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建设探讨

2021-11-30 11:16:39宋红娜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宋红娜

(哈密市十三师红山农场洪山学校,新疆 哈密 839202)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初中课程。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素养,使学生能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信息技术创建高效课堂,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作业、学校考试、信息技术考试都没有受到重视,很多学校把它当作副科,所以不太重视它信息技术课程。此外,许多老师认为信息技术课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演示和要求上学生模仿。这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不被学生认可。一些基本功扎实的学生可以倾听,而不是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理解了老师的讲解,也能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但是有些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所以他们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一些学生甚至因为听不懂自己在说什么而放弃,这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课后,我不知道老师说了什么。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信息技术是初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学习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理解字母的实践能力技术在当前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所以在信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引进新的教学方法,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是基于信息技术刺激研究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建设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方法

(一)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实行分层指导

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起点出发,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接受不同学校的教育模式,因此,每个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基础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来自城区的学生,家庭基础较好,可能接触过电脑,甚至对电脑操作十分熟悉;相比之下,乡镇学生的电脑操作能力就比较弱了,因为家里没有计算机,可能连打字都不太熟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或者把学习任务简单化,做出适当的调整,特别是对学生自己实操的部分,练习内容要区分开来。比如,在教学制作电子板报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对Word 文档的掌握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自己演示之前,简单回顾Word 的操作方法,再进行演示。讲解时,教师可以适当联系生活实际,讲解板报制作时的排版等知识,展示生活常见的排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布置课堂自主操作任务时,学生可自己选择操作内容。教师在教室内走动,融入学生,随时点拨学生制作电子板报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基础较弱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或者引导学生相互帮助、相互解析。这样便可了解他们的基础学习情况,从而展开有针对性的分层指导,又能跟学生打成一片,增进师生的友好情谊。

(二)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让学生积极融入课堂,高效进行课堂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是必不可少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课程上,教学方式革新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丢掉呆板的教学内容,把自己的教学方式变得有趣,创新教学内容,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内容吸引他们,使其感受到学习课程的趣味性,更好地达到高效课堂的标准。教师可以采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生活中的内容引入教学,让他们感受到其实与生活很接近,提高对生活感知的体验。教师在介绍信息技术发展历程时,多向学生讲述与之相关的小故事,再与现阶段的科技运用成果相接,把生活中通过新闻了解的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学习相照应,从而了解学习这一门课程的重要性,让他们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喜欢上这门课程。比如,学习Excel 软件本身就比较难,内容也比较复杂,教师可以选择载入一批学习成绩,边讲解边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看到软件的“神奇魅力”,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加强实操训练,提高学生各方面的操作能力

这门课程的笔就是键盘和鼠标,纸就是能够操作的桌面,这是它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所以,实践操作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理解了操作内容的理论知识后,教师要提供大量的操作素材,供学生操作学习和操作训练。这相当于在一节课中,学生的实操时间要占整节课的三分之二。教师需要实时进行指导,也可安排小组学习,相互促进,最后再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的讲解,加深学生的操作记忆,从而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四)积极引导,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引导、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成为学习的主人,自觉进行课程探索。比如,教师讲解完知识点后,可采取分组的形式,进行训练比拼,看哪组先完成布置的操作任务。小组成员需要相互督促和互相帮助,教师应给予他们更多发挥的空间,使其遇到疑惑时能够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提高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三、结语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信息技术的建立高效课堂是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的最高追求,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率的教室不止一种教学形式,又能体现教育价值,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体现一个先进的模型。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及时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高效的信息技术课程正在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