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艳
(三门峡义马市第一小学,河南 三门峡 4723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作文写作实际上包括了对学生语文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应用,它不仅帮助学生积累扎实的基础,如词汇、语句,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够体现学生的情感思想认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而小学教学中又存在教授时间长收效慢的问题,一提到作文教学,很多教师都深感头疼,因为总是感觉在作文教学中办法不多,且教学效率不高。我们很有必要一起来探究这个“头痛”症的病因及对症的良方,寻找较为有效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师生密切配合,切实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字叙写能力,使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写作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地位可想而知,它是促进学生各项能力提高的关键所在,小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没有达到正常的阶段,在学生年龄和学生的兴趣匹配程度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指导,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进行并做好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在阅读内容的指向性方面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并且要有效地提升学生写作方面的能力,使他们的文章写得更加深刻和有内涵。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紧密相关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之前,一定要将阅读教学的内容渗透在内,使阅读能够有效地深入到写作的内部,让学生能够理解写作的深刻内涵,并且令学生学习并能够借鉴他人的写作优势,汲取写作优点,并逐渐提升学生对于写作的认知程度,从根本上促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几乎没有能力注意普通事物的细节,如果你问他们某个人怎么样,他们会说非常好,但如果再问一次他有多好,具体哪儿好,孩子们是无法回答上来的。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过对这个“好人”的刻意观察,所以无法进行细节的描述。明白了这个,我们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积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方式观察人与物,发挥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充分感受人、感受物、感受声音,感受大自然。为了促使学生这样做,我们可以规定我们必须观察几个方面,并让学生观察后列表,如果学生在观察后未能观察到想要的结果,要求继续观察直至“精细”。这样,学生观察到位,自然就会有写的东西。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对于那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教师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应尽可能地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现代学生的心理跟过去有所不同,过去的学生得到教师的肯定早已心花怒放,现在的学生不但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更在乎来自同伴间的认同。因此,加强生与生之间作文的交流就是开辟学生间认同感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学生的表现欲望得到极大程度的激发。如何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我提出了新作推荐的活动,全部发在班级的橱窗里,名为《春芽》。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新作推荐的功能,我对学生布置了如下任务:(1)每月评选十佳新作。(2)半学期评选一次十佳作者。(3)让学生群策群力给十佳作者予以有褒奖意味的绰号,如踏雪无痕XXX,笑傲江湖XXX,文章骚客XXX 等,只要能够接近某学生的写作特征的都行。(4)半学期有一次写作大展示课,学生可以走动离开自己的位置,学生互看习作然后工工整整地用各色笔写上评语,签上自己的名字,就像在网页上发帖子。
如何检验阅读效果,或者如何提高写作能力,都需要在阅读后加紧训练,可以说阅读后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措施。写作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只有在学生阅读之后辅之以必要的写作训练,才能将学生阅读的效果扩大化,学生的阅读也才能真正有成效。小学生可以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仿写、缩写、扩写,学习所阅读文章的表达方式,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训练能力,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校的阅读教学引导和写作教学指引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弥足珍贵的,因为学校的系统训练既可以克制小学生懒散和不专注的不良习惯,使其专心地进行阅读训练,还能使其在教师的专题辅导下攻坚克难,这样的专题训练才是有成效的。再加上系统的阅读训练可以快速地让学生领略阅读的魅力和阅读的技巧,让阅读成为小学生每日必须坚持的日常习惯,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写作训练,才能写出好文章,同时又可以反过来促进阅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是为了自由表达和与人交流”,强调学生应该“愿意以书面形式表达”,并倡导“可以非正式地写下感情、感受、想象力”;“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然而,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太多“明确的规章制度”,如写作规则,强制命题,限制词数等,让学生的作品被动,让成千上万的人有一样的作品,没有思想的火花,没有个性。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提出“张扬习作个性,变被动为主动”,本文的主题是培养了学生的个性,使他们能够写个性化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