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溪 段 超
(1.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0241;(2.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40)
2020年8月15日至9月6日,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系列专题论坛暨2020年首期线上高级研修班通过腾讯会议、哔哩哔哩网络平台成功举办。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研究界专家学者陈众议研究员、王宁教授、刘建军教授、查明建教授、何成洲教授、程巍教授、陈跃红教授及作家李洱分别担任八场讲座主讲嘉宾。本次论坛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编辑部和上海交通大学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协办。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顾锋、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常务副院长常辉教授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会长彭青龙教授做了主旨演讲。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二百多名学者通过腾讯会议平台参会,哔哩哔哩网络平台讲座直播关注人数约10万人,《中国社科报》等20多家媒体报道了此次盛会。
举办以“中外文化互鉴、科技人文融合”为主题的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专题论坛是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及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研究对象在不断扩展,一方面预示着学科发展大有可为,另一方面也对学科设置和研究边界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结合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对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的研究方法和前进方向进行复盘,及时地推陈出新,对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这不仅意味着要在学术研究和对外沟通中积极践行以母体文化作为创新主体的理念,在国际学界占据学术制高点,更要将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的理念贯穿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科的未来发展培养一支生力军。坚持问题意识导向,融通科技、人文理念思维,在学科内部研究方向之间和科技与人文之间达成平衡,这决定着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未来的前进方向。本次论坛紧扣会议主题,围绕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人才培养和研究方法等议题展开,并对新兴文学、文化现象进行评议,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圆满成功。
跨文化、跨学科的比较文学研究如何在其方法与方向创新上实现突破是本次论坛的重要议题之一。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认为,比较文学研究模式的演变极大地拓展了比较文学的学术空间,体现了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先锋性和探索精神。他对外语学科与比较文学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论述,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可融通比较文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他锚定比较文学的现实定位问题,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查明建教授历数当代国际比较文学发展路线,认为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由问题驱动发展而成的学科,其发展过程历经了种种危机。正因如此,才促使比较文学在不断讨论和解决问题中焕发生机。这些危机也因此促进了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学科意义、学术价值、人文价值和学科本体的思考。为增强比较文学“国际性自觉”,他提出研究者不能闭门自守,而应通过翻译大量国外比较文学论著,广泛借鉴比较文学发展成果,来形成中国的比较文学学科。此外,就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和外语教学之间的关系,查明建教授指出,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外语教学,可促进传统外语教学人文改革,扩大学生的人文视野,增强文化自觉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不同国家开展的比较文学研究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研究模式和发展道路,比较文学的多元化不仅有助于扩大研究疆界,也可以通过发挥本学科优势,带动本国文学甚至整个人文学科研究的进步。比较文学“源于比较”,但最终要“优于比较”“超越比较”。
查明建教授的观点得到上海交通大学欧洲古典与中世纪文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建军教授的认同。刘建军教授认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的核心在于问题意识,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比较是前提和方法,其最终目的是达到跨学科、跨文化的视域。打破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之间的壁垒,明确二者的研究对象,是实现有创新研究的前提。他认为,首先,文本比较的落脚点应在跨文化上,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达到对不同文化的深度认识和切实理解。文化的本质在于人的精神与情感的联系,文化差异缘于思维的差异。其次,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核心是跨思维研究,既要通过文学作品的细节来培养跨文化思维,也要联系当前社会人文理性与技术理性之间的差异、名实不统一现象以及与个体价值差异的现实状况来体会异同。他以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经典作品《堂吉诃德》和鲁迅的名篇《阿Q正传》论述了上述观点。刘建军教授提出,一定的生活经验积累与多学科知识储备,尤其是中国文化的知识储备,是做好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的前提。
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院长、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王宁在讲座中强调,比较文学研究必须坚守本土话语原则,同时做到兼容并蓄。他对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旅行学科进行了历史性回顾并进一步说明了中国比较文学自形成伊始就十分注重中国学者的自身立场和本土立场,以国际化和全球化为目标,也扎根中国特定语境,将一个“全球本土化”的中国比较文学形象展示给国际学界。他认为,中国的比较文学学者站在中国本土立场,在研究方法论上汲取了法国学派的影响研究和美国学派的平行研究两种基本方法的优势。因此,比较文学中国学派进一步跨越了语言、学科以及文化的界限,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具有了中西融合、兼容并蓄的开放特质。王宁教授对中国比较文学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以下课题,即全球化与文学研究,流散和海外华裔文学研究,文学人类学研究,汉语的普及和书写新的汉语文学史,比较文学和当代文化研究中的翻译转向,走向世界文学阶段的比较文学和生态批评,文学的生态环境研究和动物研究,以及后人文主义的崛起和数字人文的实践。这些来自西方的论题是如何旅行到中国,并逐步在特定的中国语境下“中国化”值得研究者的仔细考察。
中外文化关系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如何坚持中国文化主体立场,实现中外文学经典在国内外翻译、传播和接受的双向流动是本次论坛又一重要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陈众议研究员在系统地梳理了外语学科史的同时,提出了在资本和技术时代,民族文学需要和世界文学保持平衡。如何在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维度上达成默契,是我国比较文学研究界要考虑和解决的重要课题。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在交锋中产生的不仅仅是融合,也还有人为建构的壁垒。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当务之急是正确认识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打破壁垒,融通中外,做好中华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接。陈众议研究员指出,从事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必须坚持中国文化主体立场,通过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打破国学与西学之间的壁垒,将民族文学中的优秀作品重新纳入经典。他认为,从事外国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学者应肩负起中外融通的重任,既要避免对世界文学经典谱系的照单全收,也要提高自身的母体文化修养水平。当今的文化是在资本、技术与人文之间实现让渡和默契的原动力,守望本民族文化和传统是每个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陈众议研究员进一步提出了外语学科内部存在的“扁平化”“网格化”现象,指出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缺乏交流和融合将导致外语学科面临危机。对此,程巍教授表示赞同,他认为近年来英文系话语权的旁落正是外语研究者母体文化和中国意识缺乏导致失语症的反映。西方中心主义塑造的世界观会遮蔽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者体察自我位置的认知,从而落入殖民者世界模式所埋下的陷阱中。而中国大学的英文系之所以在大学文科各系中最具危机感,正是因为英文系处在西方中心主义世界体系边缘最接近中心地带这一事实。这也印证了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文学经典谱系所带来的潜在危害。增强母体意识,提高中国文化、文学修养可以使我们在借鉴、阐发西方理论时,增强研究的辨识性和更好地融入中国特色,这有助于根据研究对象创造性地修正和改造理论。
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李洱从个案研究出发,以小见大地探讨了世界文学经典的形成过程,回应了陈众议研究员以中国文化立场重塑世界文学经典谱系的呼吁。李洱指出,“在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的今天,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可能仅仅在自己孤立的文化系统之内产生,因为文化系统不仅仅属于你自己”。他还从李辰冬研究《红楼梦》的案例出发,具体分析了中国古典文学进入世界文学经典视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路径。李辰冬受丹纳的《巴尔扎克传》影响和启发,采用跨学科研究方式,用平行比较的方法对《红楼梦》艺术价值进行评判。李辰冬从美学角度分析了《红楼梦》和西方经典作品在人物塑造、作品结构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异同。这成为了从文学艺术的角度,最早使用文本分析方法的研究,因此确立了他在《红楼梦》经典研究史上的地位。李洱指出,李辰冬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表明,一部书一旦成为经典就取消了知识和异见的界限。任何一部小说都要放在世界文学范围之内进行评估,才能成为经典名著。
坚持中国文化主体立场是与会学者达成的共识之一,主讲专家普遍认为,虽然外语学科的研究对象来自国外,但“洋为中用”的原则不能丢弃。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会长彭青龙教授在主旨发言中提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在内的外语学科建设要置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大语境中,更要融通外语和中文、国内和国际,才能构建包括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在内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高质量发展。王宁教授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仅是政治和经济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中国经济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发展战略和学术战略,尤其体现在中国当代比较文学研究的“全球本土化”特色中。他认为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还是要跟国家文化定位、文化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应用科技手段,提升科技含量将是应对未来的有效举措。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对文化、文学理论、文学创作内容和形式、文学批评范式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陈众议研究员认为,打通科技与人文的界限,打破学科间壁垒是人文研究实现创新的重要手段。但是中西方在文学上仍旧没有找到合适的平衡点。学院经典批评被挤压,市场、资本和技术理性达成共谋并已经左右了经典批评的趋势。在技术和人文的博弈过程中,研究者尤其要关注无法被技术取代的文学阵地。技术与人文之间不一定是对立关系,前者可以有效拓宽跨文化、跨学科研究的边界,并提供必要的媒介和平台。科技与人文的博弈过程,其实是两者互相激荡、互进共生的过程,它们在此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早已不是仅仅植根于理性的思辨或者仅仅侧重于对自然界局部的本质、具体的技术规律的探索。
技术发展为涌现的新兴媒介在跨学科和比较艺术中的应用提供了必要前提。在新媒体技术和信息化技术越来越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背景下,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何成洲教授的跨媒介“表演性”研究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何成洲教授以比较文学与比较艺术间关系的讨论引出了“表演性”这一概念。通过对“表演性”和跨媒介的介绍,何成洲教授提出了“跨媒介的表演性”这一重要概念。“跨媒介表演性”与当前人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一种互动,给人们的认知方式和体验带来了新的变化,增加了文本密度和维度。他分别从跨媒介的混杂和指涉、媒介的转换两方面展开了讨论。针对前者,他借助中外“戏剧—小说”如《歌剧魅影》和《檀香刑》展现了这类作品中的混杂性和指涉性。对于后者,他则着重引用、分析了《霸王别姬》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通过这一个案来对巴特勒的性别操演理论表示质疑。此外,何成洲教授对“跨媒介表演性”的问题化提供的可能思考路径,除了基于历史视角观照、人文与艺术学科内的跨媒介研究外,还包括人文与科学的跨媒介研究,例如数字人文研究,这也呼应了陈跃红教授对文学与科学技术的比较研究。
陈跃红教授以“智能人文AI文学与跨学科研究”为题展做讲座。他认为,对人工智能和机器写作的研究可以给今天新的文学理论产生提供新窗口和新路径,也为比较文学研究中的文学与科学技术跨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本体论意义上的研究价值。人工智能与AI文学的发展使作者身份、写作方式以及文本模式出现了根本性变化,颠覆性地动摇了人在写作行为中一直以来不可动摇的主体地位,这一切正成为文学研究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对从事比较文学的研究者而言,这一现实将给比较文学的内涵和边界带来冲击和变化,随之而来的新文类的美学问题和社会意义也值得研究者关注。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人的主体性。他认为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主要集中在智能人文研究,包括人工智能的设施、基本算法和应用算法。由于文学研究范式发生了变化,研究者要更加深入到这个领域去研究创作主体、创作过程、创作时间性以及叙事文类等的相应差别。陈跃红教授指出,在这些方面国内外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尚未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在这一学科研究的基础上,跟国际学界同台竞争,这对于国内从事比较文学研究的学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
本次论坛首场讲座特设“嘉宾对话”环节,陈众议研究员、彭青龙教授、李瑞林教授、王卓教授与作家李洱就中国文学经典的国际、国内推广话题进行了交流互动。陈众议研究员指出,在西方国家掌握话语主导权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任重道远,中国作家担负的国家使命不是简单地跟国际潮流接轨,而是如何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学经验转化成审美对象,开展更多、更高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彭青龙教授呼吁外语学者发挥语言优势与中文学界学者合作,通过比较文学研究把更多的中国作家作品推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作家的智慧,推动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作家李洱认为文学创作是作家与其理想读者的心灵对话过程,作家在创作中要兼顾作品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作家对其作品的译介,包括译者风格、译介形式等可以持开放的态度,但要警惕影视改编中的扭曲和篡改的现象。李瑞林教授建议国内的英文学术期刊开辟知名作家专刊,把中国作家的创作思想、创作风格、创作精华以文学评论的方式向国际传播。王卓教授谈到中国文学经典的阅读推广活动时指出,针对当下很多学生不愿意阅读文学文本的现状,他期待更多的作家能参与到学生的阅读交流活动中,使文学经典重返人们的生活中心。
闭幕式上,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秘书长范劲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丁剑教授对本次论坛和研修班做了总结。范劲教授对研修班八个讲座做了简要回顾,并总结出四个特点,即加强中国文化主体意识成为共识;以问题为导向、直面现实;中国应追求自己的世界文学理想以及学科发展就必须面向未来。范劲教授呼吁广大学者应该融通外语和中文,国内和国际,构建包括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在内的外国文学语言学科,为世界文学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丁剑教授认为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本届“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系列专题论坛暨2020年首期线上高级研修班”,是继上海交通大学成功举办“贾平凹作品专题研讨会暨首届中国文学国际传播论坛”和“张炜作品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国文学国际传播上海交大论坛”之后,为了进一步推进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对接,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重要探索。本次论坛增强了广大学者的中国文化主体意识,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并进一步推动了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学科的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