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芳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濮阳 457000)
我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几千年来人们智慧的结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体现。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上,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以此来助力乡村振兴,是当下中国学者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曾多次调研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深刻地阐述了其重要性,并明确提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要向全世界讲好中国历史故事”。2021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顺应社会文化发展和国家政策要求,更系统化、规模化、精细化地保护、延续、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将其与美丽乡村融合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国家和民族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利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实现社会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河南省濮阳市有着丰富的非遗资源,目前大家的关注点是如何保护它,怎么发挥非遗资源优势去助力乡村振兴还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示范。
濮阳的文化底蕴非常厚重,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素有“中华龙乡”“帝舜故里”之称,被中国古都学会命名为“中华帝都”,是中华民族重要的起源地之一。它位于黄河下游流域,其地势平坦开阔,且四季分明水源充足,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地区。对于以农耕为主的古代社会更是理想之地,因此造就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如:杂技、戏剧、曲艺、麦秆画、木版年画、通草浮雕等。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文化遗产是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多样性的杰出载体,也是促进文明之间、历史与现代之间、城乡之间相互了解、交流与借鉴的重要元素。文化应为乡村振兴服务,乡村振兴的东风带动文化的发展,更好地起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都起源于乡村,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乡村发源地建设非遗保护中心、展示馆、传承基地、保护区,这为乡村延续历史文脉和依托非遗产业发展乡村经济起到重要作用,这诠释着一个地区的非遗保存形式。濮阳成立了濮阳市群众艺术馆、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机构,统筹濮阳地区非遗的管理、研究、宣传等工作。建设了一系列相关的展示馆、传承基地、保护中心等文化场所。濮阳县有传统戏剧文化生态保护区,东北庄村有东北庄杂技学校传习所和中原杂技博物馆,清丰县有麦秆画艺术馆、柳子戏展示馆等。这些都是濮阳地区保存历史的重要载体和方式,为濮阳地区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这些非遗基地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到这里旅游、学习,提升了当地的客流量,为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勾勒出历史文脉。
新媒体在大数据的辅助下异军突起,成为现今流行的传播媒介。在平台上热门热点消息传播及时迅速,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动一动手指就能轻松完成订单,这已经逐渐形成一种“眼球经济”,这就是宣传推广的力量。利用新媒体宣传引导群众参与非遗保护、宣传非遗文化和非遗产品,运用大数据推广给适宜人群,与流量大咖合作扩大输出,增加广大群众对非遗项目的认知度,增强社会各界对非遗项目的认识以及保护意识。近年来,濮阳以多形式、多样化开展不同节日活动等,各个县区都会在不同地点进行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宣传、表演等各类活动。如2016年的“文化遗产日”,濮阳市在市中心广场开展非遗项目展览、现场制作、表演等活动,不同类型的非遗项目及其相关的非遗传承人共聚一堂,现场展示传统织布、柳编、草编的制作过程,还有特色名吃如壮馍、黑牛肉、大麻花等各种美食,都可以品尝甚至是现场问询制作过程,吸引了一大批群众积极参与。
濮阳本地还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戏曲进校园等各类活动,通过非遗传承人表演、非遗项目展示、知识互动等形式,向中小学生宣讲非遗项目存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如濮阳市直中小学校非遗进校园活动巡回展,于2016年3月7日开始,历时2个月,学生累计参加活动有数万人,以学生为传播点,带动宣传了濮阳地区的非遗项目。如濮阳县开展“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于2016年10月21日开始,为期一个月,让戏曲表演相继走进濮阳县二中、建业国际学校等学校,使学生了解非遗项目并使之产生兴趣。
通过这类宣传活动,极大地促进了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的结合,使学生能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感受非遗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增加对非遗文化价值的认识。另外,濮阳地区还利用新媒体形式宣传非遗项目,如东北庄杂技,制作了各类小视频投放在各类视频APP上,进一步带动濮阳杂技事业的发展,使濮阳地区杂技类的非遗项目很好地得到传承及发扬。
近年来,濮阳相继举办杂技文化、戏剧文化、龙文化等多种演出活动,媒体频道进行宣传与传播,在社会上得到了强烈的反响。学术活动也在相继开展,相关的非遗著作不断出版,目前有《河南大弦戏音乐》《东北庄杂技》《濮阳市民间故事集成》《记忆龙都——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汇编》等著作,推动了非遗保护及传承的提高。
非遗项目是世代传承下来的,其生存空间环境是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封闭的文化空间,虽然有利于保持非遗项目的稳定性和传承,但也使得一些非遗项目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消费观、欣赏水平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现代媒体对非遗文化产生了冲击,电视、手机、网络、多媒体让人们不用走出家门就能接收到外界的最新消息,能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生活,这就使得传统文化的受众减少。另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导致村落的空间环境发生变化,空间大幅度减少,使许多非遗项目面临着失传消亡的危险。如濮阳独具地方特色的习俗,说书、坠子书、民间小调等传统表演形式,随着乡村社会的变迁,这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也逐渐失去了生存空间。
近年来,我国对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重视。各地政府也在积极主导,每年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整理、保护,但是这种保护并未使非遗文化真正获得活力,传承依旧困难。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定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在走访与调研中,我们发现现阶段许多针对非遗的保护是在政府主导之下的保护,政府出资组织学习、展览等,社会参与度不高。艺术家的数量在减少,年龄呈现老龄化,在传播非遗文化培养继承人上力不从心。政府出资培养的传承人,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方法措施又不够多样化,多方面原因使得本就被人知之甚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得更加势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势在必行。
目前,濮阳仅有一所本科类院校,与非遗相关的专业显得尤为匮乏,专业人才的配备、人才的引入等方面严重不足。就目前的情况,如果对濮阳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深入研究,仅靠现有的人力资源来完成濮阳的非遗保护宣传、编写资料、深入研究等工作,难免会力不从心。除此之外,还面临资金不足、大众参与不够、非遗项目保护不完善、理论准备不充分等问题,我们要直面问题,勇于担当,在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空前重视,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具有“活态性”的,传承文化的人是核心,但如今传承人断层状况突出,导致非遗项目面临失传的危机。如濮阳市华龙区的“陈氏通草浮雕画”技艺传承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通草是一种中药材,其色泽洁白如玉,有不蛀不褪色等特点。“陈氏通草浮雕画”根据通草的特性,制作出的通草浮雕画栩栩如生,自然天成,晶莹剔透,色泽丰富饱满,2015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再如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以神像题材为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地人知之甚少,关注度不够,存在失传的风险,严重影响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对这种情况,对于“陈氏通草浮雕画”“刘堤口木版年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势在必行。
非遗不仅要传承,还要推陈出新,创造性转化非遗、创新性发展非遗,找到非遗文化和现代乡村的连接点。濮阳麦秆画是源于清丰民间的手工艺术,现在麦秆画汲取剪纸、绘画、刺绣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以精湛的技艺表现人物故事、山川风景、花鸟虫鱼等意境。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成为大家欣赏和收藏的艺术品。麦秆画的热销带动了当地一大批从事麦秆画制作的手工艺人和麦秆画原材料供应商。
进一步盘活非遗资源,使其切实受益,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积极引导,鼓励多方参与,并搭建相关平台,切实调动传承人、地方、企业与社会的积极性并形成多方参与的机制,将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纳入地方发展的总体布局,融合到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建设、文化产业发展等战略中,让这个活态的文化遗产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动力。
地方乡村民众是非物质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是地方乡村非物质文化的主要承载者。然而因为各种客观因素和历史原因,这些创造者、传承者和承载者并没有有机融合在一起发挥作用,非物质文化创造者和传承者还处在自然成长阶段,在乡村经济发展中贡献较少,但他们却是民间艺术的生机,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艺术源于生活,只有民众在生活中感受到美,才能促使他们保护和传承本地区的非遗。如针对濮阳市“陈氏通草浮雕画”“濮阳刘堤口木版年画”这两个典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及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保护机制,多种方式开发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相结合,调整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结构,构建文化产业链框架,再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面积广等特点,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吸引力,提高知名度,使其走出去,让其亮起来,这样才能进一步巩固濮阳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可持续发展成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离不开人才支撑,也离不开各方的协作,将技艺课程化公式化,做成简单教程,在乡村进行专人定点培养培训,以家庭、村户为单位,作坊化家庭化,产品确定相关标准,以成品质量说话,品质为先,多劳多得,大众有参与有利可得,自然就会自觉提升。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保护与传承的同时,也相对助推了乡村发展,与乡村振兴融为一体,二者之间互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