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路径

2021-11-30 11:13
关键词:斗争抗疫思政

李 鹍 鹏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领导下进行了伟大抗疫斗争并夺取了重大战略成果。习近平指出:“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1]伟大抗疫精神正是中国精神在抗疫斗争中的时代呈现,也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将伟大抗疫精神传递好、弘扬好。青年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各项事业的重要后备力量,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而转化为滋养广大高校学生茁壮成长的精神养分,既是新时期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同时,对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以及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实践路径进行理论探讨也十分必要。

一、伟大抗疫精神的丰富内涵

学界在国内防疫形势好转后便开始对抗疫精神的内涵展开阐述。有学者认为抗疫精神由使命精神、团结精神、奋斗精神、科学精神以及天下精神这五部分组成。[2](P45-46)有些学者则将之概括为为民精神、团结精神、牺牲精神、求实精神、互助精神以及协作精神。[3](P5-9)此外也有观点认为抗疫精神包含了团结一心、勇往直前的精神,无私奉献、守望相助的精神,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命运与共、共克时艰的精神。[4](P15-17)可见抗疫精神内涵十分丰富,这也使得学界对其所作之各方阐释不尽相同。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1]其论述可以视作是对伟大抗疫精神的高度概括和系统阐释,从中我们至少可以提炼出伟大抗疫精神的六大内涵。

(一)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

习近平曾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5](P225-226)抗击疫情无疑是我们的重大斗争任务,而新冠病毒具有传染性强等特点,加之中国在无成熟经验可以利用的情况下匆忙应战,使得中国的抗疫斗争极其艰难。但中国人民不畏难、不惧战,疫情爆发后全国上下很快形成共识,那就是勇敢行动起来尽一切努力与疫病作坚决斗争。正是这种斗争共识广泛存在,一场举国动员的抗疫斗争才得以迅速铺开。也正是在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激励下,全国各族人民、各条战线工作者迸发出强烈的斗争热情和澎湃的斗争力量,形成了强大的抗疫合力。事实证明中国人民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在抗疫斗争中又一次接受了挫折的洗礼并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二)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疫情爆发后习近平旋即作出重要指示,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6]各级党委政府也将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作为原则性任务,而新冠患者治疗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则确保了每位患者都不会因经济因素而失去生存机会。此外,中国政府对重启生产生活秩序始终慎之又慎,因为我们的原则是一切秩序的恢复和经济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民的生命为代价。正如习近平所言:“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用行动践行了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彰显了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

(三)举国同心的团结精神

习近平指出:“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14亿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肩并肩、心连心,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1]在抗疫斗争中,中国人民举国同心的团结精神发挥了关键作用。疫情在武汉发生后,武汉和湖北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物资源源不断运往湖北,军队系统和各省区市纷纷抽调专业医护队伍驰援湖北,这些支援有力地扭转了湖北乃至全国的抗疫形势。而回顾多次重大事件,正是这种举国同心的团结精神帮助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不断地增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间的亲密感情和团结精神正是在一次次风雨同舟中培育起来的,在这次疫情中这种感情和精神又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四)舍生忘死的担当精神

我们能够快速控制住疫情,离不开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也离不开顽强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抗疫勇士。从医护人员到警察,从社区工作者到建设医院的工人,他们都深知一线工作的危险与艰辛,但他们毅然选择勇敢地担起使命与责任,选择为更多人的生命安全付出自己的血汗乃至生命。而这样一种舍生忘死的担当精神已经超出简单的敬业精神范畴,它还内蕴着勇敢、无私等优秀品质与价值追求。也正是这种担当精神在全国、全社会的广泛存在,我们才得以在短时间内动员起一支规模庞大、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不怕流血牺牲的抗疫队伍,以至形成强大抗疫合力。正如习近平所言:“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中华民族能够经历无数灾厄仍不断发展壮大,从来都不是因为有救世主,而是因为在大灾大难前有千千万万个普通人挺身而出、慷慨前行!”[1]

(五)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中国的抗疫斗争建立在对科学的高度尊重基础之上,在疫情爆发初期中国领导层就确立了“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指导方针,[7]实践中我们将尊重科学贯穿到抗疫斗争的全方位、全过程。具体而言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尊重科技专家,在中国,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不仅得到充分尊重,更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武汉封城、改建方舱医院等重大举措都是最初由专家提出然后得到党委政府积极响应;其次,面对民众对病毒的恐惧以及各种谣言,中国政府通过防疫知识科普等手段积极引导公众理性客观看待并科学合理应对疫情;最后,中国高度重视发挥科技在抗疫中的重大作用,从揭示病毒特性到多条技术路线研制疫苗,相关科研攻关一直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六)命运与共的天下精神

疫情发生后中国便及时向国际社会通报,国际社会也向中国伸出援助之手。而当全球防疫形势恶化后中国也积极通过多边和双边机制支援全球抗疫。习近平明确表明中国支持全球携手抗疫的根本立场,指出:“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同时他还作出包括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在内的多项积极承诺。[8]疫情再次证明,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面对共同挑战,各国携手合作才是惟一破题之道。而我们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所怀揣的命运与共的天下精神,正如习近平总结的那样,我们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1]

二、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伟大抗疫精神虽是时代产物,但其内蕴的精神特质必将长久存在,并成为我们披荆斩棘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高校学生正处于成长成才关键时期,将抗疫精神带到高校传递给他们,使他们接受一次深度的思想淬炼和精神洗礼,必将对他们成长成才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而言,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一)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斗争精神

在未来的个人发展道路上以及民族复兴征途中,高校学子都难免会遇到挑战与挫折,而面对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他们必须要学会与之斗争。为此,大学生们必须在思想上和能力上做足准备,既要掌握知识技能,更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高校的责任就不仅限于在文化教育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本领,还应注重培育他们的斗争精神,使他们能够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敢于胜利。而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中,让高校学生在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的指引激励下投入学习、生活以及工作,将会极大地增强他们面对各种挫折的勇气和底气。这一群体具备强大斗争勇气和底气后,也将增强中国在未来防范和化解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挑战的底气。

(二)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

尊重和呵护生命是每个具有基本道德良知的人应尽的义务。高校学生亦是如此,他们从现在开始就应牢固树立“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并形成一种意识,即将来无论身处何地、何位,都必须将尊重生命视作自己的底线原则,做任何事、进行任何抉择都绝不能视生命如草芥,更不能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换取一己私利,面对压力也要能够坚持生命至上原则。而在中国的抗疫斗争中,那些全力以赴拯救生命的暖心故事在感动着亿万人的同时,其实也在传递一种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价值理念。将这些不惜一切代价呵护生命的感人故事以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传递给广大高校学生,引导他们认真审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将有助于他们树立生命至上的人道关怀和价值理念。

(三)有助于大学生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当前中国社会中也包括在一些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些地域、民族以及宗教的偏见,有的人喜欢给不同地域和群体打上负面标签,包括疫情初期有人将病毒贴上地域标签,这些偏见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氛围。而消除这些偏见需要人们在实践中增进对同胞的了解,并使大家意识到中华民族大家庭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尤其在大灾大难面前只有举国同心、风雨同舟才能战胜困难。因此,将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抗疫的感人故事、举国同心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地域和群体中涌现出的英雄模范的故事讲给高校学生听,将团结精神传递给他们,将有利于大学生们以更包容和积极的心态对待同胞,进而消除狭隘偏见,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积极担当的责任感

现实中有的大学生遇到困难和任务时倾向于当旁观者,总是寄希望于他人解决问题,自己坐享其成。而在抗疫斗争中涌现出许多勇于担当的模范人物,特别是青年一代展现出了强烈的担当精神。习近平指出:“在这次抗疫斗争中,青年一代的突出表现令人欣慰、令人感动……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臂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1]将抗疫英雄尤其是青年一代勇担重任的事迹以及他们展现出的舍生忘死的担当精神用以教育高校学生,将能有力地促使大学生们去审视自身肩负的使命责任,同时也有助于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五)有助于培育大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高校学生作为一个以学习科研为主要任务的群体,尤为需要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科学严谨地开展学习科研活动;其次是在疫情爆发这类关键时刻敢于发出专业声音并以专业技能去解决问题;最后是在学习、生活以及工作中能够充分尊重科学规律和专业人士。将抗疫斗争中全党、全国、全社会对科学的高度尊重以及那些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专家的先进事迹带到高校思政教学中,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待学习科研的正确态度,同时也能强化他们的专业使命感,进而引导他们以高度的科学精神以及担当精神回应国家和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期待。

(六)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疫情的大流行再次证明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全球抗疫需要各国团结协作才能最终取得成功,而处理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全球性治理议题亦是如此。高校大学生将在未来的全球合作和国际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将为疫情所明证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大国担当以及与友好国家互帮互助的案例带到课堂十分必要。这将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并为学生在未来成为具有全球视野和全球情怀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者打下思想基础。

(七)有助于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抗疫精神虽是抗疫实践的时代产物,但其也有厚植的土壤,它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当中。在这次疫情中一些国家的表现、作为以及抗疫成效与中国截然不同,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可以从不同国家所选择的道路、所信奉的理论、所建构的制度以及所尊崇的文化的差异中去寻找。中国能及时控制住疫情,离不开中国制度释放的强大治理效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思想理论,也离不开中国人民自律、团结、坚韧的优良精神品格,而这些正是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背后隐藏的深层次逻辑。因此,在思政教育中将这些逻辑分析解释好,将能极大地增强高校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底气。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抗疫精神’不仅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具体表现样态,为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提供了有效资源,更为增强‘四个自信’增加了新的现实确证。”[2](P46)

三、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新冠疫情具有扩散快、波及面广、防控力量空前等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体现了抗疫斗争的艰难,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从中深度开发思政教学资源创造了条件,使抗疫精神进高校有了更多资源和选择。具体而言,可以从三方面入手推动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发力

思政课程是思政教育主阵地,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推动伟大抗疫精神进思政课程。习近平曾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9](P378)这就要求高校尤其是思政课老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内容,当前一个时期就是要将宣讲抗疫精神和中国抗疫故事当作重要教学任务来抓,要主动将抗疫精神融入到所授课程中,自觉向学生阐释好、传递好抗疫精神。同时要加快推动抗疫精神进教材,尽管出版全国性教材短时间内不太容易实现,但各地、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需求,由教育主管部门、宣传部门、理论界等携手推出相关教材,为推动抗疫精神融入思政课程提供有力支撑,使老师授课更系统,使学生学起来更有方向感。

习近平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9](P378)为此,专业课程的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更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10](P13)讲好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不仅是思政课老师的任务,每位为人师者都应自觉践行立德树人的使命。各专业课程的老师应积极围绕抗疫精神组织课程思政,使专业课程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但实践中各学科课程思政的力度和效果都不甚理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专业课程很难找到与思政工作的契合点,这在理工科专业课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提升课程思政质量很大程度上需要在专业课程与思政工作的契合点这个关键点上寻求突破。

实际上各学科专业围绕抗疫精神展开课程思政不难找到契合点。首先几乎所有老师和学生都是疫情亲历者,这使得他们讨论疫情时有对话基础和共同话题;其次,这次抗疫斗争是全局性、综合性的,政府、医疗系统以及科研机构等各方力量都有参与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绝大部分学科都在不同程度上与抗疫斗争有直接联系,因而也就不难找到契合点。比如政治学专业教师可以结合国内外的客观事实立足于“突出国际视角,培育家国情怀”,结合抗疫斗争宣传中国制度的优越性。[11](P26)哲学专业可以就生命至上抗疫理念展开伦理学思政,即使天文物理专业也可以围绕科学精神和担当精神来展开课程思政。总之,各学科专业要积极找寻抗疫精神以及抗疫斗争中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源来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主阵地形成协同效应,使抗疫精神更好更充分地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同时也以此为契机推动课程思政迈上新台阶。

(二)将说教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有机结合

针对如何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曾指出:“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5](P331)有学者认为,虽然思政教育中说理是第一位的,但受教育者也享有思考和表达的自由,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中实施的说理与自由相统一的教育。[12](P55)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同样要做好说教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有机结合,只有经过学生思考判断,他们才能真学、真懂、真信。

在抗疫精神进校园过程中做好说教与自主思考有机结合具备基础和条件。老师和学生几乎都亲历了中国的抗疫斗争,通过老师的讲授和引导,学生可以结合疫情期间的所见所闻进行自主思考,进而将课堂上空泛抽象的教学内容与现实中的个人经历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具象化、生活化。这样学生会更感兴趣,对抗疫精神也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领悟。同时这种联系实际的思考所得出的感悟以及价值判断相比老师单方面灌输的观点而言会更有力地在学生内心打下烙印。也只有学生自己思辩过进而从内心深处认可并崇尚抗疫精神,抗疫精神入脑入心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而做好说教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有机结合,要求作为说教者的老师首先要将中国的抗疫斗争实践和伟大抗疫精神系统全面地讲解好,要讲好抗疫斗争中的感人故事和先进事迹,要深入剖析中国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背后蕴藏的深层逻辑,要阐释清楚伟大抗疫精神的核心要义和重大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设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回应学生的疑难困惑。最终在教学者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中,抗疫精神的核心要义不断明晰,“四个自信”的现实基础不断凸显,抗疫斗争和抗疫精神内蕴的真善美不断呈现。

(三)深挖教学资源,多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过往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等优秀精神的教育宣传大多在书本上和教室里进行,这是因为不可能每个地方的学生都有机会亲临历史现场或与当事人面对面交流。同时由于时代相隔久远,学生对老一辈人的精神缺乏感同身受的基础,较难产生心灵上和情感上的强烈共鸣。而当代大学生渴望有吸引力的课堂,排斥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说教,因此在思政教学中不仅要考虑课程的总体布局,还要贴近学生的真实需求。[13](P77)抗疫精神和抗疫斗争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它们是鲜活生动、触手可及的,这使得我们能够轻松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而以多种教学形式推动抗疫精神进校园。在此次全国性、全局性抗疫斗争中,全国各地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这就为思政教学创造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无论是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还是警察……他们背后都有许多故事和事迹值得深度挖掘。而医院重症监护室、社区防疫卡点等场所也是可供学生亲身感受抗疫之艰辛的现实场景。更为重要的是找寻这些人物和场景并不困难,甚至许多学校周边的医院里都能找到曾亲赴湖北的援鄂医疗队员。因此各高校需将这些资源充分挖掘利用起来,使之成为创新思政教学模式、推动抗疫精神进校园的生动教材。例如可将抗疫英雄请到校园分享抗疫经历,或是组织学生到抗疫一线穿上防护装备体验抗疫的艰辛,抑或是举办征文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抗疫故事和心得体会。而这些活动相比枯燥的课堂教学会更能吸引学生,教学效果也会更好。总之,每位抗疫英雄都保存着一段难忘记忆,每个场景都记录着一段艰难时光,每件实物背后都有一段感人故事。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利用,只要我们善于创新教学模式,抗疫精神就会在广大高校学子心中和脑中深深扎根。

猜你喜欢
斗争抗疫思政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抗疫之歌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团结抗疫
领导干部要勇于斗争
强迫症患者的孤独斗争
革命者的斗争精神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