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面临问题和建议

2021-11-30 08:45徐长娟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人员

徐长娟

(山东省临沂市费县农业农村局,山东 费县 273400)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际工作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还存在资金缺乏、人才队伍缺乏、主导产业缺乏、经济运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1.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管理层问题

村级经济发展管理者作为村级经济发展的“领头雁”和主力军,思想意识僵化,发展经济的观念比较守旧,对村级经济的发展壮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更多强调客观原因,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干事创业的能力,思想狭窄,解决问题能力不足,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缺乏信心和思路,不适应新时期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重要性认识不足。大部分工作重点放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相对弱化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问题,培养与发展管理人员后备力量不足,不能及时补充村级经济发展管理人员。年轻力壮的人员选择外出务工,造成村级经济发展管理人员普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级经济的正常运转。经统计,目前村集体经济发展管理人员平均年龄45岁以下,占29.2%,高中以上学历的,占42.7%,年龄偏大、学历不高的问题仍是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村集体经济发展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制度不够健全。由于农村家族意识比较强,相当一部分村集体经济管理者靠家族和帮派势力帮助,甚至有的人员通过不正当手段达到目的,严重扰乱了村级经济发展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秩序,正直优秀的人才无法进入管理层,造成经济运转瘫痪,难以发挥村级经济发展服务群众的作用。

管理人员的合作意识不强。个别管理者思想意识不到位,没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服务群众的大局意识,管理人员谋取私利、优亲厚友,造成管理人员之间关系不协调,工作不合拍,甚至对着干。

1.2 缺乏规范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经济发展缺乏活力和动力

近年来,各地都加大对集体资产的管理和运营,结合实际制定和完善了各项资产管理制度和具体的管理办法,促进了资产的管理和运营。但实际工作中整个农村资产的管理体制还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群众对集体资产的管理情况漠不关心,由于集体资产管理历史遗留问题多,管理难度大,不同程度的出现流失现象,造成了部分管理者和群众对村级经济发展丧失了信心。村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带头领导村级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思想作风不正,管理能力欠缺等原因严重挫伤了村级经济发展的积极性;财务管理不规范,各项规章制度贯彻落实不彻底,形同虚设,财会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个别财会人员只履行了会计核算职能,不履行监督职能,对管理人员的行为失去了监管。

1.3 产权归属不清,管理不顺畅

多年来村级资产不断积累,形成时间长构成复杂,归属不清晰,极易造成村级资产的流失。村级管理者对集体资产进行经营和管理,缺乏学习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的能力,对村级资产进行经营管理又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集体经济的发展不能步入正轨。个别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组,得益于自然资源优势,通过国家对土地的征用积累了较大的集体资产,由于缺乏规范的资产管理办法,不能及时量化固化资产,名义上分配到人,实际上掌握在个别少数人手里。在审计工作中发现多起,对集体资产的管理运营决策失误,有的造成集体资产流失到个人手里,严重损害了集体的利益。

1.4 监管不到位

集体资源发包及固定资产承包租赁签订的经济合同不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在村集体资金使用上只管现在不管以后,大部分村都是有多少用多少,缺乏集体积累。

1.5 缺乏发展资金

大部分村由于历史原因,集体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基本开支基本依靠转移支付来保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资金,对于集体的荒山、汪塘及荒滩等的发包不认真履行程序,不照要求而一包多年,对于承包费的收取也是一次性,致使下届管理者对后续发展经济没有了收入来源,被动地依靠补助和部分人员垫付资金,才能维持村级日常经济运转。

1.6 主导产业缺乏

有的村虽然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产业优势不突出,缺乏市场竞争力,没有能力发掘产业优势来创办经济实体,大部分依靠补助或普惠性的经济收入来维持运转,村级发展缺乏“带动型”的支撑项目。

2.发展经济建议

2.1 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函授等院校的资源优势,鼓励管理人员采取集训、以训代干或函授等形式,加强农村管理人员的政策理论知识,充分提高农村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掌握发展经济的知识,开阔视野,提高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

2.2 建立完善管理人员的培养选拔机制

建立完善村级经济发展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机制,把素质好、能力强、头脑活、有号召力的人员请进来担任领导人员。对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管理人员优先提拔使用,鼓励引导更多管理人员到农村锻炼成长。认真贯彻落实激励基层管理人员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文件精神,关心关爱基层人员,创造条件的激励基层管理者干事创业,发挥先锋模范带动作用,完善对基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确保基层管理人员工作有热情、待遇有保障。逐步提高村级管理人员的报酬,解决基层管理者的后顾之忧。

2.3 盘活集体资源资产

整合和开发利用村集体土地、四荒、水面等资源,创办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等集体经济实体,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探索公益性资产转化为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路径。鼓励村级利用闲置校舍、村部、厂房、设备等资产,采取承包、租赁、参股分红等方式,统一开发利用,获取稳定的经营收入。盘活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厂房自营或出租,建立批发或专业市场,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途径,实现集体增收,壮大集体经济。

2.4 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村级管理人员使用集体资金的约束力;落实财务监督管理制度,避免违规违纪事项的发生。建立健全财务规范管理制度,本着量入为出、留有余地的原则实行财务预算制度,年底将村级预算执行情况及决算结果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全面实行财务公开制度,赋予群众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集体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严格落实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进行重点审计;对村级债务和土地补偿费、扶贫资金等进行专项审计,充分发挥专职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严格落实责任追究,明确责任主体,对连续几个月不下账,财务公开不及时,不能按民主程序办事等违法违纪问题,或给村集体造成经济损失的,按照责任划分情况,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关处分。

2.5 积极争取政策扶持

积极争取资金扶持,将专项基金作为经济项目启动资金、贷款贴息和担保费用等,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积极争取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对发展经济的项目,在项目用地、用电、用水、税收、信贷等方面,争取更多的政策优惠,在外部环境方面为经济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条件。

2.6 加强经济运行管理

管理运营集体经济,要本着开源节流的原则,开源即发展村级经济,节流即增加经济效益,巩固成效,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完善农村经济合同管理、财务公开、民主监督和招投标制度等,加强各项财务制度执行和落实情况的检查监督力度。强化财务审计工作,加强对财务和主要管理人员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坚决杜绝不合理不合法事项的发生。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将资金用于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效益。积极清理债权债务,杜绝举债发展经济事务,严禁新债发生,积极化解旧债,减轻经济发展的包袱。

2.7 培养和壮大新型经济实体

发挥经济带动作用,多方争取、整合资金,引领集体通过“旅游+”“生态+”等模式,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乡村旅游公司、电商公司等经济实体,开展乡村旅游、代耕代种代收、技术指导、劳务输出、仓储物流等有偿服务,多渠道发展集体经济。通过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为农户提供统一服务实现规模经营。农户可以将土地入股到专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合作社或农业企业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种植、统一经营、分户管理的方式,即“生产在家,服务在社(企)”的方式实现规模经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2.8 调整产业结构

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实际情况围绕主导产业,创办产业服务实体或行业协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为经营主体提供必要的配套设备、设施等的租赁服务,在农产品储藏、运输、加工等方面,建立市场配套设施,实现村集体经济的创收。村级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以田园综合体开发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通过流转土地,建立特色农业产业园,发展规模经济,农民通过流转土地,增加财产性收入。

2.9 盘活集体资产

清理清查村级资产资源,采取拍卖、租赁等方式,提高资产资源的使用效益,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以村集体为依托,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合作经济组织;或村集体以土地、设施等资产入股合作社或农业企业,增加村集体收入。充分利用村内边角(路边、沟渠边、房前屋后)优势,美化亮化,打造美丽乡村,发展旅游产业,实现资源和资本的有效结合,取得稳定的经济效益。对自然条件差、发展空间受限的村,加大投入力度,规划好发展方向和目标,统一建设和经营(出租),项目收益归集体,增加集体收入,壮大集体经济。

总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农村、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依靠力量,更是“十四五”规划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力量,以上一点浅见,供大家探讨。

猜你喜欢
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人员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破解空壳村,党建如何引领——以汉滨区壮大集体经济为例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国企基层管理人员作风建设措施分析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