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波
(青岛信创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400)
我国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促进了建筑工程规模的扩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建筑工程设计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建筑工程质量分为安装类,功能类,设备类和装饰类四个方面,但是这些大方面又可以细化为很多细节,所以总的来说,建筑施工种类非常复杂,质量管理难度也日益变难。
(一)当前建筑行业进入现代化、机械化发展阶段,建筑工程建设中通常会使用大型的工程设备,这些设备的运行情况不仅影响着建筑工程各工序的建设质量,一些大型设备还会对现场安全造成影响,因此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效力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当前机械自动化发展迅猛,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很多机械设备是一体化、智能化的,为了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有序推进及参建团队的安全性,应积极做好建筑工程设备的采购控制,应选择符合工程建设需求的机械设备,不能一味求新、求全,否则现场控制难度更大。而且还要根据机械设备运行控制需求进行设备维护与定期检查,以防机械设备在现场失控导致工程建筑管理工作效力下降。
(二)施工人员
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中,人为因素其实是施工中质量监管中最难把握和管理的部分。在建筑施工的工地,施工人员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施工人员如果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不高,将会导致工程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因此,施工单位在挑选施工人员方面要提高重视程度,要确保其能够具备高水平的施工团队,还要重点对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安全知识、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培训,培训后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在日常施工中还要定期进行再培训和宣传教育。经多次培训考核不合格或多次违章的施工人员予以清退处理,并列入企业黑名单,禁止其进入企业其他项目。
(一)建立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
合理科学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能够使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工作事半功倍,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单位可能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为了保证这些问题都能得到合理解决,建筑企业应该设立科学的管理制度。1.建立责任制,细化各责任条例,落实到个人,从个人角度保证建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2.设立明确的奖惩制度,保证员工工作认真负责,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工程管理制度。3.聘请专业质量管理工作人员,发挥质量控制意识的重要作用,强化建筑工程管理力度,确保建筑工程建设更加规范。
(二)通过物料管理做好各组织协调
由于材料与设备都是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弱化物料影响因素的不良作用就要求管理人员做好物料管理,提升工程材料质量管理、材料运输与科学存储、材料调用与监管,才能保证建筑材料及时供应,提升材料与施工建设的结合效果,而同时还应对工程建设所用设备进行综合管控,设备如果为自购则需要做好定期维护与操作控制,而设备为租赁则需要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评估,并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以保证大型设备运行管理的效果,以防由于现场杂乱影响设备运行安全。
(三)完善管理技术制度
优化施工技术的有效措施之一是完善管理体系。为施工单位提供科学的技术参考,并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建议,为施工单位及整个施工行业创造一个高质量的管理技术环境,施工企业应积极完善管理技术体系,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知识融入系统中,确保实现管理技术体系发挥其应用价值,如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与材料管理相结合等,为管理技术的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管理者可通过分工协作,建立责任明确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现场管理水平。
(四)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及管理形式
在建筑工程各项工作开展中,首要的是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确保企业内外工作的有效协调,并能够做到使管理体系在建筑工程实际工作进行中有效发挥相应的作用,从而提高建筑施工建设水平。因当前建筑工程项目各专业工程较多要涉及不同的参与单位和团队,完善的管理体系及管理形式在这其中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相互之间在工作中有效协调配合,使责任和职能划分更清晰明确,可以很好地规避因管理体系不完善和管理形式问题引起的质量和安全隐患遗留,实现及时地进行问题的高效应对,最大限度地避免了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产生;除此之外,在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形式下,也可使施工工序得到有效管理,对每个工序中的具体工作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实现降低各种因素的不利影响,使建筑整体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不仅关系着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性及施工周期,而且决定着能否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施工管理,严格管控施工前期、中期以及竣工后期的各项工作,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