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慧敏
(山东国电能源销售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新时期背景下,大部分国有企业都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建立了内控制度,为企业基本业务内部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仍有部分企业没有给予内部控制相应的重视,对内部控制的意义存在诸多误解。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就要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促进组织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趋势发展。
国有企业强化内控管理力度,对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有积极影响。具体来说,企业构建科学、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能够充分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进行合理分析,可以为企业重大决策提供准确依据,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应对外界风险。另外,内控制度可以将企业职责转移到个人身上,通过个人负责制,能够充分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有利于企业尽快实现经营管理目标。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与日俱增。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国内经济市场需求,还要遵循国外市场相关要求。也就是说,只有更好的顺应国外资本市场,才能够为国有企业向国际化趋势发展奠定基础,为提高国有企业在国际竞争环境中的地位提供保障。例如SOX法案明确强调,在美国上市的企业需要做好相应的披露工作,要求企业具备健全、完善的内控制度。因此,需要结合资本市场监管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内控制度,保证管理体系的先进性和规范性,为国有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做充足准备。
现行法律体系中不乏关于企业内控管理相关规范,如《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会计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均明确强调了内部控制的意义和目标,即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同时提高会计部门发布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与此同时,相关法律法规除了强调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外,还为内控管理制度建立了指导性规范,明确了制度实施原则和具体需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不仅是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对经营活动全方位的控制,使其合乎相关法律规范的重要途径。
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有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大部分国有企业都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在一定程度和一定范围内建立了内控管理制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普遍存在管理层内控意识薄弱这一问题,导致企业内控制度执行不到位,没有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管理的作用和功能。国有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承担的社会责任更加艰巨,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而言有积极作用。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就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要途径。然而,由于部分国有企业管理层内控意识不足,风险意识较低,思想固化,没有充分认识到内控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导致管理层无法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即使有部分管理层发放了内控相关书面文件,但是因缺乏长效性和持续性,使得后续执行不到位,最终使得企业内控制度形式化,严重降低了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监督工作是国有企业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工作水平直接影响内控管理整体效果。具体来说,企业内控监督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主要指政府以及社会监督,而内部监督则是指企业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监督。只有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形成合力,才能够保证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有序进行。但结合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实际情况来看,受诸多因素影响,严重降低了企业监督水平。具体体现在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专业能力有限、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无法及时发现企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导致审查力度和监督力度不足。另外,国有企业缺乏健全、完善的监督机制,导致内控管理工作分工不明,管理人员越权管理的现象时有发生。
经济市场变化趋势日新月异,为国有企业经营发展带来诸多风险,如财务风险、决策风险、人员调配风险等。想要从根源上降低风险发生率,促进企业健康运作,就要企业强化内部控制管理水平,提高风险识别能力和防范能力。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国有企业,仍然存在风险评估机制与预警机制不完善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内控工作的顺利实施。而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员工长期在安逸环境下工作,影响了企业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自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经历了一系列并购重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风险隐患,为内部控制管理提出更高要求,如果管理层缺乏风险防范意识,一味沿用传统风险评估方法,只重视经济活动事后风险评估,没有及时跟进活动开展情况,不仅导致内控效果大打折扣,还会为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企业管理层作为内部控制工作实施的执行者和引导者,其专业能力、经营理念、思想意识不仅关系到的企业发展状况,还能够影响员工对企业以及自身工作的认识水平。因此,提高企业管理层内控意识,使其认识到内控制度建立的必要性,是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首要任务。具体来说,只有企业管理层提高内控管理意识,才能够充分发挥带头模范作用,从而引导企业员工自觉遵循内控制度,以此来增强员工内控意识,保证内控制度得到贯彻和落实。而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宣传教育力度,使管理层从思想上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还应强化员工积极参与水平,通过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大量引进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并做好系统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综合素养,从而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奠定良好的基础。
首先,企业需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建立信息系统是企业构建良好内控环境的重要途径,系统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内控监督管理效果。简单来说,良好的信息沟通系统,有利于提高企业相关信息传播速度和效率,保证企业及时掌握组织运营实际情况,使组织中的所有人清楚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另外,上文提到,企业内控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从内部监督角度分析,信息系统需要具备向上、向下以及横向沟通能力;从外部监督角度分析,信息系统应具备外界信息沟通、传递能力,只有保证信息通畅,才能够从根源上降低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经营成本增加问题。其次,国有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并配备专业人才。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构建完善的审计制度,保证审计人员在执行相关工作时能够做到有据科技。为提高监督管理水平,还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从而全面提高国有企业市场竞争水平。最后,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并明确划分监督管理工作内容,保证所有管理人员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和义务,避免出现越权管理、玩忽职守等不良现象。只有充分满足以上需求,才能够全面提高国有企业内控监督水平,为促进国有企业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虽然经营管理目标都是为了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但国有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职责更加艰巨。如果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风险隐患,不仅会为企业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还会直接降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结合国有企业运营管理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经济活动较多、类型复杂、投资较大、周期较长,所以不可避免存在风险隐患,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将会直接阻碍活动有序展开,同时为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而国有企业想要提高自身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就要构建科学的风险管控机制。具体来说,国有企业需要结合发展现状,制定风险预警指标,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全过程监督企业资金周转、分配以及使用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并第一时间采取措施解决。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还应结合以往的经营管理经验,分析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并提前制定防范方案,避免风险发生时企业手足无措,做出错误决策,从而加剧企业损失。另外,企业也可以采用购买保险,或第三方签订合同等方式,将风险隐患转移到其他领域,尽可能降低企业损失。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全面了解经济市场发展情况,针对重大市场风险提前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合理运用金融工具或金融衍生产品,尽可能将国有企业面临的风险隐患降到最低。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具有经济活动多、资金投入大、活动周期长等多种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资金分配、收入支出的管理难度。为了促进企业平稳运作,需要国有企业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结合现阶段企业内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解决。本文从提高企业管理层内控意识、强化企业内控监督水平以及构建科学的风险管控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企业内控改进建议,旨在为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