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英
(河北省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世纪中学,河北 廊坊 065001)
在新课改背景下,加强化学教育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化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目,在化学教学中实验内容必不可少。中学学生活泼好动、自控力不强,为了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在学习上,需要构建趣味化学实验,通过化学实验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从教学实践上来看,趣味性化学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化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中,避免传统教学法中的抽象化理解。开展趣味化学实验,要求教师能够保障化学实验内容的多样性,并且要让学生能够亲自实践化学实验,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保证中学化学教学质量。
由于学生的心智发展并不成熟,但是学生对新奇的事物非常好奇,这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切入点。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兴趣点,从而开展趣味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积极性。如在“催化剂”相关实验当中,为了能够提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笔者决定采用小组实验方法,并为学生准备好实验材料。主要内容是采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对比实验,并且让学生在实验环节中得出结论。其主要的实验内容如下:1.在试管当中加入5ml 的过氧化氢溶液,并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当中,最后木条熄灭。2.在试管当中融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试管当中,观察木条现象:复燃。这样即可得出二氧化锰能够加速过氧化氢反应速率,“催化剂”理念也就应运而生。3.待到试管当中不出现气泡时,在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观察试管现象。这时试管当中会产生氧气,学生通过多次实验,发现试管中的二氧化锰无法被消耗,从而得出“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的结论。4.在过氧化氢反应结束后,将二氧化锰进行洗涤、过滤、干燥,通过前后测重也没有质量变化,从得出结论“反应前后自身性质不变”。这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内容,但是学生在其中却获得了三个知识点,从而得出了催化剂知识的理念与核心。在开展实验当中,教师要做到心里有数,将一些不危险的实验内容交给学生完成,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实验的趣味。
开展实验教学模式可以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在化学实验中,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实验方法,精心设计趣味化实验内容,从而推动学生主动学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新课改背景下,化学教材中就会设有很多实验环节,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要求学生可以将实验内容落实到位,通过实验环节可以呈现出化学原理。结合多年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差强人意、不够完美,因此通常会对实验内容进行创新、完善,提高课堂实验的趣味性。如在“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实验中就做了以下几点改动:教材当中是让学生探究氧化铁和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为了可以分析该性质的普遍性,笔者在实验中增加了氧化铜与稀硫酸的反应实验,将传统实验进行赶紧,将铜丝用砂纸打磨,在打磨端用酒精燃烧直至变黑,并趁热放入到稀硫酸当中,这时学生会发现黑色部分消失,铜丝再次有了光泽,溶液变成了蓝色。该方法不仅节省实验时间,并且在对比上更加鲜明,不仅能够让学生认识到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性质,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度,巩固铜的化学性质,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化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化学素养,以化学眼光看待生活现象,从而加强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的联系,并用化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开展一些家庭小实验,从而巩固课堂知识,也可以起到提前预习的效果。在一次“金属活动性强弱”教学前,考虑到实验内容繁琐,笔者事先让学生在家用铁丝、铜丝与白醋进行反应,并对不同金属反应情况进行记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直接开展镁、锌、铁、铜四类金属在稀盐酸的中反应实验,之后让家庭实验和课堂实验相结合得出结论,这样即可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日常生活中对于化学现象来说可以说是随处可见,必须要让学生具备相关的观察力,从而在课程化学趣味实验过程中将其中的化学知识进行掌握。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家庭实验来进行相关的化学知识的讲解,比如石墨的除锈润滑实验,通过这些简单的家庭实验能够使学生的积极性不断增加,有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且在进行趣味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当我们的教学条件达到允许的情况下,化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亲自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这样对于学习化学知识来说,很多学生会更加仔细的进行实验,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帮助他们熟悉的掌握一些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从而促进化学学习效果的提高。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趣味性化学实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对传统化学实验进行创新,并在各个实验环节突出化学理论,达到教学目的。同时也要通过趣味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的化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