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林华
(国能朗新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江苏 南京 2100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生活用水以及工业用水需求巨大,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贯彻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必由之路。水资源处理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超滤膜技术作为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以其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能耗少、降低对环境带来的破坏等优势,在环保工程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理系统,具备了较高的自动化、数字化水平,使技术应用更加灵活、可靠,这些优势都促进了超滤膜技术在水资源处理中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超滤膜是一种用于超滤过程、能够将一定大小的高分子胶体或者悬浮颗粒从溶液中进行分离的高分子半透膜。它由高分子材料制成,如醋酸纤维素类、醋酸纤维素脂类、聚乙烯类等,将这些人工滤膜制作成管状、板面状、卷状等各种组件,再将组件组合在一起进行应用[1]。在水处理过程中,待过滤的水进入超滤膜管内,以中空纤维膜作为介质、以半透膜内外纤维压力差作为驱动力,借助过滤孔径将小分子有益物质透过出水口另一端,化成为净化水。不合格的物质或者是较大的分子量不能通过的则会留在膜一边,从而达到溶液的净化、分离、与浓缩的目的。
与其他水处理技术相比,超滤膜技术具有较多优势。一方面,由于超滤膜技术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可极大地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避免了水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2]。另一方面,超滤膜技术对水中的各种微生物出水和安全性更高,使用中不用投放更多的混凝剂即可有效去除悬浊物,进一步提高了水处理效率。超滤膜能够过滤更加微小的杂质,保证了最优的水质效果。此外,超滤膜技术通过与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已搭建起完善的超滤膜技术水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的饮水系统作为一项浩大的环保工程,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在城市饮用水工程中采用超滤膜技术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供水,确保了饮用水的清洁卫生。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有28 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位居世界第4位。但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 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因此,我国水资源总量虽丰富但也是世界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同时,我国的海水资源储量丰沛,将海水处理后利用可以弥补水资源不足的问题[3]。海水淡化是一项复杂工程,采用超滤膜技术能够实现海水淡化处理,通过超滤膜技术对海水进行脱盐处理不仅耗能较低,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含油废水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水,另外,日常厨余污水中也含有各类油脂物,如浮油、油脂、混合散油以及含乳化剂油等等。在处理这类废水时,采用超滤膜技术分离节流水中的杂质操作更加简单。尤其是含有乳化剂的污水,采用传统的技术手段处理存在较大难度,而采用超滤膜技术可将乳化剂截留在超滤膜的一侧,使小分子物质通过超滤膜的孔径流入另一侧,达到乳化剂分离的目的。使用超滤膜技术处理含油废水时可将氧气注入到水中,可使小分子物质向大分子物质转化,再利用超滤膜进行截流,能够极大地提高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
超滤膜技术也可以用于更加复杂的化工废水处理。例如在造纸废水处理中,超滤膜技术可以对废水中的木浆浆液进行分离、提纯、浓缩处理后再回收利用,不仅提高了废水处理效率,也实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在工业废水中,电镀废水处理较为特殊。电镀废水不仅处理量大,而且成份复杂,含有大量的铬、镍、锌等重金属元素甚至氰化物,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极大地威胁着水资源和居民的健康安全。电镀废水基本不可能实现自然降解且再生率低,传统水处理工艺对电镀废水中的离子吸附率较低,成本和能耗都很大。超滤膜技术通过过滤废水中的各种重金属和硝酸盐,能够降低水的电导率,可以低成本、快速地处理电镀废水。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水污染问题也更加突出。超滤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水资源处理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通过探讨超滤膜技术的具体应用,能够促进开发超滤膜技术的应用潜能,使之更好地应用于更广泛的水处理领域,满足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