区域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基于我国的国情角度而言,我国超50%的人口长期居住在农村。因此,新农村艺术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区的审美素养和水平。
在新农村艺术设计中 ,要想保证其科学合理性 ,并发挥作用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发展,必须在实践中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具体如下:一是持续性原则。新农村艺术设计中应尽可能保护原有生态格局 ,避免在规划布局上破坏现有植被,确保新农村景观的连续性和风景质量。 不仅如此,在自然系统上 ,如地形 、植被 、自然排水系统等都需要予以保护[2]。二是突出地域特色。任何一处的景观都具备独特的自然环境、植被类型、生产原材料等。因此,在新农村艺术设计时,必须加强对新农村地域特色的保护 ,结合时代发展要求 ,从中合理剔除不应该保留的要素,甚至要引进外来要素以加强自然特征 ,同时 ,充分利用现状 ,尽可能地合理并充分利用现有居住环境 、生产环境 、公共区域等 ,以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新农村[3]。
新农村艺术设计 ,是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直接关系新农村建设发展质量和水平 。而在具体的新农村艺术设计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农村是自然 、土木 、建筑等要素形成的综合体 ,在艺术设计中必须追求综合体的艺术性和整体性, 这就要求在具体的新农村艺术设计中,必须保证农村的每一设施都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如路灯、垃圾箱、靠椅等,都要融入艺术元素 。因此 ,农村小的设施也要应有其独特的魅力,融入新农村的各个方面,以保证新农村艺术设计的整体性和统一性 ,从而大幅度提升新农村的审美效果。而现实情况是新农村的艺术设计中缺乏特色性,不少新农村艺术设计元素是直接借用大城市的理念和主题 , 或者是借鉴其他已经完成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和主题,使得新农村艺术设计出现了千篇一律的现象,无法体现新农村艺术设计的特色 ,这对新农村建设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4]。
新农村艺术设计不仅要重视外在环境的整体审美效果 ,还要保证新农村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 、设施完善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5]。但是当下新农村艺术设计出现了景观与环境之间不够协调的具体性问题,如人造景观未能按照整体布局进行合理设置,雕塑也是随意放置,这些人造景观和雕塑虽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但是在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下简单地放置,将会直接影响新农村艺术设计的整体效果。
基于地理位置角度来说,农村远离城市,最接近自然,能够直接地展现生态自然环境,也为生态建设创造了条件。新农村艺术设计要体现艺术性,就必须秉承和谐生态理念,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
3.1.1 融入“自然和谐”
在新农村艺术设计中,设计人员应深刻认识“自然和谐”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工材料的使用,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同时,节约大量新农村建设成本;另一方面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发挥自然景观的原生态作用。因此,在新农村艺术设计中,设计人员必须明确艺术设计和生态和谐之间的关系,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新农村建设中。
3.1.2 有机结合天然环境和人造环境
天然环境指的是农村的原始环境,人造环境则是指人们根据意愿改造的人为环境,如农村的园林建设有别于城市园林建设,原因在于城市建设中往往会大量开发高楼大厦,建设园林的区域空间十分有限,自然景观相对较少 ,且大部分是人造景观。而农村相比城市,其在景观方面更多的是自然景观 。因此 ,在新农村艺术设计时,园林的规划建设必须以自然环境为主、人造环境为辅,才能避免农村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影响新农村建设发展。
3. 1.3增强环保意识
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在于将农村打造成为一个经济繁荣 、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其中环境优美要求绿色生态植根于艺术设计中 ,确保人们能够对绿色环境具有较高的认同感。同时,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也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改善,并提出各行业规划建设中必须坚持绿色生态文明建设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农村艺术设计中 ,必须重视绿色生态设计,以构建人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体系。
在新农村艺术设计中 ,关注艺术设计的整体性 、协调性和特色性。具体如下:一是整体性。整体性是新农村艺术设计者追求的终极目标, 其从农村的全局来保证新农村建设的每一种设施具有艺术性 ,如色泽方面 ,所用元素要做到统一和协调 ,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中各要素的整体性 ,若在新农村建设中路边路灯 、步行桥等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但是街头靠椅的设计采用不锈钢材质 ,将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 ,从而破坏新农村道路周边环境的整体性。二是协调性。在新农村艺术设计时,要想保证农村各要素的协调性 ,以呈现出良好的审美效果,就要在设计之初明确新农村艺术设计主题 ,随后在一定框架范围内充分发挥每一个农村要素的艺术效果 ,这样才能保证新农村艺术设计效果最终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如基于设置角度而言,新农村艺术设计者必须考虑每一个景观、 设施所设置的位置是否能够充分体现具备的功能和艺术效果 ,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不得随意进行设置 。三是特色性。在新农村艺术设计中要想体现农村的特色,设计者必须在设计之前,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建筑元素等,才能在达成新农村艺术设计目标的同时 ,形成具有特色的艺术设计符号 ,以助力新农村建设发展成为经济繁荣 、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近些年来 ,人们生活水平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得以不断提高 。生活在乡村的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也产生了大量废弃物品 , 这些废弃物品本是农村的垃圾物件 ,但是在设计中只要进行有效改造 ,即可创造出精美的艺术品,并建设出新颖的新农村景观。首先 ,零碎废弃品的创意应用 。如生活中废弃的旧轮胎 ,可通过随意地图上漂亮的颜色,就能够DIY出一朵朵的小花,随后运用废弃的旧盆子当花盆,创意无处不在的人造花园就出现了,其不仅保护了农村生态环境,还用创意点亮了乡村生活 。其次,旧农具变身农村博物馆的宝藏。在古代,农具是劳动人民赖以生活并从事农耕的日常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 ,这些传统农具也随之退出了农民的生活舞台。在现代工业化社会生活的人们,绝大部分没有见过架子车、铁锨等旧农具。 在新农村艺术设计中,可以将这些旧农具收集起来 ,建设一个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村的 “ 博物馆 ”,不仅可以让人们了解老一辈的生活 ,便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还可以为建设新农村创造旅游收益 ,以保证新农村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新农村艺术设计中,必须秉承和谐生态理念、重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并注重提升新农村艺术设计的整体性、协调性和特色性,才能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