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污染及监测技术现状分析

2021-11-30 06:54邢雨哲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土壤环境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邢雨哲

(吉林省农安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 长春 130200)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口号,也始终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始终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目前我们所面临的比较严峻的考验,土壤污染问题已经日趋严重[1]。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土壤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环境因素,在不同等级的城市开展经济活动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都与土壤环境息息相关。土壤环境的污染,直接关乎到国家经济建设的未来发展、食品安全等。环境污染治理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运用不同的监测技术,制定完善的方案。在具体工作当中,要将环境治理的细节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中。我们将在本文中深入探讨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目前的发展状况,同时也对土壤环境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的特点及污染来源种类

1.1 积累性

土壤环境污染与空气污染、水污染等有较大的不同,空气污染与水污染具有迁移性,而土壤污染不具备这种特性。土壤一旦污染,首先受到影响的是其内在结构,因其不具备迁移能力与自洁能力,使土壤污染的治理难度大[2]。

1.2 滞后性

土壤污染形成所需时间较长,从介入污染元素到结果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滞后性。这种滞后性主要来自于人们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污染发生的初期,其结果容易被掩盖,所以一旦问题呈现出来,就已经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影响。

1.3 隐秘性

如果大气与水收到污染,我们很容易通过肉眼判断其结果和程度,这就更加便于监测。但是,土壤污染不容易被发现,需要通过比较专业的手段去测试,呈现出一定的隐蔽性。这也是土壤污染监测难度大的原因之一[3]。工作人员在对土壤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其中包含所在地区的动物、植物以及人类的健康状况。

1.4 不可逆性

重金属是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重金属污染一旦形成,就会由于其自身结构的稳定性长时间对该地区形成影响,不会轻易被分解,这就使得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性,环境保护部门更应该加大保护力度,尽量避免污染的形成。

1.5 污染的主要来源

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土壤污染一般有几个比较主要的来源。其一是放射性污染物,一般来自于核原料开采区;其二是生物污染物,一般来自于生活中产生的不可降解垃圾、废料、废水等;其三是化学物质产生的污染[4]。

2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应用现状

2.1 3S技术

由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共同组成了3S技术。环境保护部门需要比较严密的数据信息来作为分析的参考数据,这些数据主要来源于上述系统提供的数据。在监控土壤污染程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3S技术,及时分析数据,并对不同的污染源、污染程度进行分析,及时制定方案。在开展土壤环境监测的过程中,要深入分析各类数据,提升土壤污染治理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3S技术的重要作用。

2.2 生物技术

与其他环境监测技术相比,生物技术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技术。如果从更为严格的角度进行分析,这种技术从2012年才开始真正应用于环境保护工作。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是生物技术成熟的主要前提条件,通常情况下是运用生物技术提取细胞和微生物,并将这些提取物在特殊情况下应用于土壤环境监测工作。

我国在开展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已经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经济建设中要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土壤环境的保护工作。对比各类技术对于土壤环境治理的效果,我们发现生物技术虽然发展和应用的时间都不长,但取得的效果最好,对土壤的改善效果也最显著。到目前阶段,生物技术主要应用于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在土壤环境监测过程中,要分析土壤内的微生物和生长于此的农作物的细胞成分,并且进行标记和持续监测,这些数据要在计算机系统中进行综合分析,因此获取的数据就是土壤质量的综合数据,环境保护人员依据这些数据制定科学的土壤污染治理方案。

基于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才得以快速发展,各项数据的分析都需要借助计算机来进行分析。到目前为止,应用的主要技术是PCR技术、生物大分子标记技术、芯片植入技术等,这些技术的介入为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提供了不同的帮助。

2.3 信息技术

在日常工作中,从事土壤环境保护的技术人员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如果不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这些数据就无法达到可视化,是一堆杂乱的数据,但是借助计算机分析技术可以分析这些数据背后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如果想使获得的数据分析出的信息有价值,就需要在土壤监测工作中,谨慎获取数据,并进行科学分析。无线电传感技术在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同样应用广泛。这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成本较低,获取的数据较多,可以利用无线电技术实施传播,及时性强。如果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监测的范围大,就需要多处采点,综合测绘,对不同地区的土壤环境进行数据汇总[5]。测绘过程是在土壤中埋入传感器,对酸碱度、湿度等进行分析。计算机技术的完美应用可以不断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系统,使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更加有效。

3 我国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强化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效率

我国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在极速发展的经济建设中,对于土壤环境的破坏也是十分严重的。在对土壤造成污染的物质中,有机物造成的破坏最为严重,局部地区土壤环境污染体现得尤为严重。这些具有破坏性的有机物包括苯系物、多环芳烃等类有机物。当然也含有持久破坏性的有机污染物,不同的有机物会对土壤造成不同的污染,受环境的影响,这些有机物会在不同的介质中发生转移和积累,一旦沿着食物链开始传播,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随着时代的变化,有机污染物的防控与监测愈加得到重视,也是我国未来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工作方向。在近几年中,我国已经颁布并实施了土壤污染中有机污染物的行业标准,这个标准也是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工作依据与保障。

3.2 逐步提升土壤环境监测分析精准度

土壤中的某类有毒有害物质自身浓度并不高,但对人体与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极具破坏性的。土壤环境监测人员需要准确分析各类数据,掌握土壤的污染状况,从而制定正确的治理方案。土壤中含有的重金属、有机物都属于有害物质范畴,虽然浓度不高,但危害极大,会对周边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到目前为止,我国应用痕量技术防治土壤污染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例如色谱质谱联用、污染物净化等等。但综合分析,痕量技术在土壤环境治理中还需要进一步向前发展与深度应用,我们要注重数据监测的精确度,使技术人员获得的信息更准确,真正掌握土壤污染的实际状况,这样才能保障土壤环境污染工作的有效性。

3.3 构建自动监测系统

目前,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已经具备较高的水平,在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期间,要深入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实时传输数据,反馈监测结果。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保障测量数据记录、归类整理的完整性,同时也可以保障数据分析的科学性,以优化监测效果。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的数据传输,能够及时反馈土壤的真实信息,包括质量参数的变化趋势等。土壤的实时状况及发展趋势为工作人员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数据参考及技术支持。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土壤环境治理也将形成自有的数据库。建立实时监测系统,为后续的土壤环境监测与治理提供了更多的便捷,要优化监测步骤,创造更好的监测与治理条件。

3.4 注重应用土壤环境监测现场快速分析技术

土壤环境监测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工作,土壤的污染程度、污染源等都需要进行有效判定,因此对现场进行实时、快速的测量很有必要。这项工作除了要求现场监测人员有非常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术手段等,也综合考察了现场工作人员综合运用多重方法现场分析、测绘的能力。最近几年,我国不断发展高精尖领域的生产能力,许多由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监测仪器已经向多功能、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设备的简化与便携,也为土壤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金属分析仪、便携式气相色谱等,都会应用到环境监测工作中。在未来,这项工作也将更加注重效率的提高,注重现场的分析能力与分析技术的提升。这些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未来的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保障和便利。

4 结论

综上所述,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体现的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环节。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升,为了使监测工作走在污染之前,也使这项工作紧跟社会发展的趋势,那么在实际工作期间,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充分利用3S技术、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这样不但可以使土壤环境监测工作得到有效保障,也可以使这些工作不断得到技术方面的提升,进一步优化我国整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使之向着更先进的方向前进。

猜你喜欢
土壤环境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优标”水稻体系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广阳谷城市森林公园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分析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环境监测市场化后存在问题分析
发挥地方立法作用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