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2021-11-30 10:39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诸文超
河北农机 2021年6期
关键词:产教职业院校校企

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诸文超

产教融合是产业需求侧与人才供给侧之间相互渗透,涉及学科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的适应、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的一体化等多层面、多结构的问题。

产教融合园是集职业教育学生的实训平台、普通中小学学生的职业体验平台、教师的企业实践平台、职业技能鉴定平台、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新兴产业工人和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培训平台等基本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1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培养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型人才”以办学宗旨,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校企合作要以服务企业、提升技能、促进就业为宗旨,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形成校企按需组合、相互支持、共同发展,实现校企双赢的发展模式,促使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对接,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为地方经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2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生源问题

家长寄予子女较高的要求,进入的企业与他们一直以来对子女的期望不对称。近年来所招的学生文化水平低、底子薄,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使得学生综合素质达不到企业要求。

2.2 管理的困难

校企合作班性质比较特殊,按照企业的标准来组织和管理学生难度较大。

2.3 迎合企业要求带来管理上的问题

为了迎合企业要求,学生用在技能学习和文化学习上的时间比较少,导致学生在毕业时综合素质达不到毕业要求。

2.4 教师的培训问题

企业的技术创新在不断发展,新技术只有通过教师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而教师的培训受到时间以及经费的制约,使得教师不能及时更新知识。

2.5 企业参与度不够

部分企业在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让产教融合停留在表面,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参与度不够,导致产教融合缺乏保障与依据。

3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原则

3.1 服务企业

为企业服务是学校的办学思想,更是产教融合的前提和基础。学校要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用人标准,并能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

3.2 校企互利

校企互利是校企合作的基础,产教融合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双赢”模式。

3.3 统一管理

校企合作是双向活动,校企双方的责任与目标必须高度统一,所以要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实施、统一评价。

3.4 校企互动

学校老师、学生要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或服务中去,为企业员工进行理论培训,企业骨干对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技能培训。

4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

4.1 改革培养模式

根据当地产业发展实际情况,为了培养适合产业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制订了两套较为有效的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两段四层”培养模式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4.2 改革教学模式

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把企业典型岗位的工作任务融入专业教学中去,让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采用项目式或任务化教学,项目或任务的选取都来自于企业生产实际。从而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吻合,学习过程和生产过程吻合。

4.3 改革教学环境

在企业实践活动中,依托企业生产环境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各方面的能力,根据学生的成长和认知规律,选取与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劳动意识、职业道德、操作和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企业生产环境即课堂教学环境,生产任务即教学任务,岗位工人即学生主体等。

4.4 开拓对口就业渠道

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社会实践活动,是毕业顶岗实习的过渡环节,能为学生快速适应毕业顶岗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校企合作的工学交替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作为“准员工”进入企业,通过准就业实习,进行实际的生产应用,了解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氛围,为今后找工作埋下伏笔。作为“准员工”的学生在工学交替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可在该企业顶岗实习,实习期满后,经企业考核合格,即可成为企业的正式员工,从而满足了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实现了学生的就业,达到“三方互惠”,使校企合作良性发展。

4.5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教师团队质量直接影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职业院校通过打造具有先进理念、能力突出、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来促进新时代的教育改革发展。要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让教师参与到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中,有效地提升教学能力、实践能力,使教师在产教融合教学体系中发挥更高的教育价值。另外,还可以组织教师参与到企业一线生产与技术创新中,既能满足企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还能更好地了解本行业的先进信息与技术,将新知识新技术传递给学生。

5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合作模式

5.1 订单式培养

学校与企业双方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实施人才的量身订制培养。订单培养的班级可以采取冠名制。

5.2 工学结合

学生在学校学习和在企业实践相互交替,边学习边工作,工学结合完成学业。

5.3 基地培养

学校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选择综合实力较强、愿意在校企合作中积极寻求合作的企业入驻产教融合园,作为师生生产实践的实训基地,使学生就业前就能了解企业文化,熟悉生产流程,提高岗位适应能力。

5.4 校企共融

学校办企业或企业办学校,使得企业和学校教育资源一体化,从而培育适应本企业和本行业其他企业岗位要求的技能人才。

5.5 师资互通

学校和企业之间开展人力资源双向流动,学校要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聘请企业的技师、高级技师担任专业技术和实践教学教师。一方面提高学校教师的实践水平,另一方面提高企业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打造高水平的一体化教师队伍。

5.6 在职培训

学校在对在校生进行正规技能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针对企业在职职工的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对象主要是企业在职职工,培训目的是提升技术技能。

6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建设措施

6.1 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学校投入机制

为保证校企合作管理正常运行和促进校企合作的实施,要建立校企合作的学校投入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的管理职能,促进校企合作高速有效发展。把校企合作与解决当地产业人才招聘难的问题结合起来,设立学校奖励资金和补助资金,有针对性地开展“定向”或“校企合作”培训。

6.2 建立校企合作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的校企合作评价标准,设立严格的评价体系,把校企合作作为评估各个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

6.3 加强对校企合作工作的领导

组建校企合作工作小组,抓细抓实校企合作工作,整体推进、突出重点。建立行业指导委员会,认真做好人才目标定位、专业调整与设置、人才需求预测、课程开发、教材建设等工作。定期开展行业指导委员会活动,行业企业专家和学校专业教师一起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管理等规章制度等,高速有效地推进校企合作项目。

6.4 合作双方签订协议,明确职责,规范双方的行为

学生到企业以后,派专人负责。企业安排专人指导管理,负责实习期间学生的住宿、就餐,支付相应劳动报酬,建议企业能够给实习的学生购买意外保险,确保学生在企业能够平安顺利地通过实习工作。

6.5 加强舆论宣传,营造尊重劳动、崇尚技能、鼓励创造的良好氛围

在进行技术技能教学的同时,也要大力开展思政教育,使其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技术技能人才在整个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让他们经常接触一些优秀的典型人物和事例,以更好地对其进行工匠精神的熏陶。动员全社会关心校企合作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通过以上举措,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确立他们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态度,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6.6 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学校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要选择综合实力较强、愿意在校企合作中积极寻求合作的企业入驻产教融合园,以作为师生生产实践的实训基地。专业骨干教师作为项目负责人,选取与专业课程对应的生产项目,指导学生到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实习,使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真正落到实处。行业企业专家定期对产教融合项目进行督查,对企业生产和师生实践的全过程进行指导,确保产教融合园的实训基地能有效地为师生的实践活动服务。

6.7 打造“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

产教融合就是要培养一批善教学、精实操的“双师型”素质教师,建设一支综合素质强的“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大大提高专业教师中“双师型”素质教师的比例。制定教师下企业政策,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参加企业的生产、培训、产品开发等活动。另外,大力引进高技能人才,如国家级、省技能大赛冠亚军,技能能手,企业里的高级技术人员,还有能工巧匠等。

产教融合模式下的人才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更能加强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另外,产教融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提升,帮助职业院校建设善教学、精实操的“双师型”素质教师团队。校企双方通过一系列共建活动,以达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目的。

猜你喜欢
产教职业院校校企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基于产教融合的服装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