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 波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应用艺术设计学院,上海201209)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基于全国统一抗战大背景下,在淞沪战争期间一场守卫“四行仓库”的局部战争中,军民联合抗日所表现出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目前国际形势总体趋于稳定,但是,小范围的局部冲突时有发生。当下在整体和平环境下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国力,在处理好复杂的国际关系同时捍卫国家主权及领土完整,守卫来之不易的和平,是值得当下研究的课题。
电影《八佰》是在真实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处理与合理再现, 在四行仓库这一绝地、死地,在看似不可能赢得胜利的战斗中,“八百勇士”以背水一战的坚持,战胜了内心的矇昧和暗弱,成为真正的猛士; 他们的行为影响了苏州河南岸的芸芸众生,震撼了每个人的心灵,改变了他们对世界和生存的认知。
故事一开始先赞扬了抗战中的将士,并以旁白的形式引出镜头,湘籍新兵赶往上海,在集合的途中端午被日本军发现, 导致了新兵被冲散。新兵看到国民军处置逃军后害怕逃走,但当看到国军时端午想着可以和国军一起走,老葫芦则认为过去会被当做逃兵被杀头。谢晋元军队发现并收容了各部散兵,到达四行仓库后派他们外围修工事,在修筑防御工事过程中老葫芦发现了难民,便想假装难民,但因穿着军服被拒绝进入租界; 而端午和小湖北依旧待在四行仓库。故事由几位新兵对自身命运的未知而展开。
故事的发展是以线性时间轴为顺序,以“日”为单位进行推进来讲述战争的进程,并随着时间推进来刻画苏州河两岸军民的心理变化。
第1 日,苏州河南岸租界内的各式人群,仅个别人对对面的战局有所关心,而日本人已经在四行仓库外开始了进攻, 初始他们并未取得成功。与此同时端午阴差阳错找到了逃出四行仓库的密道,但当看到老葫芦被日本人抓获,并被当面枪毙时他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当天晚上日本人顺着端午找到的密道进入四行仓库,同时,端午也游出了四行仓库并第一时间提醒了坚守仓库的将士。
第2 日,日军扬言会在3 h 内攻破四行仓库,南岸租界内的人像看戏一样,而北岸四行仓库中谢晋元率领将士组织一次次防御战,尽管效果甚微,但他们毫不畏缩!毫不放弃!河对岸的人们由漠不关心变成了围观的“看客”。
第3 日,当中国军队看到日本军队已经到达“四行仓库” 却没有任何办法将其打退时, 他们选择了用自己的血肉身躯将炸弹送入敌区。用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击退了日军!将兵们在楼顶大喊自己的名字并一个个跳下楼引爆自己身上的炸药。南岸的同胞看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跳下去的身影,以及听到那接连不断的爆炸声,那些愚昧无知而又麻木不仁的国人被唤醒。影片通过特写面部、局部、炸药包等史诗般场面营造战争的惨烈和英雄的悲壮。“其实所谓英雄,只是普通人在特定的境遇下做出一些崇高意义的选择,承担起来他人无可避免也不该逃避的责任和道义。这个选择可以是历史意义的选择,是命运决定的,但说到底还是每个人自己良知的决定[1]。”
此时租界内的一些中国人不知不觉参与其中,他们想要将电话轴送入四行仓库内,但很多爱国人士都被日军击毙,最终在大家不懈努力下电话轴被送入了仓库中,让仓库与外界有了联系,当天租界内开始了捐赠,并且将国旗送入了仓库中,并决定在明日升起国旗。此时的国旗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一种精神、一种凝聚力、一种觉醒、一种希望!
此时,严格意义上讲与其说是对四行仓库的坚守,还不如说是对国旗的坚守!中国军队对国旗的守卫和日本侵略军对护旗卫士的猛力攻击形成你来我往的拉锯战,国旗被侵略者在战斗机的猛力扫射下打倒,但又在爱国将士不屈不饶的坚守下重新升起!端午也因此阵亡。通过守卫国旗的行为积极讴歌了中国军队在抵制日本侵入中的英勇表现,也表达了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抵制外敌侵略的联合战争。原本作为“吃瓜群众”的南岸国人,在看到了八百壮士的不懈奋战,听到震耳欲聋的轰炸与厮杀,渐渐也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第4 日,国军获令撤离四行仓库前往英租界,虽然最终依旧失败并且撤离,但八百壮士最后的坚守以及舍己为国的精神,激发了南岸所有国人的抗日情怀。在战争中大部分新兵都死了, 留下了被保护的最好的小湖北, 以及人格得到升华的老算盘。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才真正被唤醒。战士们的无惧生死令南岸的国人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他们用自己仅有可能做的事去帮助支援北岸的将士。
格拉西莫夫说过:“我坚信, 电影是一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艺术, 它具有探察各种因果关系与相互联系,不仅揭示人物行为,而且也揭示人的思想的全部可能性[2]。”电影《八佰》重点描写苏州河两岸天堂与地狱般的对比,北岸是与日本侵略军浴血苦战的八百壮士,而南岸则是租界内歌舞升平的各色各样的小人物, 这是战争史上少有的“一场被围观的战争”。
电影最重要的元素是人物,这部影片主要都是由小人物组成, 没有主要的男女主, 没有着力去刻画某一个英雄形象,而是着力去描写众多的小人物。处于战争里的每个小人物都有不同诉求,有一心就想要逃跑的老算盘;有舍身为国的谢晋元;羊拐、上官志标以及众多用自己血肉身躯炸毁日军的勇士;有像端午、老铁等从原本想要逃离, 但在经历了战斗看到国兵舍身为国坚守四行仓库后彻底清醒,激发血性开始投身战争的人物;有像老葫芦等虽然镜头很少,甚至可能只有远景,但却在整部电影中有着很大的作用的一些人物,他们激发了南岸人民的抗日精神,以及一些散兵的血性; 还有白马,与当时环境相比,当白马出现时,它是纯洁的象征; 当小湖北想象端午成为赵子龙骑着白马驰骋沙场时,象征着在他心中哥哥能像赵子龙救下刘禅一样可以救他;在战争结束后,白马从废墟中跑出,这时的白马成为一种精神上的象征,与纷乱残留的战场形成强烈对比,表达出对和平的期盼以及对光明的渴望。
处于南岸的小人物是北岸战争里的“观众”,有些人物看似一笔带过,但其实都是被管虎导演精心设计、打磨的一些微小角色。比如一直站在窗边观看战争的大学教授,他代表的是报国无门的知识分子,在募捐时他将自己媳妇的项链抛向了募捐队伍,在最后北岸军队撤离时,他的爱国情怀展露无遗,他从容拿起猎枪指向日本军队; 比如教授的太太, 她代表的是大部分的普通妇女,虽然很脆弱且随波逐流,但又不失勇气,她和大部分的上海人一样不关心时局走势,她虽然嘴上小家子气,但也没有过多责怪教授将自己的金项链就这么捐出去; 比如赌场老板蓉姐和小刀等除了知识精英之外,一批最有情有义的市井百姓, 从抱着“看戏”的心态看对岸,随着战争进一步恶化他们变成了参与者;有送旗的杨慧敏、活动家何香凝等小人物;还有另一个小人物是租界的混血妓女,影片中散兵们对上海的第一印象,就是站在仓库窗口, 看到妓女在窗前歌唱。她代表的是租界中安逸繁华的生活,妓女在影片中的镜头并不多,但因为她说“我的父亲是中国人”让一些国人都自愧不如,在本部影片中南岸的每个小人物都有不一样的作用,有些一闪而过的角色也有更高深的用意,如在灰暗的街道上,画面中跑过一个欢笑的红衣女孩,她和周围的国人格格不入但却是一种美好的意象;本部影片中的这些女性角色形象,象征着勇敢无畏。本部电影中的众多小人物,虽然有很少的画面但他们却是本部影片中最不可或缺的人物,他们让电影的情节更加饱满充沛,极大地丰富了影片的情感表达,增加了历史的厚重。
“一部作品通常可以从创作者和观众两个视点去探讨。从作者层面来讲, 作品的艺术表达往往是情感宣泄、教人、悦人、正风、感人、和政、载道······而从观众角度来讲, 作品是传达整个创作过程的价值输出与接受者美感反应的媒介。但无论从创作者意向或者观众角度来解读一部完成的作品,都强调一个作品有许多层次的意义[3]。”本部电影没有男女主角, 所有的小角色都是主角。这些小人物都有不同的特点,它展现了每个人物都有独属于自己的人物性格,但是每个人物与人物之间都是有不同程度的关联,这些小人物在导演管虎的刻画下使自己的行为合理化, 博取了更多观众的注意力。该片既描绘了投身战争中不惧生死的人,也刻画了怕死畏战的人,旨在展现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唤醒国人的抗日决心。
环境对于情境建构中的作用包括3 个方面: 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 它们为人物关系的形成、事件的发展,提供了具体场面和独特场景[4]。电影场景不仅是指拍戏的场地或演员表演的背景。电影场景的涵义是指经过特定的光影、场面调度、构图甚至包括声音等综合元素共同完成所呈现的电影画面。电影场景不仅是提供演员表演和戏剧展开的背景,也不仅仅是为演员活动提供动作的支点和带来丰富的场面调度,电影场景生而俱来的逼真性是融入戏剧冲突和人物命运内部的,它是剧情赖以展开的构架和影片整体结构的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特定涵义并直接带有特定时期强烈的符号而成为演员之外的“角色”,它有着很强的指向、寓意、情绪延伸等功能。而这种功能往往直接作用于影片主题或创作者的主观风格。
本片对两岸建筑进行1:1 的实景搭建,在场景道具上还原了实景,确保画面真实感的同时凸显美学价值,让观众代入感更强。为了再现当年的“战争现场”,剧组在苏州的华谊兄弟电影世界拍摄基地设计搭建了占地200 亩的场景,其中不仅人工开凿出一条新的苏州河, 还对两岸建筑进行实景搭建。还原出一河两岸“地狱”般的战场与“天堂”般的租界。影片北岸是硝烟弥漫、炮火四起的真实战场, 而南岸则是灯火通明、安逸祥和的租界。通过南北两岸环境的对比, 突出了南岸租界的繁华、北岸战争的残酷,给观众很强的带入感。
合理的灯光使用会增加影像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在电影拍摄中灯光不只是为了照明使画面产生明暗关系,更多时候灯光则带有特定的寓意,它不但会影响画面构图,也能引导观众去注意某些物体或动作——通过灯光运动给我们一种视觉导向,像电影《小兵张嘎》中鬼子炮楼中探照灯的使用,或泄露一个重要的举动;而阴影则能掩饰某些细节和制造悬疑。
艺术作品在欣赏过程中的“沉浸”,指的是一种审美体验,这种审美的体验是接受主体在欣赏艺术作品创造的虚拟时空的过程,难以分辨现实世界和所处虚拟世界之间的一种心理效应[5]。为了呈现出好的视觉效果, 确保画面真实感, 同时凸显美学价值,本部影片在拍摄时期架设多台灯光来配合不同的镜头,整部电影运用了多个照明弹来展现四行仓库的照明效果。其中大量镜头用了对比光,比如:在开场时四行仓库的灯光是明亮的,当散兵刚到达四行仓库时,周围昏暗的背景与有一束照明灯跟随散兵走进四行仓库相照应,日本作家下牧建春说过:“在从视觉感受上, 长长的光束和人物连接在一起,所以该光线来自的方位可以造成视觉的延伸轨迹和观众心理上的猜测[6]。”在战争时的灯光是阴暗的,在四行仓库中灯光挂在更高一层的天花板上,光线透过窟窿打到正在战争的楼层,烘托出战争的残酷,营造了“黑夜”和“光明”的象征意味。当第一次老算盘误打误撞进入马棚时,此时自上而下的灯光打在白马身上, 将白马衬托出飘逸的气质。白马在四行仓库中是一种圣洁的存在,与仓库内压抑的氛围形成强烈对比。在租界时的灯光是明亮的, 象征着租界的繁荣与自由。一明一暗的对比, 在观众心里产生强烈的对比, 也是安逸与残酷的对比。这些对比光线让电影原本沉重的战争氛围加重了一层,让观众更能清晰地感受到当时的压抑。
不同的色彩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一般而言,冷色(绿、蓝、淡紫)象征着平静、安宁、疏远、凝重等,在影像上较含蓄。而暖色(红、橙、黄)则代表了刺激、侵略、暴力等, 在视觉效果上表现的十分张扬。
本部电影的色彩基本处于冷色调,与战争时暗黄的硝烟,产生强烈的色差,真实地展现了当时厚重历史的凝重氛围,使得观众仿佛置身于苏州河对岸,与南岸同胞共同观看了这场用生命在坚守四行仓库的战争。坐在银幕前的我们只能看着战士一个个倒下, 由衷的对坚守四行仓库的士兵感到敬畏。本部影片里所有的战争场面都加了层青色,和杀戮时的血红形成了对比,表现出当时环境的恶劣,战争带来的恐惧感油然而生。
声音在不同时间段开始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声音比画面先出现如妓女的歌声引导着散兵,使得散兵将目光聚集在南岸,使得北岸的平稳安逸与南岸的忙碌形成强烈的对比; 有的声音烘托了当时的氛围,一般都使用连贯的,在某种程度上自成体系的一段音乐把一系列的形象全部连接在一起,并突出体现事件进展的节奏[7]。如白马奔跑时声音变得快而急, 当马停下时声音变得缓而慢。同样本部电影运用了《上海陷落》《第一日》《白马》《夜袭》等多个音乐,它们将南北两岸战争与租界的关系联系的更紧密。当南岸的战争让北岸的人民激起了抗日的激情,北岸戏台班子的戏从《走麦城》换成了《挑滑车》,并且在最后一夜撤退时,班主亲自上阵为北岸的将士击鼓助攻。《走麦城》和《挑滑车》这两段京剧是影视作品中最常用来营造氛围的京剧。从感知心理学来看,观众与电影之间的本质联系是穿越了视觉、听觉以及认知上的时空感知而完成对故事整体的体验,让观众清晰地感受到南岸人民的变化。
本部影片用了推、拉、摇、移等手法并且用了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手法。
在讲诉战斗短暂休息时, 多次从低往下拍摄谢晋元与散兵对话, 从而让观众知道, 这个人物是指挥四行仓库守卫战中的最高指挥官,而散兵在与谢晋元对话时镜头大多是由高角度往下拍摄,而这些小人物亦是本部影片中的重要人物。大卫·波德维尔[8]说过:“从人们容易相信,由低角度往上拍的镜头,会令表面中的人物很有权威;或者由高角度往下拍,就是显示小人物或失败者。”本影片更多是用近景,特写与大特写,更清晰地让观众认识到人物在影片中的地位以及人物的各种情绪,如端午刚到上海从四行仓库看向河对面的妓女唱歌时,展现出散兵渴望能够得到自由。
“在战争时,本部影片大部分用的是远景、中景与近景,极少部分用特写,运动是最吸引人的视觉元素。通常情况下动物对静止的物体不会产生兴趣,但一旦物体运动起来,动物的目光就会瞬间被运动物体吸引过去[9]。”因此用了“跟” 的手法, 展现了四行仓库战争的庞大,以及速度之快,让观众在屏幕的另一头和南岸上海租界中的人一样,直观地感受了这场战争的实况。影片在交代租界时则大部分运用远景、近景、特写,其一是为了展现租界的安逸生活: 有的上海妇女聚在一起打麻将;有的在关注北岸的战事则围在河边观战;其二是为了展现南岸人民表情及心理变化,从原本事不关己看热闹的心态,变成了人人都是参与者,为北岸的战士担心的心态;其三是为了展现南岸各阶层人物的反应,如站在自家阳台上观战的大学教授,又如与各个国家的人接触的西方记者。
“剪辑首先要考虑时空的连贯,镜头在没有被剪辑的时候,镜头表现的是一段在时空上和现实完全等同的场景和画面,合理的剪辑完成了电影时空上的自由。心理上的连续感觉鼓励着我们完成一个看电影的行为。不论是连贯剪辑还是平行剪辑, 首先要建立起心理上连续的感觉和故事逻辑思维顺畅的感觉,这种连续的感觉既可以体现在时空的连续上,也可以体现在我们的心理感受上[10]。”
本片巧妙运用平行蒙太奇的表现手法,在描写国军坚守四行仓库战争时,不仅描写了战争的进程,同一时间也刻画了租界里人们的生活变化,通过南北两岸的对比,让观众更清晰地感受到租界各阶层态度的转变,北岸国军的爱国精神以及因为他们让南岸的同胞激起的反抗。如第1 天,当国军在战争时,相对应的是租界内国人没有任何的反应,只有极少数人真正关注战局。第2 天,当国人看到北岸的士兵,拼命保护四行仓库,不惜牺牲自己,相对应的是南岸的国人看到后激发了他们的血性,当晚上军队休息时,南岸正在筹集食物等物资,并将其带到北岸。第3 天,在四行仓库的顶楼升国旗,相对应的是南岸的国人纷纷脱下帽子, 看向北岸。当日军扫射到北岸时他们相较于第1 天并没有头也不回地离开,而是换一个地方关注着对面的局势。第4 天,当国军撤离时,相对应南岸的国人纷纷向前伸出他们的双手想要拉到撤离的士兵。正是平行蒙太奇的使用将南北两岸在战争中实时相联系。北岸的士兵拼劲全力保卫四行仓库,南岸国人只能看着他们战斗。影片还使用了叠加等手法,如当小湖北看向正在演赵子龙的北岸戏台子时,他想到的是自己的哥哥像赵子龙一般救他。这一转接揭示了小湖北眼里的希望,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
经历抗日战争锤炼的中国人民,更加坚定了对民族独立、自由、解放的追求。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1]
电影创作是一个生物社会学过程, 它依赖于人类的感知记性,也依赖于电影语言的规范。电影《八佰》是一部中华民族伤痛的记忆,它立足于传统爱国精神的表达,影片通过影像的叙事空间、象征性语式、镜头、剪接等多种手法综合运用,再现当年战争场景, 再续爱国情怀。战争影片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电影《八佰》依靠具有东方意境的战争场面,从容地以全新的视觉体验,使用现代性角度去展现战争,影片不同于《拯救大兵瑞恩》《敦刻尔克》《血战钢锯岭》等,很少有敌我同框厮杀镜头,更多从人数、装备、物资、主动和被动等方面营造敌我力量悬殊对比。借助电影去构建彰显正向价值、主流话语的传播机制,具备了充分文化动能与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