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生活污染综合治理模式与技术路线

2021-11-30 10:29:55代婷婷刘加强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11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污水

代婷婷,刘加强

(1.山东君成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0;2.临沂和澄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00)

在当前的农村生活污染中,主要是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人畜粪便。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而该背景下生活垃圾类型更加多样,总量逐年增加,不妥善处理将直接影响着新农村的建设。

1 农村生活污染现状

1.1 农村生活垃圾排产现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消费能力也逐年增加,目前多种日化用品已在农村普及,随之也出现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和污水,然而一些农村地区未能设置专门的处理设施。据研究发现,农村人均每天可产生0.86 kg生活垃圾,其中0.32 kg的生活垃圾被随意堆放,比如部分地区将生活垃圾排放在荒地或者河道中,由此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目前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较为复杂,主要分为有机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四大类别。在不同地区由于农村地区自然经济环境的差异,生活垃圾的组成也有所不同,不过整体上有机垃圾是生活垃圾中的主要组成,比如曲周县某村庄地处华北地区,在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有害垃圾、塑料垃圾中有机垃圾占比达56.7%。再如南京市某农村的生活垃圾当中的有机垃圾高达55%,再以浙江省某农村为例,生活中的垃圾主要为可降解垃圾,占比达到48%。整体来看,我国农村地区可回收垃圾平均占比接近6.4%。

1.2 农村生活污水排产现状

目前,灰水和黑水是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类型。具体说来,灰水主要是指洗衣用水、洗漱用水以及厨房用水;黑水主要是指冲洗水。当前农村生活污水特征主要如下:其一,水量变化大并且排放不均匀;其二,农村地区人口分布具有分散的特征,部分地区缺失排水管网,而生活污水的排放较为分散,收集难度较大,根据建设部的一项我国43个县74个村庄的调查中发现,至少9成的村庄缺乏排水渠道以及污水处理系统,由此导致生活和生产污水随意排放;其三,农村生活污水具有可视化信号的特征,在污水中很少含有有害有毒的污染物,经过近年的农村水环境调查显示,主要的污染物为大肠杆菌、重金属;其四,多数污水存在无序排放特点,处理效率较低。在不同农村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影响,生活污水排放特征也存在差异性。以江苏省农村地区为例,苏南地区人均生活用水量为每天40~50升;苏中地区人均每天用水25~30升;苏北地区人均每天用水量20~25升。而四川省某农村地区农民每天可排放70~110升的污水。整体表现为生活污水水质较好,不过波动范围较大[1]。

2 农村生活污染处理模式

我国农村地区面积较大,不过农村发展不平衡,所以需要科学选择生活污染物的处理方法。目前农村生活污染处理主要包括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分散式家庭处理模式以及就地集中处理模式,具体说来:

2.1 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

该模式就是在农村集中生活垃圾在乡镇运转生活垃圾,在县城处理生活垃圾或者在市区清运和处理垃圾,这就是全新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对于生活污水来说,主要是借助污水管网连接城镇污水处理厂,这种模式主要用于距离城镇较近的地区,要求道路畅通,污水收集管道较为完整,并且与村庄较近,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在于城镇生活污染处理系统技术不断成熟,一般需要利用大型生物处理工艺进行污水处理,尽管效果较好,但是不稳定,无需在当地建立其它的污水处理或者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并且占用的土地资源较少,也无需安排专门人员,由此降低了人力成本。不过,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存在生活垃圾运输成本较高问题,要求距离农村较近的地区建立污水排放和收集管网系统[2]。

2.2 就地集中处理模式

2.2.1 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

该处理模式就是在一个或者多个村庄附近,通过填埋、堆肥等技术建立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然后集中对收集的垃圾处理,这种模式适用于离市区较远,临近村庄并且规模较大的地区。整体来看,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处理具有初期投资少、运营管理费用低的优势,能够结合村落条件建立相关设施,并且堆肥和填埋处理工艺较为简单,不足在于堆肥和填埋过程中会导致二次污染[3]。

2.2.2 农村生活污水就地集中处理

该处理模式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大的村庄或者多个村庄相联合,通过污水收集管道,然后集中到中小型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我国使用的厌氧生物处理技术、高效藻类塘处理技术、人工湿地技术、蚯蚓生态滤池技术、土壤渗滤技术都是目前使用较多的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比如蚯蚓生态滤池技术一般在50~300户村民集中生活的区域进行污水处理,所以要求适用规模较大,布局密集,要求农村配套污水收集管网,在污水处理设施上以自然处理和生物处理为主,目前该工艺较为成熟。

2.3 分散式家庭处理模式

2.3.1 农村生活垃圾家庭处理

该处理模式以家庭为单位对生活垃圾科学分类,并且大部分有机垃圾通过分拣可以综合利用以及回收再利用,比如建筑垃圾和灰石渣土主要可以用于农村道路工程当中,剩余的垃圾可以就地填埋。整体来讲,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可用于住户分散、规模偏小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偏低的农村。由于农村人口密度小、发展水平不高,所以垃圾的组成相对简单,农民可以自行解决生活垃圾问题,前提是村民自身具有垃圾分类思想[4]。

2.3.2 农村生活污水家庭处理

该处理模式适用于单户或者多户家庭,通过家庭一体化处理装置可以利用分散型水处理设施提升水的纯度。目前日本的小型净化槽技术以及韩国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都是先进的分散型处理设施。对于黑水来说,主要是处理厨余垃圾,可以通过沼气工艺和堆肥进行资源化处理,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地形复杂、布局分散、污水不集中的农村地区。相较于大规模、集中式的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分散型处理装置建设费用较低,无需长距离架设输送管道,并且能够根据当地条件科学布局,不足之处在于效果波动较大,并且一些堆肥装置会出现二次污染。沼气技术容易受污水浓度低、温度低的影响,而不管采取哪种方式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都要侧重提升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与此同时,需要完善环卫设施与装置,对不合格的垃圾设置收集点,避免渗入土壤或者河道中继续污染。垃圾分类和回收处理需要相互结合,减少垃圾随意处理对垃圾分类效果的影响,不论采用哪种模式都必须推动农村污水排放和收集系统的完善,根据村落布局进行污水管网设计。此外,需要促进污水处理模式和垃圾处理模式的结合,以此丰富生活垃圾处理方法[5]。

3 农村生活污染处理工艺

对农村生活污染处理工艺的选择,尤其是选择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时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农村布局特征、地形地貌,还要考虑当地村民收入和经济发展水平,然后结合经济承受能力确定处理技术;其二,明确达标排放原则,也就是排放的污水必须满足排放要求,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进步将进一步加快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其三是操作便捷原则,这一原则主要考虑农村地区的环保人员专业水平偏低,所以需要选择操作便捷、运行稳定的处理工艺。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面主要是达到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可以采用焚烧填埋、堆肥、厌氧、消化等方法。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可以通过生物处理以及生态处理等形式,比如好氧生物处理以及厌氧生物处理是主要的生物处理方法,人工湿地、土地渗滤系统是常用的生态处理模式。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今后农村生活污染物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处理模式,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合理组合。与此同时,需要明确技术规范,完善法律体系,这是高质量开展农村生活污染物治理的重要保障。该方面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最终科学选择治理模式,推动乡村生态建设。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污水
处理污水
生活污水去哪儿了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今日农业(2021年20期)2021-11-26 01:23:56
NO TIME TO WASTE
汉语世界(2020年1期)2020-02-14 15:11:54
污水的自述
小读者(2019年20期)2020-01-04 02:13:58
污水罐坍塌
南方周末(2019-12-05)2019-12-05 11:17:43
垃圾处理要多少钱?
涌浪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基于PLC的潮湿垃圾处理控制系统
时代农机(2016年6期)2016-12-01 0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