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解放区妇女生产工作及其内在机制探析

2021-11-30 09:21王林梦王亚莉
关键词:妇女劳动生产

王林梦,王亚莉

(山西大学近代中国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06)

太岳革命根据地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建与发展起来的隶属于晋冀鲁豫边区的一块相对独立的战略基地。解放战争时期,它成为联络华北、西北与中原地区的纽带,是人民解放军打破国民党军队进攻、保卫延安、挺进豫陕鄂、逐鹿中原和解放山西的战略支撑点与出发地之一。为迎合统战工作需要,太岳解放区进行了全方位建设,其中妇女生产组织建设极具特色,有效激发了妇女的战勤力量。学术界对根据地妇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妇女解放运动及婚姻问题的探析,关于妇女组织机制及战勤成效的研究成果略少,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大量未刊档案资料为依据,对太岳区妇女组织机构及妇女生产工作机制进行考察。

一、太岳区妇女生产工作的动员

中共将组织妇女参加生产放在妇女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多次提出妇女工作的中心环节就是发动妇女生产,谋求经济独立,解决生活困难,逐渐摆脱依附男性的思想,获得彻底解放。1946 年三八节,中共在《中国妇女今后的任务》中指出,老解放区妇女工作重心除发动妇女群众参加“查租运动”外,更应当是加强生产,特别着重发展妇女纺织运动。[1]1947 年,中共在《迎“三八”妇女节》中再次提到动员解放区妇女群体实现参战、土改和生产运动三个任务。[2]1948年中共颁布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目前解放区农村妇女工作决定》,呼吁将动员和组织广大妇女群众积极参加生产作为妇女工作的基本环节。[3]太岳区党委积极贯彻执行中共发动妇女参加生产的号召,各县委分委要在所有干部中深入传达讨论中央颁布的农村妇女工作决定及全国妇女代表会上对当前妇女运动的方针任务决议,并对妇女工作进行详细的部署。[4]

(一)妇女工作组织的建立1945 年4 月9 日的《解放日报》指出各解放区不断涌现出女英雄与模范工作者,为广泛宣传其生产事迹并推广工作经验,需要各解放区妇女联合会的总机构来执行任务。[5]抗战胜利后,太岳区各县的妇女团体纷纷将妇女抗日救国会(简称妇救会)改称为民主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会)。如1947 年沁水县改妇救会为妇联会,在各区、村均建立妇女组织;1948 年11 月长子县组建民主妇女联合会;1949 年沁县、晋城、沁源、汾城、高平、介休、浮山等县均成立县民主妇女联合会。妇联会代替妇救会行使职责,带领广大妇女参加生产、站岗放哨、组织各种训练班、参加土地改革和整党等工作。随着形势发展,为更好地把群众运动在共同要求的基础上联系起来,还决定将妇联会与工会、农会、青会联合起来,合称工农青妇联合会,出现了民主妇女联合会与工农青妇联合会并存的局面。将工农青妇各个独立团体联合起来,更好地统一与领导,各委员会在执行联合会共同决议的同时,又各自保持着独立性,可单独开会与发布号召。较之抗战期间,这时的妇女组织更有力量,便于与其它团体协作,管理者面对具体的妇女工作问题时能够灵活处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太岳区各县建立的妇女组织有效地将各地区的妇女工作连接起来,以局部带动整体,将典型的妇女生产事迹推广到各个地区,以此激励更多妇女效仿学习,将妇女工作推向纵深方向。

太岳区的基层妇联组织分为县、区、村三级,每级配备一定数量的妇女干部。在干部配备上,要求各县先按三人,每区二人配齐,然后根据工作发展情况适当增加。县里要配一妇委书记,如没合适女干部,由县委中一人兼任。在配置妇女干部上不能要求太高,但也要胜任。配不去县妇委时,可按编制先配一般妇女干部,给以培养机会,以后再提拔为妇委。[4]1947年沁县妇联设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其任职期可连选连任,如第四、五两届妇女代表会,均选陈加义为县妇联主任。常务委员有五至七名,区、公社(乡)设有专职妇联主任一名,村社不脱产妇女主任一名。[6](P376)由于妇女受教育情况较差,各地区妇女干部配备质量达不到要求,即便人数配备齐全者,亦存在滥竽充数。鉴于此,太岳区党委积极培养和提拔妇女干部和积极分子,一是开办训练班培养干部,如“县上开训练班时,要吸收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女学员以便培养女干部”,[4]还创办各种训练班及妇女刊物。二是吸纳妇女参加各项建设工作,“先从村里做起吸收妇女参加村中各种建设工作,如村政权、合作社、互助组的工作。”[4]太岳区党委通过对妇女干部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妇女干部的质量,增加妇女干部的人数,尽管事实与要求配备的质量与人数仍有很大差距,但在战争与生产力低下、妇女受教育程度有限的社会背景下,妇女组织的干部配备意识值得肯定。

1948 年12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目前解放区农村妇女工作的决定》,指出妇女代表会议是更广泛地、更民主地联系妇女群众的有效组织形式,各地各级均应有此种组织。[7]1949 年太岳区各地试推行妇代会制度,建立与健全妇女单独组织——妇代会,认为“更能发挥妇女的力量,对妇运工作进一步的推动与发展有绝对的意义”。[8]如晋城、高平、翼城、垣曲、济源、孟县等地所辖各村都建立了妇代会,虽然存在干部配置不全、领导力差、工作不细致等缺点,但妇代会有助于推动妇女工作发展。此外,1949 年6 月太岳区党委针对太岳区妇女工作业绩情况,在生产运动中逐步建立村县妇女代表会[4],将生产工作与妇代会结合起来。通过生产工作开展,妇代会有了广泛群众基础,从而促进生产工作更好开展。妇女通过组织动员参加生产运动,在家庭与社会中的地位显著提高,反过来更加拥护妇女组织。妇女组织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壮大,又更大程度地推动妇女参加生产、参与政治、学习知识、站岗放哨等活动,领导妇女全方面的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促进了妇女解放工作。

总之,太岳区党委通过建立县—区—乡三级妇联会、妇代会、工农青妇联合会等基层妇女组织,并相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基层干部,这些都为之后的妇女生产工作奠定了基石。

(二)妇女生产工作的宣传太岳区妇女工作的宣传动员方式主要表现为开群众会议和个别宣传动员的方式。沁水县政府为了解除群众生产方面的思想顾虑,向群众宣传解释为什么要发动妇女?如何发动妇女?妇女参加什么生产?并说明参加劳动生产是经济独立解放的道路。妇女根据个人身体状况选择参加农业或家庭副业之养蚕、喂鸡、喂猪等生产,且为自愿参加。[9]太岳区党委通过宣传教育解除妇女思想疑虑,提高她们的生产觉悟和积极性。浮山县干部到各村了解生产情况,以召集青壮年妇女参加多种小型座谈会或个别宣传的方式,向妇女说明“妇女为什么要参加生产,参加生产对妇女有什么好处,拿过去妇女所处的家庭地位和现在比较,以明确妇女的劳动观念……并启发妇女思想觉悟,由不自觉劳动到自觉的劳动,教育她们学习技术、提高技术”。[10]在这样的宣传教育下,妇女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只有学习生产知识,参加劳动生产,才能提高自己的地位。

太岳区党委还向群众宣传中共中央颁行的《中国土地法大纲》等法律法规,指出过去政府规定妇女应有地财权、继承权等权利大都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很好效果。如,“晋城在发土地证时,没有单独给妇女发过,对妇女有一份可能宣传不够,致以一般寡妇再嫁时未提出带土地带财产。”[11]如果政府难以保障妇女拥有单独的一份土地,必然会影响妇女参加生产的热情和积极性。太岳区党委明确宣布“妇女的地权财权与继承权,这是发动妇女积极参加生产的先决条件”,[12]宣传妇女有拥有地权财权、继承权和土地证的权利,发动妇女积极去争取自己的土地使用与处理之权,这对发动妇女参加生产有极大吸引力。

二、太岳区妇女生产工作的特色

太岳区党委通过有序开展工作、广泛征集妇女参加生产照片,培训妇女生产技能,提高了妇女参加生产的积极性。

(一)按区域有序开展工作太岳区党委制定了明确的生产目标,干部普遍动员和组织妇女参加生产劳动,并对于干部应如何领导妇女参加农业、手工业和副业生产给出详细策略。

太岳解放区党委根据辖区实况部署妇女生产工作,将太岳解放区各县情况分为重点县和一般县,重点县有沁源、沁县、屯留、浮山、翼城、阳城、晋城和高平,其余县为一般县。干部深入研究重点县及群众基础较好县份妇女工作的策略问题,如互助生产中的原则,根据生产情况制定具体计划,由县委会作正式决定,并根据干部多少、力量强弱来确定工作步骤。

在农业生产方面,太岳区党委动员妇女、儿童利用冬闲时间积压各种肥料,鼓励身体素质好的妇女担水、担粪、担运煤炭、短脚运输,为次年春耕作好准备。干部在发动妇女在参加农业劳动时偏向照顾妇女体力,不强迫体力不强的和小脚妇女上地,以免损伤妇女健康。在手工业方面,提倡以纺织业为主,要求各地利用冬闲之时组织妇女参加纺织,做好手工业及农业生产的准备工作。并注意提高纺织质量,令有纺织基础但质量低的地区提高纺织成品质量,如向阳城提出“花摘净、线纺匀、布织平、织密、面织宽、匹织长”的要求。对纺织基础差或没纺织经验的地区,鼓励适当提高纺织技术,打好纺织基础。[13]布置时还按各村各家不同的生产条件和要求确定生产内容,利用妇女冬闲之机完成全家过年之需、来年春衣物之备与做军鞋等任务。在副业方面,政府强调不能因为组织农业互助而忽视副业生产,在副业生产上应帮助发展与加强领导,如纺花、纳底、养蚕等,妇女可根据习惯进行互助变工。

(二)广泛征集妇女生产照片太岳区政府向各地广泛搜集妇女生产活动照片,太岳区党委向济源、孟县妇女征集参加纺织的照片,要求妇女从纺织原料到织成布、卖于市场、再换回原料的全部工作过程,以及妇女参加种园地、耕地、锄地、播种、胆肥、积肥、担水、担煤炭、喂牲口、养猪、养鸡、养鸭、养蚕等农业和副业生产照片。还要求搜集妇女参加打铁、编草帽辫、缝袜子、卷纸烟等各种各样手工业生产活动照片;摊贩、担挑、女店员等妇女参加商业贸易活动照片;土改中妇女参加斗争、分果实、整党、领取土地证活动照片等。[13]要求搜集的妇女生产活动照片数量多、种类丰富,对妇女参加政治活动等其它照片则没有像搜集妇女参加生产的照片这样明确严格规定,可见政府对妇女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之高。

1949 年1 月7 日,太岳一地委关于参加中央、华北、太岳区妇女代表大会的通知中,征集沁源妇女参加生产、土改的活动照,沁县妇女参加农业和副业的活动照,屯留妇女参加纺织的活动照以及安泽县妇女参加土改的活动照,并要求尽量搜集九种各县妇女优质的生产品,沁源要带一双军鞋。[14]在太岳区党委在阳城召开全区妇女代表会时向各县地布置材料中,要求各县妇女代表来时要带来妇女工作和妇女问题档案、妇女工作典型材料总结、妇女各种活动照片、妇女干部登记表以及妇女生产方面等五种材料,强调妇女生产材料要尽量搜集几种好的妇女生产品,为济沅、孟县的花布、沁沅的单鞋,以及各种手工业成品,要好的成件成料的,并将价钱定出,由区委付价。[15]照片最具感染力,彰显了妇女敢于走出封闭、将个人生产上升为社会性贡献的个人潜力与魅力。太岳区党委通过调查搜集妇女参加生产活动的材料和照片相结合的方式,可了解到本区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的类型、参加土改运动的程度,将更有利于上级对妇女工作做出更正确向导。

(三)培训妇女的生产技能太岳区党委通过开办训练班和引进技术人员来指导妇女提升生产知识与农纺技术,要求妇女学会简单的农作技术。在某些劳力困难地区,动员妇女学习掌犁、耙地、摇耧、锄谷、拉大锄等技术。为完成穿衣自给任务,则改用速度较快的拉梭机,开设工具厂,提倡多用快机,组织训练班、互助组,培养织妇,教育弹花工人要弹好花,必要时通过开纺织展览会、奖励等办法,推动妇女提高技术。[12]沁源县干部专门引进技术人才到农村教妇女纺织,使纺织技术达到进一步的发展。妇女在掌握纺织技术后,不仅可以保证穿衣自给,还能卖出剩余产品,增加收入。政府动员不经常上地或偶尔上地的妇女掌握基本农业技术,经常上地的妇女掌握更复杂农业技术。在男人参战或春秋种时,为保证耕地不荒废,妇女可起到关键作用。总之,教育妇女掌握生产技术是推动妇女参加生产的重要举措,可使之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教育妇女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努力生产就是解放自己的根本道路,克服依赖思想。”[12]

太岳区还通过塑造模范妇女来推动妇女参加生产,为了激发妇女纺织情绪,“金花把每匹布的等级和织布人各布价写在黑板报上,这样表扬了模范,也鼓励了落后的,从此全村的织布情绪就提高了,全村织布赚的钱就能买200 多石玉米,每个妇女(纺织的)平均一石多,家家的光景都改善了。”[16]其他妇女纷纷向典型生产模范人物学习,争当做生产模范,相互促进、相互追赶,这促进了妇女的生产热情。

三、太岳区妇女生产工作之经验

太岳区妇女生产取得了相应的成效,妇女在劳动、战勤等方面取得了成绩,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妇女生产工作成效太岳地区开展的妇女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1949 年9 月,晋城县统计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的情况,可知“全县连城关区十个村,在农业劳动上,四五七八区大部妇女常年上地劳动,六区一半妇女常年上地劳动,三九区部分妇女上地,一二区只个别村个别无劳动妇女经常上地,其余妇女常年不上地,只有收秋打夏时才上地帮些忙。农业上妇女上地能刨地、担粪、收拾地边、撒粪、点籽、锄苗、割麦、拔草、送饭,有的妇女还会锄三遍米、三遍谷,割麦打场,打花顶,捉罗小虫,有的秋天还会锄草、锄花、割谷打场、撒玉米,总之除主要担重活、犁地外,全部地里活妇女都能干。在纺织业上,六七区人人会纺织,八区一部分会织,大部分会纺,九二区会纺会织,四三区大部会纺会织,一区部分会织个别会织(因解放的近),三六区有一半妇女会打席子,六、九区一部分和七、八区全部妇女每年养蚕很多。”[11]沁源县一区冯村全村“总共农副业收入计折米1466.4 石,其中妇女收入461.7 石,占全村农副业收入总收入的31.4%”。[17]冯村李秋英全家四口人,“种地10 亩,牛二个,今年打麦1.5 石,大烟收入小米2 石,打谷割6 石(折米3.3 石),玉米4 石(折米2.7 石),豆割7 斗(折米5 斗),男人在厂里两个月,赚米6 斗。女人收入:纺花织布45 丈,另外给别人织布56 丈,赚米2.1石,又卖鞋4 双,做公鞋三双(公鞋每双小米八升,折米5.6 斗),45 丈布,每尺折米1.2 升,合米5.4石,连卖鞋、织布工资共收入8.06 石。全家农副业收入22.66 石,妇女副业收入8.06 石,占全家总收入36.2%。”[17]由此可见,冯村妇女的收入无论在全村还是单个家庭中所占的比重都很大,妇女在劳动生产中做出这样大成绩,其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相比于过去自然会有显著提高。

妇女逐渐胜任更复杂的农业工作,浮山大刑村过去经常参加农业劳动的占妇女人口50%,不经常参加的占30%,妇女工作组到该村后,积极宣传动员和组织妇女参加生产,在工作组推动下,全村妇女大部分都参加了生产。群众反映“今年妇女劳动比哪一年都好,麦地能翻两遍,也因为有妇女能上地锄苗,才省上工夫让男人翻地,如果是往年,秧苗还锄不过来,哪有工夫多翻一遍地”。[18]霍县之岳北地区妇女生活态度转变较大,“以前妇女劳动习惯很差,连日常碾面都是男人,只有六个妇女上地,在这运动开展后增至32个,过去抬水的有三个,今天担水的十六个,过去拾柴的有三个,现在去山上打柴的有12 个,并有十三个妇女每天能割二亩麦子。”[19]经上级教育引导后妇女们基本会做地里活,甚至有的妇女比男人做的还好,参加农业生产的妇女人数也在快速增长。

在纺织业上,妇女纺织赚的钱占到家庭收入大部分,有的能够实现自织自穿,有的甚至能够外售,赚取费用。1948 年沁水、沁源、长子、屯留、浮山、晋城、阳城、高平等八县妇女共纺花2 409 833 斤,织布3 255 733 丈,换米或省小米385 573 石。过去太岳区在纺织业生产方面是没基础的,政府和干部积极引进先进纺织工具,提高妇女纺织技术,其逐渐成为太岳区妇女家庭手工业生产的普遍形式。太岳区纺织业发展程度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济源、孟县、霍县、翼城、绛县,有纺妇130 214 人,是太岳区纺织最有基础的地区,布的质量较好,除自用外,尚能够向外输出一大部;第二类是沁县、屯留、阳城等县,共有纺妇134 976 人,基本能够做到自织自穿;第三类是浮山、垣曲、安泽、沁水、沁沅、晋城、高平等县,各半个县可以自给大部,个别的有剩余可外售;第四类是以上七个县的大部,全靠买布来穿。[12]妇女参加纺织生产不仅能够解决农村的穿衣问题,做到自穿自织,而且能够向外出售,获得收入,妇女在纺织生产上比在农业生产上获得的回报更加明显和快捷,可以更快的提高妇女的自信心和其在家庭及社会中的地位。

综上所述,在妇女工作者积极动员下,太岳区妇女在农业、手工业合副业生产上都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有的地区妇女工作者脱离群众、宣传不到位等原因,导致仍有个别地区的妇女劳动习惯仍然很差,发动全部妇女参加生产是一个漫长阶段,必须循序渐进进行。

(二)在战勤工作中的贡献太岳区妇女经过生产、土改等运动磨练,已成为支援前线战争胜利之不可缺少的后方力量。男人在外参战,女人在后方参加农业生产保证土地不荒芜,打下粮食支援前线,保证前线战士有源源不断的口粮。豫北数县“因男人常年在外,管家种地就全靠女人的颇多。”[12]太岳区妇女积极参加支援前线、优待军属等工作,给军队碾面碾米、做军鞋、织军布、缝军衣军被、送柴草公粮、送炮弹、抬担架、照护伤兵员、站岗放哨、盘查敌人等。在帮助军队做战勤上,据阳城、晋城、济源等县统计:阳城三年来做军鞋139 234 双,晋城四年来做300 000 双,济源三年做88 556 双,并做军布124 750 尺。在参军方面,很多妇女主动送儿子、丈夫参军,还谢绝村中优待,参加劳动自给。如沁县周月英、屯留县吕闺女、靳苗儿,她们都是村中的劳动英雄。济源二、七区有军干烈属379 户,完全谢绝优待劳动。[12]妇女通过参加生产为战勤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一是在后方积极参加农业生产,解决前方战士军粮问题。在后方积极参加纺织生产,如做军鞋、织军布,解决了前方战士穿衣问题。二是妇女通过参加生产,提高了政治觉悟,由不愿让丈夫、儿子参军到主动自愿送丈夫、儿子参军。

可见,太岳区将妇女工作摆在突出地位,妇女生产工作的实际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妇女参加农业和手工业等的人数、程度相较于过去有了转变,还为战勤工作奉献了力量。妇女参加生产是解放妇女的根本途径,妇女只有参加生产,才能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消灭依赖男性的思想与获得真正解放。

(三)妇女工作的反思改进尽管太岳区妇女生产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中共组织的英明之处在于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予以及时应对,阻止错误思想蔓延。

一是干部在组织妇女参加生产互助组方面存在“强迫”行为。有的干部强行将妇女编制到互助组里,不顾妇女身体条件、不顾妇女的家庭情况、不顾妇女是否自愿等,用强迫命令方式逼迫妇女参加互助组。阳城县的妇女生产互助组一般不是自愿结合,而是在村中男劳力缺乏的情况下强迫命令组成的。互助组没有建立在妇女思想自愿的基础上,因此不牢固;加之缺乏服众的领导,在无形中失去互助作用,有的即解散了,有的则有名无实。[20]太岳区党委对干部的过度行为予以制止,倡导妇女根据个人身体条件自愿参加劳动生产。[9]在组织生产上克服形式主义与强迫命令、脱离妇女群众的作风,宣布解散上级强编的或有名无实的组织,并重新自愿结合,未实行等价交换的要算清账,使互助组的创建真正达到在妇女自愿结合、双方互利的基础上,组织形式的大小完全依据需要发动的多少与妇女的自愿扩大与缩小。首先以家庭为单位,与自家人一起劳动,再扩大到与别人互助,互助组中要树立民主作风,大家根据生活商讨订计划,勤检讨及时纠正缺点,解除纠纷。[12]积极改变强迫命令的不良作风是考虑到妇女的实际情况,尊重妇女自愿组织的选择。

二是妇女工作“自流主义”现象。随着妇女生产运动继续发展,妇女工作出现了自流现象。晋城县常村45 个互助组并未建立在深入了解基础上,仅作了形式上的宣传和号召,妇女生产放任自流。[11]太岳四区干部受着保守思想束缚,孟县妇女生产几乎没有组织。[21]有的干部盲目乐观,认为妇女生产工作已经做得很好了,只进行了一些宣传动员工作,有的没有积极地去帮助妇女提高生产技术,仅满于现状,不再进行下一步的妇女生产工作。太岳区党委发布克服领导上轻视及对妇女生产领导上的自流现象,在领导整个生产工作中,将“妇女生产应专列一项,经常研究总结妇女生产的经验教训,并及时解决各种困难问题”。[20]敦促妇女工作紧跟妇女生产运动脚步,及时解决妇女生产工作中的各种难题。

三是基层干部个人素质问题。有的干部认为妇女工作零碎,做妇女工作没有前途。有的男同志存在重男轻女思想,认为妇女落后。在这些思想作祟下,妇女生产工作限于被动。如济源县委认为“不发动妇女就没啥群众啦,不得不发动妇女生产。还有村干部认识更差,他们虽然亲眼看到妇女参加生产、支前的作用,但由于没有总体成绩及旧偏见,总认为妇女不行,他们说,妇女能作啥?他们作的活还没有男同志丢的零头多。妇女还能干啥,只能作军鞋吧?”[21]有的妇女干部不仅不愿做妇女工作,甚至不愿参加生产劳动,有的是因为不懂、不会做生产劳动,有的则是当了干部后染上了不爱劳动生产的坏习惯。干部倘若做不好模范作用,又怎能在群众中树立威信,“过去的村妇女干部有不少人是能说会道的,斗争封建时很积极,但对劳动生产都不行,有的原来劳动习惯就不好,有的原来还劳动,因为当干部逐渐失去劳动习惯,翻身后生活有了改善而再劳动的。”[21]轻视妇女工作、不愿生产劳动都是干部素质低下的表现,只有通过文化和实践教育,提高干部素质,从根本上改变干部头脑中的落后思想,才能推动太岳区妇女生产工作良性发展。

结 语

太岳解放区政府在组织管理妇女参加生产工作中积累了诸多经验,“在一切为了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太岳区党委承担了制定妇女工作方针、建立妇女组织机构、健全完善妇女组织、培养妇女干部、提升妇女生产技能等具体工作,极大调动了妇女的生产积极性及提高了对自我解放的认知,在农业、手工业及副业等方面发挥“半边天”作用,为革命生产与战勤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由于基层干部自身局限性,组织工作出现了某些偏差,如强迫命令、工作放任自流、轻视妇女工作等不良行为,但太岳政府能够及时警惕并予以纠正并对干部进行改造,使得妇女生产工作得以良性发展。通过全方面分析太岳解放区的妇女生产工作,我们可深层挖掘出太岳区妇女工作的内在机制,一种策略是自上而下的方式,上级政府根据调查情况,制定施行方针,建立严密的妇女组织机构,且不断培养补充妇女干部,根据各区域具体情况相应安排工作;二是由下而上的方式,即基层政府严格执行上级政策,并及时报告政策在本地区推行的好坏情况。这样,上下级密切联系交流,环环相扣,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反复调研、检查、总结、反思,纠正错误,不断制定更正确、更有效的方针,进而将妇女工作进一步向前推进。妇女的生产劳动功绩不仅提升了自身家庭与社会地位,亦为她们能够积极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基本达成了解放妇女的使命。

猜你喜欢
妇女劳动生产
物联网管大棚 防寒生产两不误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阿宽的生产小组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漳浦县妇联走访慰问“两癌”贫困妇女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热爱劳动
当代妇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