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课本之力,助推学生发展

2021-11-30 11:16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张亢亢
青年心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编者课本课文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张亢亢

课本,又名教科书。

但我认为适当区别一下或许更好。站在学生角度,称课本,无疑。它是学生课堂学习的蓝本,是获取知识的主要载体。站在教师角度,还是称为教科书或是教材、教本,更为恰当。

对于课本,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至于教科书(课本——作者注),对他(学生)来说只不过是应当随时准备弹离的踏板而已。”可见,课本是一种凭借,是一种用具,是教师和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第一手材料,关键在于教师和学生如何使用。从学习的本质来看,这是基点。前者,自不必说;后者的拓展、延伸,“弹离”“腾飞”也都应由此始。否则,脱离课本,违背语文教学的规律;不顾课本,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理解文本,吃透课本,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然而,事实是,众多学生除了刚拿到课本时稍显几天的兴奋外,对课本并没表现出由衷的喜爱和珍视。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没有激发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没有让学生体验到课本在课堂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想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就必须引导学生与课本建立起亲密的联系,构建课本与学生之间的新型关系,使其与课本结难舍之缘。

一、开放课本

语文课本是文选式的,主要由一篇篇课文组成。这些经过编者精心挑选的课文,都是经典范文。其丰富的内涵和写法特色都会给阅读者带来启迪,成为人们喜欢的一大原因。但是,编者在选入时,自有其感受和目的。由其提供的教学参考资料,也肯定是延续着这种思想、这种意图。教师在教学中,若只是沿袭这种思想、照搬这种意图,一定会限制学生的思维,降低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事实上,一篇课文被选进课本后,就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了。这就好比出现在学生面前的一处景观,尽管大家都认为它优美,但不同的人自会有个人的理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大利短篇小说家卡尔维诺在《为什么阅读经典》中也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现实是多样的,多刺的,而且层层相叠,就像朝鲜蓟。对我们而言,在一部文学作品中,重要的是可以不断将它剥开,像是一颗永远剥不完的朝鲜蓟,在阅读中发现愈来愈多新层面。”虽然说课本所选课文并不全是文学作品,但同样蕴含着多样性的特质。至于编者的意图所指,学生可能认识到,可能认识不到,这都属自然。

为此,教师在实施教学时,要开放文本,给学生多元解读的权利,“不应该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也不应该有所谓的‘权威解读’……不能忽视甚至泯灭个性”。中国台湾语文教育家廖玉蕙教授举例说:学生在学习《王冕的少年时代》时,极其厌烦“王冕勤勉向学”的主题,于是老师另起炉灶,激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致,开启了学生活跃的思维,随之就有了“母亲的眼泪和儿子的体贴”,有了“成熟的沟通示范”,有了“接受命运却不容摆布”,有了“天下哪有学不会的事”,有了“情绪管理及挑战、创发能力”,有了“小说的虚构”,有了“文学的润泽”,有了“以数字呈现艺术之美”,甚至还有了“作者嘲讽学校教育的无聊”等话题。由于是兴趣所致,由于是“入境”所悟,由于是体验所得,因而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提高能力和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方面就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思路和模式。

二、活用课本

活用课本,全凭教师的智慧。换句话说,就是教师要善于“使用教材”。即“用全教材是广度,要广泛涉猎,以本学科内容为圆心,扩散周边,高屋建瓴;用足教材是深度,要反复揣摩编者意图,深入到底;用好教材是力度,要大刀阔斧,学会取舍,集中力量。”只要教师站在教育的本质上看待语文,做到“入境探其宝,出境识其妙”,就能化平面为立体,让课本赋予生命,为我所用。这一方面是教师课程意识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教师课程能力的彰显。

(一)灵活调整

在编者手中,课本是固定的,尤其是各单元的课文都有所属的主题和不同的类型。但对于教师来说,在执行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必要的调整。换句话说,教师要灵活使用教材。为了教学需要,不必拘泥于课本编者的先后排列,可以调整本单元课文的先后顺序,调整各单元之间的顺序,还可以打破单元之间的界限,重新进行组合。如此,不仅切合师生实际,更能给学生一种新颖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大胆取舍

课本所选课文,毋须平均用力。这是编者的意图,是语文教学的要求,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按照中国台湾初中语文课本编写的体例,我们现行的语文课本完全可以删掉一多半的课文。当然现在的课本也有着自己的优点,不必机械照抄。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可以依据教学目标的确定和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意识地对一些课文增加课时,深刻学习,对一些课文一带而过,对一些课文干脆放给学生课外学习。如此做法,需要教师的胆略,需要教师宽阔的视野和对语文学习目的准确的定位。取,要取得合理,兼顾到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育;舍,要舍得准确,不影响学生实际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拓展活动

真正的语文学习离不开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建构,在活动中提升,正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不二法门。这种活动既包括课内活动,也包括课外活动。但无论哪一种,都可结合课本进行,有意识地把学生的认识引向课本,引向课文,使其打通与课本之间的通道,并成为自己活动与生活的一部分。比如开展词语记诵比赛、名句接续比赛;比如给定课本课文词语,让学生应用说话;比如选取课本中最喜欢的一句话,畅谈感受;比如最喜欢课本中哪个人物,说出理由;比如最喜欢哪篇课文,陈述原因;比如用上每篇课文题目,写作语段;比如挑选多篇课文人物,编写故事;比如设想几位作者来到学生之间,参与他们的学习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一个班级开展,也可几位语文教师联合在全校开展。如此,课本就自然会由课内走向课外,由静态变为动态,实实在在地融入到学生的语文活动之中。

(四)融进生活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叶圣陶说:“要让学生消泯学习与生活的界限,学习就是生活,并非生活的准备。”站在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要广泛关联生活,融入生活,使课本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工具。时下,学生学习的情况是视课本为身外之物,不仅成不了助其生活丰富的因素,反而连一般的联系都建立不起来。

为此,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切实转变观念,在学科学习的基础上,上升到生活学习的高度来看待语文和语文学习。倘如此,语文教学也就有了纷繁多样的形式,也就有了凸显生活本质的做法。教师就会时时处处观照生活,把课本当作学生兴趣的出发点,当作学生想象的引发点,当作学生能力的提升点。

事实上,任何一篇课文不仅代表着作者对生活过程的体验,更显示着作者生活经验的积累。简言之,这些课文都是来源于生活之中。不是作者的凭空乱想,更不是作者的胡编乱造。因此,学习者从生活出发再现作者的生活过程,重新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是科学的,是符合“披文入情”原则的。

具体做法是,教师一方面启发学生深入课文,换位思考,多站在作者的角度理解感受。换言之,就是循着作者的思路去重新体验作者的生活历程和情感世界,把原先的间接知识,还原成直接经验。即用“假设”的方式去品味,去参悟。如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就可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体味作者少年时期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生活。如此,学生自会兴趣高昂,感受深刻。

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学习中,通过多种形式,多引导他们关联现实生活。学习语文的目的是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因此,有必要随时与学生的生活相勾连。首先,课本所选课文多是贴近学生实际的,与学生容易产生联系;其次,知识建构、能力提升,只有在学习对象与学生生活产生联系时才能实现。像上文所举《王冕的少年时代》例子那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某一点能与自身生活打通,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收获。可见,从“为我所用”原则出发学语文,是何等的重要!

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蓝本,也是一个根本。课堂上,将其拉进生活;课外,使其融入生活。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大秘诀,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效果的根本途径。

猜你喜欢
编者课本课文
《翼教丛编》编者问题考辨
背课文的小偷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