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2021-11-30 11:16:39叶远太
魅力中国 2021年6期

叶远太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能源局,贵州 六盘水 553537)

一、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问题

(一)责任主体单一,缺乏监督

矿山企业作为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依照法律规定,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并对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导致的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主要责任包括:1.信息责任:包括搜集信息、管理信息、上报信息;2.教育责任:安全生产培训、安全员制度;3.内部监管责任:事故预警机制、隐患定期排查、设立监管委员会等。落实矿山企业的主体责任是确保矿山安全生产的根本所在,明确企业主体责任,用意是希望矿山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能够切实承担起责任主体的义务。但是,法律法规赋予生产经营单位的义务内容广泛而繁杂,作为企业,在缺乏外部监督的情况下,很难积极自觉履行。例如将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完全交由生产经营单位,那么培训效果难以保障。在许多矿难事故报告分析中可以看出,矿工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生产作业的能力明显不足,这些都是因为矿山企业自我培训的懈怠与不负责任所致,从这方面来看许多责任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二)规制手段落后,急需改善

我国矿山安全监管方式和手段较为落后,监管机构没有独立的执法权,另外矿山监察员权威有限,所下达的指令往往难以被有效执行,尤其是在一些乡镇民采矿山,监察指令执行更加困难。目前的监察模式主要还是以矿难事故的调查与追责为主。虽然《安全生产法》修改,突破性的规定了事故行政处罚和终身行业禁入,并大幅提升罚金幅度,并且建立严重违法行为公告和通报制度。但是事故调查与追责机制,是一种事故发生后的解决机制。严格的处罚标准能够起到一定的震慑效果,使得矿工企业不敢过于忽视矿山安全生产问题,但是仅靠事故发生后的惩治并不能消除矿山企业的侥幸心理,真正治本的方式应该是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管。

二、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要点分析

(一)有效分配安全管理职责

矿山企业在开展业务项目时,应确保各个环节有明确的监管人及责任单位。管理工作的合理分配是提升项目施工安全度的重要因素。各个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要及时明确安全管理职务,工作人员则要了解自己需要负责哪些工作,明确所在部门涉及的环节有哪些。唯有清楚认知自己的职责,才能够真正提高业务进展中的安全管理有效性。对于企业监管部门而言,在开展工作时,一旦安全管理部门在项目进展环节发现问题及异常情况,便要及时检查,要严格遵循法律相关条例,不应徇私舞弊,因为一时的人情关系而隐藏真实情况。对于企业而言,为了降低生产工作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机率,企业可制定规范性条例,将监管工作落实到每个员工身上,将监管工作与员工的奖金、考核相联系。如此一来,工作人员便有了激励,从而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安全管理工作,进而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做到反省自己、监督别人。另一方面,针对职责分配的问题,企业还可构建相关信息档案,并将构建的档案以公开方式进行分享。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能够提升安全管理效率,进而将职责详细分配到每一个部门中,以期提升管理工作的公平性。

(二)举行安全生产研讨活动

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要,为了确保该项工作顺利进行,企业可针对安全生产举办一系列研讨会,以例会或是专题会的形式开展工作。定期举行安全生产活动能够引起内部人员注意,在工作中提高安全意识。同时,开设研讨会、举办系列活动也为工作人员提供了交流与商榷的机会。当工作人员发觉近期生产工作哪些环节存在异常时,便可及时提出,大家一同进行改进与完善。如此一来,企业也能够依照各个部门的相关建议进行每周的改进及完善工作。以上所谈及的互动型交流方式是统筹管理、维护安全生产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企业制定及调整安全管理方案的良好途径。

(三)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为达到安全生产这一目的,矿山企业可从以下几点着手考虑:第一,企业要在日常工作中设立培训活动,进而提高员工的安全工作意识。在开展培训工作时,企业应围绕《安全资格证书》展开培训工作,确保生产工作中的员工有足够的安全工作意识及能力。为了开设此类活动,矿山企业可定期组织安全类的培训工作,以季度为周期为员工设立培训工作,即每年四个季度中抽出2-3 天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矿山企业的规范性文件。第二,企业还可将内部文化作为基础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或是互动型活动,例如,企业可设立独特的活动月或活动日,进而组织员工参加竞赛类、知识问答类的活动,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第三,安全生产意识是由长期良好习惯所形成的,企业可为员工设立安全生产专栏并定期进行更新。同时,企业还可定期将内部安全生产管理的模范人物张贴在画报上,激发员工的安全生产动力。

(四)落实预防工作

对于矿山企业而言,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是拥有充分的安全施工保障,矿山生产工作的危险程度较高,倘若企业内部未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那么后续工程环节的安全性便无法保障。因此,企业在实际工程开始之前,便应紧密结合工程自身的属性特点以及开采周围的实际状况,进行仔细的评估和考量,然后以分析后的结构为依据,对施工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施工进行合理的预测,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便可以有效地应对施工进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而使施工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

(五)加强安全检查制度

通过分析能够发现,在矿山生产过程中曾经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实际是能够避免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在生产过程中,企业管理部门并未在项目进程中落实安全检查工作,进而便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种子。故而,为了进一步降低施工进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机率,矿山企业可对现有的安全检查制度进行完善和升级,并在日常生产工作中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进而为落实安全检查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结束语

总之,矿山企业的生产工作需要良好的安全生产管理作为支撑。唯有项目进展达到规范性安全标准,企业员工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得到保障,才能够真正提升产出效益,进而稳步地发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