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娇 蔡国祥
(东莞波顿香料有限公司,广东 东莞 523000)
苦参(Sophora Flavescens),别名野槐、地槐等,为豆科植物苦参的干燥根。含有多种生物碱包括d-氧化苦参碱、d-苦参碱等,还含有黄腐醇、苦参素等多种黄酮类物质。苦参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一味中药材,在《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书中皆有记载。苦参性寒、味苦,有去热解毒,除热燥湿,杀虫驱虫等功效。又《史记》云,太仓公淳于意医齐大夫病龋齿,以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慎风,五、六日愈[1],故在古时苦参就可用于龋齿的治疗。随着近代科学的不断进步,苦参被研究证明具有多种功效,广泛应用于各类医药、保健产品中,在口腔护理中的多种功效也被研究证实。本研究就苦参和苦参提取物近20年在口腔护理中的应用做一个综述,为苦参在口腔护理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基础。
1.1 抑制口腔常见致病菌
大部分口腔类疾病如龋齿、牙周炎、口臭等都是由白色念珠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变形链球菌等相关致病菌滋生形成,苦参中所含的生物碱及黄酮类物质对多种口腔致病菌都有抑制作用。从兆霞、袁曦玉等[2]研究了苦参提取物对导致龋齿的几种主要致病菌的活性影响,发现苦参提取物能够抑制致龋细菌浮游和生物膜状态下的生长、黏附、产酸和产糖,最低抑菌浓度均为4g/L;在此浓度时对5种菌的黏附抑制率达到了60% 以上;4g/L时对以上5种菌和嗜酸乳杆菌的生物膜形成抑制率均达到了70% 以上,2g/L时能够显著抑制浮游菌产酸及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能力,故苦参提取物具有很好的防龋潜力。吴飞华等[3]研发了一种复方苦参漱口液,该漱口液对嗜酸乳杆菌、血链球菌等6种口腔常见致病菌进行了体外抑菌实验,得到复方苦参漱口液对上述6种标准菌株的MIC均低于原液;对致龋菌的抑制效果与茶多酚相似,对黏膜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强于茶多酚;平板抑菌环结果得到复方苦参漱口液和茶多酚的抑菌环直径均为10mm左右且无显著差异,表明苦参漱口液有良好的抑菌作用。
白色念珠菌会促进口腔类疾病的生成并加重病情,其致病的机理主要的通过粘附宿主上皮细胞形成生物膜故具有很强的致病性[4],对念珠菌的抑制是预防和治疗口腔疾病的关键之一。施琳俊等[5]对五白汤组分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活性进行筛选,发现苦参水煎剂和苦参醇提液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分别为15.625 mg/mL和62.5 mg/mL,说明苦参具有较好的抗白色念珠菌的活性。吴岚等[6]通过粘附实验发现在2.0 mg/ml 和 3.0 mg/ml 苦参碱预作用后和干预下,白色念珠菌粘附数量有明显减少,且粘附人口腔黏膜上皮细胞数量减少,苦参碱还可以抑制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
1.2 预防或治疗口腔粘膜损伤
口腔溃疡又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类疾病,是发生在口腔粘膜溃疡性损伤的病症,其发病原因复杂,发病机制到现在尚未完全清楚,常见的有复发性阿弗他性口炎(复发性口腔溃疡)、创伤性溃疡、癌性溃疡等。严俊等[7]通过建立口腔溃疡动物模型,制备以苦参碱为主要成分的苦参碱生物凝胶,通过测定家兔溃疡面积的变化来评定苦参碱生物凝胶的愈合水平。发现给药后4 d,苦参碱凝胶组家兔的溃疡面积为(0.15±0.02)cm2显著小于模型组的(0.28±0.03)cm2及空白凝胶组(0.25±0.01)cm2,用药后12 d,三组家兔炎症都有明显好转。腺周口疮属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是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中最重的一种,溃疡面积大且深,边缘多不规则,疼痛明显,愈合后多留下瘢痕或组织缺损,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伤害[8,9]。王静[10]选取腺周口疮患者76例,通过甘草泻心汤内服联合苦参研末外敷,以常规药物 2.5% 醋酸泼尼松龙局部封闭治疗为对照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36%,大于对照组的25%;观察组的溃疡愈合时间为5.24±1.21,疼痛消失时间为3.98±1.76,均远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复发率经比较,观察组的分别为4%、7%、8%、10%,远小于对照组的12%、18%、23%、29%。
苦参还可与其他药物复配治疗癌症化疗过程中产生的口腔类并发症。郝琦等[11]将复方苦参注射液和斑蝥酸钠维生素 B6 进行复配用来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损伤,在加用斑蝥酸钠维生素 B6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不加苦参注射液。治疗后发现主症、次症和舌脉象、总积分、口腔黏膜损伤分级均明显改善,且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表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 B6可以减轻口腔粘膜损伤程度,降低病人疼痛。口腔粘膜炎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治疗过程中一种副反应[12],姚斌莲等[13]在常规治疗手段基础上将复方苦参雾化后用于患者治疗,发现使用复方苦参的患者在预处理期、低细胞期、恢复期、出仓后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分别为 10%、60%、33.3%、0%,远低于对照组,并且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感,说明苦参可以作为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粘膜炎的一种手段。
1.3 治疗牙周炎
牙周炎是一种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主要是由牙菌斑中细菌侵犯牙周组织引起的,会导致牙龈红肿、牙周袋溢脓和牙齿松动等,一般多发于成年人尤其是成年男性[14]。骆凯等[15]通过建立大鼠牙周炎动物模型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的影响,发现通过OMT作用,大鼠牙周炎症减轻同时牙槽骨的吸收量少于对照组,说明氧化苦参碱可以抑制炎症。汪义永等[16]还发现氧化苦参碱可以减轻牙龈卟啉菌内毒素对人牙周膜细胞的破坏;骆书美、陈凌和吴赟等[17-19]通过研究也发现氧化苦参碱可以阻断或抑制内毒素对人牙周细胞膜的破坏从而保护人牙周细胞膜。
1.4 减轻或治疗口腔癌
口腔癌是口腔恶性肿瘤的一个总称,大部分是口腔鳞状细胞癌,现在大部分治疗措施以放疗和化疗为主[20],现代研究发现,苦参有一定的治疗和预防口腔癌的功效。林星镇等[21]研究发现苦参碱对人口腔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凋亡,将苦参碱配制成0.2、0.4、0.8、1.2mg/mL,通过 MTT法检测其对Tca8113细胞增殖的影响,发现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增大,且培养时间越长抑制率越大。之后陈雪茹等[22]人通过苦参碱作用于口腔癌细胞SCC-9发现苦参碱对该细胞的增殖也有抑制作用,苦参碱浓度和培养时间同样对细胞SCC-9增殖的抑制有剂量依赖的关系。这两个研究都证明苦参碱对于口腔癌细胞增殖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为口腔癌的进一步治疗提供新的方式。赵伟萍等[23]用苦参碱注射液来提高中晚期口腔癌患者的免疫功能,通过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血清细胞因子、生存率、复发率等指标发现苦参注射液能明显提高由于长期放疗化疗导致的机体免疫功能,有效辅助口腔癌的治疗。
综上所述,苦参作为天然药物相比氯己定、左旋咪唑等西药制剂来说副作用小[24,25],不易产生耐受性,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还有预防、治疗或辅助治疗口腔粘膜损伤、牙周炎、口腔癌等疾病的功效,但是同时也存在成本较高、批次间差异大等不足。目前市场上口腔护理产品中应用苦参的不多,随着天然概念越来越受欢迎以及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相信在不久后能有科技手段规避苦参等天然药物的不足,更深层次开发苦参的药用价值,在更多的口腔护理和疾病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