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以岭,李红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1],建党百年来的一系列中医药政策无不体现了党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从1954年中央文委党组印发《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的报告》到201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从缺医少药到全国65 809个中医医疗机构,从需要扶持到传承发展,中医药的兴盛发展切实印证了党的中医政策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党的领导下,全体中医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振兴发展中医药的道路上艰苦奋斗,砥砺前行,让中医药在促进全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价值。
中医药学是凝聚着中华民族博大智慧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如毛泽东主席在《关于西医学中医离职学习班的总结报告》的批示中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我们必须组织力量认真地学习、研究,加以整理。”党和政府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对中医药学的发掘和提高[1]。
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草医草药要重视起来”“用中西两法治疗”,广泛运用当地的验方和草药,内服外敷,治愈了许多伤病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对于如何对待中国传统医学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如1940年在纪念白求恩逝世一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团结中医,发挥中医的作用[1]。新中国成立后,为改变全国缺医少药的严峻卫生形势,毛泽东主席指出,中医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如果任其衰落下去,那是我们的罪过,只有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中医,搞好中医工作,才能担负起几亿人口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2]。根据党中央的有关思想,多个省市先后召开会议,着重讨论如何组织和发挥中医力量、整理中医学术著作及中医进修问题。中国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和各省中医研究院(所)相继成立,并在上海、北京、广州和成都建成首批中医药大学,开创了我国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新纪元;此外,还大力开办“西学中”学习班,倡导西医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治疗技术;组织专家整理修订中医典籍,编写中医教材,这一系列举措对提高中医科研和临床水平、培养中医高级专门人才起到了显著促进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对中医药的管理也更加系统规范。1982年,宪法明确提出“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1983年,国家经委发出《关于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通知》。1985年,中央各有关部门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法》起草领导小组,根据宪法“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的规定,将中医和西医摆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1986年,国务院宣布成立国家中医管理局,主管中医事业发展和中医人才培养等工作,继承发扬中医药学。1988年,全国第一次中医工作厅局长会议讨论并制定了《1988—2000年中医事业发展战略规划》,全国第一次中医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1988—2000年中医教育事业发展战略规划》。面对中医事业状况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难题,老一辈共产党人经过调查研究与深入探索认识到:中医应该独立发展,并且与西医有同等的地位。1991年,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明确将中西医并重正式列为国家卫生工作的五大方针之一。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中西医并重”方针,自此,中医在当代医学中的地位得以明确,中西医并重成为中国特色卫生与健康制度的一部分,奏响了中医药事业大发展的主旋律,历史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医药事业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21世纪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有了更为明确和深入的政策保障。2001年,《中医药事业“十五”计划》强调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推进中医药科技进步,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中医药人才,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卫生保健中的作用,推动中药研究与中药产业的结合,大力促进中西医结合,加快民族医药发展,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等10项主要任务[3]。2004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卫生部部长吴仪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发表《努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重要讲话,强调中医药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促进中医药发展,并提出五点意见:充分认识中医药的地位、作用和前景;坚持继承创新,促进改革发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作用;切实加大对中医药事业支持的力度;中医药系统要加强自身建设。2005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首次设立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显示了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同年成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着手起草《传统医药法》;截至2005年底,全国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地方《中医药条例》[4]。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保护和发展中医药”,并把一系列中医药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规划[6];九个传统医药项目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人口与健康领域的优先主题。2007年,“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首次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7];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务院16部门联合发布《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全面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委、卫生部等11部委局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大支持力度,共同推进民族医药事业发展[9]。200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委高度重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医药予以重点支持[10];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有关部委编制的《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建设16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和改善320所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的基础条件[11]。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工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2部门联合发布我国第一个关于中药材保护和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层面制定的首个中医药健康服务领域的专项发展规划《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12]。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中医药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13];《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1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专设一章对振兴发展中医药服务健康中国建设进行系统部署[15];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我国首部中医药专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根本保障[16]。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正式实施,是中医药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17]。
回顾中医药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党和国家的每一项政策和举措无不以发展中医药为目的,无不以建设健康中国为中心,无不以人民健康为宗旨,坚持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经过党和国家及全体中医药人的不懈努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医药已经从青苗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从1991年全国人大七届四次会议首次将中西医并重明确为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之一,到十八大的“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再到十九大的“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党的代表大会对中医药发展的每一次定位和要求都意味深远,寄托着党中央对中医药发展的更高期待,中医药从需要“扶一把”,到挺起了腰杆,也彰显出中医药事业在每个阶段都取得了显著进步[4]。
中医药医疗健养服务能力和可及性不断提升[5],在国民卫生保健事业中的地位也不断加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中医医疗机构65 809个,其中中医类医院5 232个,中医类医疗机构床位132.9万张,中医备案诊所占中医类诊所总数的26.94%,全国85%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了中医科,多数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98.3%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7.1%的乡镇卫生院和71.3%的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群众在基层就近看中医更加便捷[18]。此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推动3万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堂),实施基层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建设项目,截至2020年12月底,健康信息平台共接入中医馆1.47万家,平台注册医生3.88万人,平台累计接诊患者1 379万人次,有力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19]。近年来各版医保目录收载的中药品种数量越来越多,中药品种数量占医保目录总品种数的比例已由2000年版的40.52%(622/1 535)上升到了2020年版的49.07%(1 374/2 800),中西药比例基本持平,真正将中医药并重原则落到了实处[20]。这些数字用无声的语言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医药的发展壮大,也显示出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健康理念及养生保健服务的认同和接受,中医药的普及率与发展定位进一步提高[6]。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坚持医教协同,深入推进中医药教育教学改革[7]。据统计,1953年,全国92个大中城市和165个县登记、审查合格的中医师只有1.4万多人[21]。截至2019年底,全国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62.5万人[18]。实施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遴选培养99名岐黄学者、500名第四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00名西医学习中医优秀人才、5 000余名中医药中青年骨干人才等,探索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机制。健全中医药人才评价激励机制,评选表彰60名国医大师、100名全国名中医、60名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80名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2]。
中医药传承保护和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统筹推进文献传承和活态传承,建成1 48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27项传统医药类项目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00余部中医古籍全部完成校注整理出版。深入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基本建立中药资源动态监测和种质资源保护体系[22]。自2000—2019年,20年间,中医药界共有114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获得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6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余107个项目获得二等奖,获奖项目多是在中医药科技创新、中西药结合治疗、中医传承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23]。14类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疗效获得循证依据,完善了中医药防治传染病和慢病临床科研网络,建立了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临床科研一体化新模式,建设了一批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一批科研成果转化为诊疗规范和中药新药。
中医药为人民群众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屏障。建国初期,中医名方白虎汤加减治疗乙型脑炎,治愈率达90%以上。青蒿素的成功提取使我国疟疾病例实现零报告,被誉为“拯救2亿人口”的发现。2021年6月30日,中国正式获得WHO消除疟疾认证[24]。2003年非典时期,广东积极使用中医药,实现了“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患者零转院”,国务院强调防控非典要积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非典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同样,中医药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中也发挥了其应有的价值。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确诊病例达92%,使疫情在我国得到了极为有效的控制[25]。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制的创新中药连花清瘟胶囊,传承《伤寒论》《温病条辨》《温疫论》治疗疫病之精华,已成为病毒性呼吸系统传染病防治的代表性药物,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甲型H1N1流感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此类效方验例不胜枚举,彰显了中医药在防控疫情,守护人民生命安全中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中医药的世界认可度不断提高,中医药行业的信心不断增强。2010年,“中医针灸”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是我国中医药被世界认可的重要标志[8,26]。《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7]。屠呦呦因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的重大发现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让世界看到了中医药的伟大。2019年,第72届世界卫生大会首次将起源于中医药的传统医学纳入《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发布中医药国际标准63项[9,28],ICD-11的正式发布彰显了中医药在人类健康服务中的能力和地位,架起了中医药走向世界,与国际标准相衔接,与世界各国医疗卫生体系融合发展的桥梁。中药材的出口金额也由1992年的2.4亿美元提升到2014年的12.7亿美元,22年增长了5倍多,随着《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出台,中医药沿着“一带一路”连点成线,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建设了一批中医药海外中心和国际合作基地[10,29]。
忆往昔,所有中医药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畏困苦,在党的领导下坚守“发展中医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信念,取得了中医药发展的历史性成就。望未来,所有中医药人拥抱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将党对中医药工作的关怀厚爱和殷切期望化为前进的不竭动力,秉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原则,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奋力开创振兴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新格局,为建设健康中国,维护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