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7)
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 年6 月,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高校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力量,在课堂教学及师生的互动中,处于主导性地位,影响着大学生行为倾向和思想素质。新时代背景下的课程思政建设,亟须高校教师拥有作为一名课程思政教师所需要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做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相统一,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发挥课堂教学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从而实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新时代教育目标。
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的教师。在高校课程思政的现实构建上,高校教师对于破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孤岛”现象,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负有重大的责任和崇高的使命。高校教师尽职、尽力、尽心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自觉担好育人责任的坚实之道、讲好育人课程的必要之举、育好时代新人的根本之策。
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2]。这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任务。高校教师作为教育者,在课程思政的功效发挥上,具有厚重的自我责任、自我要求和自我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进入新时代,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需要高校课程思政教师发挥关键作用。高校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者,对党的理论、政策、方针的宣传者,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指导者,肩负着讲好课程思政的直接责任,在办好课程思政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高校教师这一职业性质赋予了其所具有的教书育人使命,对高校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有所针对性的要求。教师的育人责任是教师在其职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责任,也是高校教师作为人民教师的重要体现。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能有效解决当前教育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使高校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品德修养进行有针对性、有计划、有目的的引导,自觉承担育人责任和育人使命。
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3]。课程思政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专业知识有效内化于大学生的知识体系之中,也要求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探索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整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与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课程思政要想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从根本上来讲要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把专业知识讲清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讲透彻,把课程思政这一育人课程落地落实。课程思政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构成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作为一门育人课程,其关乎的不仅是培养接班人的问题,更影响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稳定繁荣。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师讲好课程思政这一育人课程,充分发挥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德育体系的新变化,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目标,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高校始终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教育部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这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作用。课堂教学是使大学生增长广阔的知识,塑造健全的人格,掌握谋生的技能的重要方式。高校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其育人意识、育人能力和育人担当,对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影响着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课程思政的核心任务是培养时代新人,这既是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的目标,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所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全课程、全教师育人体系,改变以往重智育、轻德育的局面,有利于真正将德育落到实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理念,培育好时代新人。
高校教师肩负着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责任和使命,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意味着高校教师要根据教材、课程性质、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有的放矢地参与课程思政建设。这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内在要求,要求其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的教育方法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高校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使课程思政沿着正确的发展道路前进,有利于实现课程思政对大学生正确的引领作用。所有课程都要发挥育人功能,不仅要求教师要进行知识传递、价值引导、能力培养,更要求教师要培养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培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人。为了解决高校教师在知识传授过程中的方向性问题,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目的,需要高校教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求,高校教师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选择相应的内容,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把握内容的正确性与方向性。从当前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只讲知识不讲政治、只讲政治不讲原则或者只讲政治不讲方向,导致大学生只是片面地接受专业知识。高校教师要在教学中,将知识的学理性和政治的方向性有机融入,把握社会生活的本质和主流,始终以正确的政治导向对待知识传授,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守党和国家的政治原则、政治观点、政治方向。
课程思政要求教师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把握课堂教学这一形式,具有与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求他们具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知识。高校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具有两方面的深刻内涵。一是高校教师了解所授课程的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具有大量的与课程相关的专业知识;二是高校教师要具有支撑课程教学的专业知识,这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更侧重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挖掘课程教学过程中所能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施“课程思政”,既要强化显性思政,又要细化隐性思政(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4]。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显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综合素养课和专业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由于这三者的课程性质不同,在专业知识的储备上,对不同学科的教师要求也不同。思政课教师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认识方法,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而综合素养课教师需要更多的课程知识,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了解,对国史、党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史的了解,在通识教育中根植学生的理想信念,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课教师要具有和课程教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根据不同学科的优势和特点,研究不同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找出不同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课程思政作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抓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注重教育方法的改革创新。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对教育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首先,在教学模式上,要实现学生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教师的主导性地位。高校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大学生,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尊重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发展目标,促进大学生知识接受的最大化和行为养成的可塑性。其次,在教学体系上,要综合利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科学设计教学体系,不断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课程思政并不是单单指课内教学,而是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统一,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要利用好课堂教学,也要利用好实践类课程。在课堂教学中,要创新课堂教学的模式,把握5G 时代所带来的信息技术的变革,推动课程思政教学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在实践类课堂中,正确理解并区分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社会实践类课程,了解它们不同的特点及课程性质,从而实现不同的教育目标。最后,在教学过程上,根据所承担的课程教学所涉及专业的不同,依据教学目标、课程性质,从不同课程所涉及的领域、行业、文化、历史的不同,增强课程的知识性,尤其是要增强理科类、工科类和医学类等专业课程的人文性,把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于课堂之中。
优良的道德品质是高校教师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能力素养,其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教师道德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其在教学过程中有着更高的育人觉悟和育人担当,负责任地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教师不仅要对大学生进行传道授业解惑,也要在行为上作为大学生的表率,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5]。教师的道德品质包括热爱学生、自尊自强、敬业奉献、开拓创新等内容,影响着教师的言行,而教师的言行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部分高校教师不注重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只教书不育人,只科研不育人,这是课程思政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的楷模,要以高尚的个人品德塑造学生灵魂,以好学的个人追求焕发学生的求知欲,做到爱教、乐教、善教。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教师主动提升自我的品德修养和个人品格,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的相关要求铭记于心,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做到以教师的个人魅力吸引、感染人,用规范的言行举止影响大学生。
新时代,高校教师被赋予了新使命和要求,为了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高校教师要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主动激发属于教师本职工作的育人担当。高校教师要坚持理论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在知识讲解的过程中,有效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回应现实问题和学生的现实需求;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具有育人责任和育人意识;以专业素养的提高和优化来实现价值引导,以此达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
高校教师是对大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主要实践主体之一。随着新科技的不断应用,教师这一主体性的自我学习能力面临着较大的冲击,碎片化、信息化的知识呈现方式对传统的知识学习造成了较大的干扰,为高校教师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依旧坚守本真、本性、本心提出了新要求。高校教师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以学识的丰富推进课程教学,以技能的强化增长教学技能。高校教师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这种理论学习包括两个内容:专业性知识的学习和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要增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任课教师提升专业理论水平。从课程思政建设的角度来看,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为了高校教师能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依托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结合专业特点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素质。教师只有具备鲜明的政治立场,才能全程、全方位育人,培养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有为新青年[6]。高校教师要占领意识形态领域的高地,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心入脑。健全教师岗前、岗后培训机制,依托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学习,进行法律职业伦理、工程伦理和医学人文教育等专题培训。
教师在知识传授时,以问题为有效切入点,能把育人有机融合于专业课教学之中,注重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整体把握和了解,有利于把专业知识讲清楚,把做人做事的道理讲透彻。当前,大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可度不高,主动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从高校教师这一层面来看,归根到底,是因为高校教师所进行的课堂教学没有关心现实问题,没有回应和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现实诉求,导致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够。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7]。高校教师要回应社会的热点问题,并将自身对社会问题的所思所悟有效地融入专业教学之中,通过对热点问题的解读,分析社会热点产生的根源,了解其未来发展现状,最终回归到对学生的主体性觉悟的启发,使他们对热点问题形成全面了解,从而具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实现对自我价值观的塑造与改变。“课程思政”中教师不仅要系统而科学地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建立知识与人、与生活多向度的交融关系[6]。高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规律,明确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主动回应学生所关注的与他们的切身利益有关的问题,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为切入点,在讲授专业课时,根据专业分类和课程设置,明白大学生所学专业所需的技能、情操和知识,使学生成为课程思政的主动参与者,将思政作为“盐”有机融入知识传授中,培养对所学专业认可度高、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大学生。
当前,高校实施了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新一轮教学改革,其教学改革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水平及育人意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不懂思政”“不会思政”“不主动讲思政”,无法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不能正确处理“德”与“知”之间的辩证关系,这导致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张皮”的现象。立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进课程思政,要提高课程思政教师对自我育人责任的认识和自主育人意识的唤醒。教师要将育人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把育人意识贯穿到教书、管理、服务之中,明确其所承担的不仅是某一门课程专业知识的教学,更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8]。实施教师育人意识提升计划,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形成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主,其他学院课程思政建设的联合纽带功能,突出思政课教师的引领作用,与专业课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方面的合作,调动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主动性,从制度上落实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安排,使教师认识到其所拥有的育人使命,自觉转化为育人行动。除此之外,将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纳入教师的评价体系之中,健全绩效管理考核机制,设立课程思政教师专项改革计划,从而对教师产生良好的激励作用,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研究中,认真钻研如何在课堂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一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教师教育者所必须拥有的核心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德性、价值观等综合运用于教师教育复杂情境中所表现出的综合性品质即专业素养[9]。价值引导能力是课程思政教师的一个重要能力。教师专业素养的质量影响着对大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质量。大学生是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的教育对象,其素质的提升有其内在的发展机制,具有鲜明的感染性。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以其专业素养的提升,来提高大学生的内在素质,达到精准“滴灌”。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10]的好老师要求,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需要以专业素养的提升,来实现对大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课程思政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着重点是提升育德能力,育德能力的提升不仅要靠教师自身的学习,更在于课程思政的体制机制的保障。一是要通过常态化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开展典型经验分享、现场观摩交流、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建立课程思政集体备课制度,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二是要构建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联动机制,形成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教务处牵头,院系落实推进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格局,以机制体制的落实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学校要加强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投入力度,成立课程思政建设领导小组,支持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院系要发挥主导作用,结合院系特点和专业课程,组织教师有序开展课程思政。
综上所述,高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时代发展的使然,是解决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现象的重要举措。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备道德品质、专业素养、教育方法和专业知识这一系列综合素质。随着课程思政的进一步深入推进,高校教师面临着较多的实施困境,制约着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教师必须从自身的知识储备、育人能力、育人意识、价值引导做起,把价值塑造融于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