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初步探索
——以《论十大关系》为文本

2021-11-30 06:04马成瑶金赞研
关键词:体系国家建设

马成瑶,金赞研

(中国传媒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4)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命题。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第七大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现在非有不可,而且非继续加强不可。否则……不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起来也不能巩固。”[1](P35-3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从历史上来看,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从现实上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国内面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间节点,国际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国内的形势既是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因此更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共同奋斗。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全面系统工程,涉及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的复杂情况,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克服改革中面临的种种困难。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斗争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1942年9月,党在《关于统一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中提出党的领导的一元化要求,党的一元化领导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即使在 “文化大革命”中,党依然领导人民进行经济社会建设,并与反革命集团进行艰难斗争,保障着国家在困难时期仍然继续前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打开国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旗帜鲜明地坚持党的领导,把握住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不走偏、不倒退。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不搞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2](P195)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一元化领导得到继续加强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3](P20)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就要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特别是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优势,坚持群众路线,发动群众,以人民的力量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国家治理是党和政府的工作,但是党的智慧来自群众,政府的施政目标也是一切为了人民,治国理政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支持。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指出在无产阶级政权下面,工人具有很高的阶级觉悟和劳动积极性[1](P35-36)。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组织深入到社会最基层的单位,包括社区、村庄和生产组织,起到了领导、教育、联系、服务广大群众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党组织扎根群众、联系群众,才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动员群众的作用。

动员能力不仅来自强大的行政指导体系,还来自党根植于人民的威望。相比较行政强制力,党在人民当中所具有的威望和人民对党的信任是党能够调动资源、统筹兼顾的前提条件。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动员能力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执政者的动员能力直接决定了其执政能力。而中国共产党的动员组织力来自党的先进性,来自现代化党在群众中崇高的威望,群众对党的信任是党最为宝贵的资源。

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坚持党员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先锋队作用。实现党的领导,既依靠制度,也依靠党员,人事和制度不可偏废。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多次强调党和无产阶级专政的作用,对党员和领导干部提出要求。《论十大关系》这篇针对党内的内部讲话核心要义就是要求党员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十大关系也就是十大矛盾,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处理十大矛盾。由此可见,毛泽东对于党员工作一以贯之的重视态度。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重点强调了党员的模范作用和全局观念。毛泽东提出:“在军队中是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在统一战线中是实行抗战任务的模范、协调各党相互关系的模范;在政府工作中是十分廉洁、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在民众运动中是民众的朋友、而不是民众的上司,是诲人不倦的老师、而不是官僚主义的政客。

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是实事求是的模范、学习的模范。”[4](P488)在大局观上,“共产党员决不可脱离群众的多数,而率领少数先进队伍单独冒进,必须注意组织先进分子和广大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一个好的共产党员必须善于照顾全局善于照顾多数,并善于和同盟者一道工作”[4](P488)。毛泽东对于党员修养和党员作用的论述贯穿了毛泽东思想的始终,直接影响并指导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对于党员模范先锋作用的要求。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强和完善党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协调各方的能力[5]。首先,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只有政治上具有先进性,才具备一切工作的前提。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必须始终坚持这一点,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政治权力归根结底来自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失去了这一点,政治权力就如同空中楼阁,虚无缥缈。只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增强党的团结性、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党为人民服务的能力,深入群众、避免脱离群众,才能保持党在人民心目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其次,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做到令行禁止,维护中央权威和全党步调的高度一致。政党的战斗力来自高度的团结和强有力的领导,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四大风险”“四种考验”更加突出,面临的历史任务也更加艰巨,全党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集全党之力为实现党的历史目标而奋斗。再次,必须加强制度建设,通过完善党内法规和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国家治理体系保驾护航。制度是具有长期意义的、较为稳定的治理工具,加强制度建设是增强党的执政科学性和规范性的重要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大力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和立法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党内规章制度,推动了一系列立修废改法律的工作,根据现实的需要立法修法,废止一些已经过时落后的法律,使得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紧随时代、与时俱进。最后,贯穿党的治国理政全过程的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党来自人民,只有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与活力。落实到实践当中,就要信任群众,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的智慧,把群众的要求作为党的决策的重要依据,把群众的关注作为党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切入点。

二、实事求是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根本前提

《论十大关系》通篇体现的是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深入思考,对当时社会主义体制和模式存在的问题的深刻剖析,对未来社会主义国家建设道路的深远规划。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推进,移植苏联政治经济模式的弊端也逐步凸显。特别是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一方面让毛泽东思考苏联模式的弊端,另一方面,也引起了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阵营性质的担忧。苏联模式特定时期内可以起到快速调动资源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作用,但是如果不根据形势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革,必将窒息社会经济活力,造成党和国家治理体系僵化和退化。在思考苏联模式弊端的同时,毛泽东又在关注社会主义阵营的整体利益。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和壮大来之不易,斯大林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如果社会主义阵营因为斯大林被否定而分崩离析,那么对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将是毁灭性的打击。对此,毛泽东一方面对苏联体制的弊端给予批评,提出苏联体制的弊端是“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的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要求全党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进行改革;另一方面,毛泽东从社会主义事业大局出发,明确提出要维护斯大林的地位,继续学习苏联模式的积极方面,改革苏联模式的弊端。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思想路线。没有对待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没有问题的解决,更没有社会的进步。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及时准确找到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根源在于能够以辩证的思维方式看待社会主义建设。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模式是金科玉律,更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事物,只有“变化”本身是不变的。因此毛泽东要求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学习,坚持调查研究,跟上并引领社会发展的进程。毛泽东的一生都在反对教条主义,从20世纪30年代反对“立三路线”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到40年代的反对本本主义和延安整风运动,再到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建设以及苏联经验的借鉴与反思,都贯穿着这一条主线。

《论十大关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首次就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治理问题提出的有独创意义的回答,其中蕴含着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思考,贯穿着毛泽东一贯的实事求是的原则。面对苏联模式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毛泽东不仅看到了应当对苏联模式进行改革和完善,还看到了如果改革不当,对于社会主义事业会造成更加沉重的打击。因此,改革的正确方向必须得到准确把握,改革的步骤和进度必须得到精准的规划和设计,政治家的前瞻性就体现在对局势的掌控能力和对未来趋势的准确预判,毫无疑问,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改革方向和前途的预判是准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同样如此,对于改革方向和步骤的掌握设计与改革本身同样重要,习近平准确把握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找准了改革的方向,改革就能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下去。对于我国未来的改革实践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直面问题,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抛弃盲目照搬已有方案的空谈,是必须遵循的方法指导。

三、统筹兼顾、协调矛盾、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

统筹兼顾、协调矛盾,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最大也是最显著的优势。无论是实行计划经济的时期,还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期,都具备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产业比例极端不均衡,重工业基础极端薄弱,缺乏国家赖以生存的工业基础。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也极端严峻复杂,内部有大量国民党残余势力需要肃清,外部有帝国主义势力虎视眈眈。在这样的内外形势下,必须集中力量突破关键领域的建设瓶颈,以国家生存和建设最为基础的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入手开始建设全工业体系。为此,党中央学习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制定了“五年计划”,以重工业为突破口,从1951年开始建设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和工业设施,使我国初步具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为今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乃至改革开放奠定了物质基础。此后,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集中力量进行了一系列科研攻关,先后攻克了两弹一星、核潜艇、杂交水稻、青蒿素等一系列世界性科研难题,消灭了四害和困扰南方群众的血吸虫病,建立了服务人民的医疗和教育制度,然而长期的单一计划经济压抑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正处于的历史方位无法完全排斥市场的作用,管理得当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完全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市场的优势是可以根据需求调配资源,但是同样具有逐利性、自发性和盲目性的弊端,公共事业与市场结合不当就会极大损害人民的利益。而无论是国防建设,还是公益性质的教育医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都要做到为人民服务,这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因此需要党集中统一领导、国家统筹计划。《论十大关系》在“一五计划”胜利完成前夕提出,“一五计划”的巨大成就使得上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下到普通干部群众都感受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但是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社会主义改造和工业化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因此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的前三大关系“轻重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的关系”中,明确提出了要“在坚持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向农业和重工业倾斜;在坚持继续发展沿海工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内陆工业;在保障国防基本建设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为国防提供后盾支持”的三大经济方针。这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统筹兼顾的制度优势。

国家体制是中央体制与地方体制的结合,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是各方利益博弈的产物。无论古今中外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体制内部,都会存在央地关系、部际关系、省际关系等若干对关系与矛盾。资源的有限性、国家与政党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之间的张力、各部门各地区职能分工的差异都会在客观上导致利益的分歧与矛盾。如何看待与处理这些矛盾,是从古至今执政者都必须重视且考虑的问题。毛泽东不仅承认人民内部存在利益的分歧和竞争,还高度重视处理各方面的关系,通过平衡各方利益调动其积极性。以中央和地方关系为代表的各行政层级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从古至今处理国家政治体制和利益分配中的难题,由此产生了分封制、集权制、联邦制、邦联制等一系列试图解决这一问题的政治体制,但是始终没有很好地平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采取分封制,造成了持续近千年的战乱,采用了两千余年的中央集权制,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生产力,但是最终仍然使得专制主义愈演愈烈,不利于国家稳定和人民生活。苏联采取了加盟共和国的制度,但是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过于僵化,导致加盟共和国和地方政府毫无自主权,严重窒息了社会经济活力。西方国家很多采取联邦制,各州各省具有很大的自主权,但是联邦政府权力有限,在不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很难处理各州之间的利益纠纷和推诿扯皮,难以做到平衡各州之间的利益矛盾,特别是在涉及群众生活的领域无法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弊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及党中央始终在思考如何既保持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权威,又能够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经过大区制和中央分局制的探索,摸索出一条“中央管大局和方向,地方负责具体实践,在保持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地方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与中央进行协商解决问题”的制度。正如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要提倡同地方商量办事的作风”,这种协商在日后从作风逐渐变为了制度,形成了目前我国实行的协商民主制度的一部分。毛泽东不仅要求中央和省一级要坚持中央权威与地方自主相结合,而且任何一级单位与上下级都要保持这样的关系。毛泽东还提出要纠正国务院各部委跳过各省省委、省人民委员会直接对对口厅局发布指示的混乱做法,这些指示有的中央不知道,但是以中央的名义发布,给地方造成了很大困扰,毛泽东要求精简程序和手续,严格按照层级发布指示,纠正了“文山会海 ”的官僚主义倾向。妥善处理各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是维护国家稳定和政权良性运行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行政层级权力安排和分布依然遵循《论十大关系》中的基本原则,即维护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地方的自主积极性。央地关系、部门关系制度的完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在这一方面,我国仍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探索。

四、科学合理的经济布局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能力是国家治理能力最为重要的体现。对国民经济结构和层次进行合理的规划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实行计划经济的时期,我国通过国家计划,确立了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兼顾农轻工业的社会主义工业发展方针,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建立起一套门类较为齐全并可以同时兼顾人民生产生活需求和外部形势变化的全工业体系。农业合作化运动改变了数千年来的小农经济状况,通过整合土地和生产资料使得农业现代化成为可能,极大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毛泽东高度重视我国的经济体系和经济结构的建设。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下最大力量听取汇报所完成的就是前三大关系“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其中,毛泽东最为关注的就是苏联曾经有过较为惨痛教训的农轻重三大产业的关系问题。苏联在这个问题上有过教训,而且始终没有得到彻底的改正,最终使得国民经济比例失调,酿成了经济的萧条和严重的社会危机。毛泽东时代虽然这种矛盾没有集中爆发出来,但是毛泽东敏锐地意识到轻工业和农业是人民生活的基础,如此偏废农轻工业,“几十年后算总账划不来”,一定会引发较大的社会问题。毛泽东时代已经发生的波匈事件、布拉格之春等东欧国家的社会动荡,从表面上看是政治自由化所引起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苏联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对东欧国家人民生活的不良影响所造成的。国家对于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过度干预和自由放任都会导致经济结构和产业机构的畸形。在改革开放之前,社会主义国家普遍认为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是等同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不盲目学习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提出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要将投资向农轻工业倾斜是非常难得且可贵的思考和探索。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产业地域结构极端不平衡,工业和轻手工业几乎全部集中于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的工业主要集中于天津、上海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工业基础极端薄弱。在《论十大关系》“沿海与内地工业的关系”中,毛泽东认为战争仍然不可避免,因此工业不能全部集中在沿海地区,要大力发展内地工业,一方面能够减轻沿海工业的战争压力,另一方面,内地的工业基础太过薄弱,必须加大力量尽快填补。因此,从1964年起,随着中共中央所认为的战争压力逐渐加大,中央正式开启了大三线建设。大三线建设对于中国产业结构的地域分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通过大三线建设,西部地区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建成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大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极大地拉动了西部地区的发展,使得一部分西部省份快速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结构的调整方面,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片面发展重工业,轻视农轻工业的做法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非公经济的发展,轻工业逐渐成为我国国际贸易的一张重要名片,为我国带来了可观的利益,为我国的国际贸易和人民生活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但与此同时,我国也出现了不重视尖端科技,片面依赖进口和引进高端制造业产品,忽视自主研发的问题。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形势的不断变化,我国旧有产业结构的弊端逐渐显现,特别是新冠疫情所凸显出我国在高端制造业上仍然与西方国家有差距。我国的制度优势在抗击疫情中已经得到了充分显现,但是如何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将制度优势转化为现实,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对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上,应当起到比资本主义国家政府更加强大的作用。从宏观上来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国的政治是“接力赛”,西方国家是“拳击赛”,我们是一棒接着一棒干,只要定下了目标,没有大的形势变化就要沿着既定目标走下去,不会因为领导人的更替就发生变化。因此我国比西方国家更加有条件进行远景和长期的规划。从微观上来说,我国更加有可能对一些新兴产业进行战略性的、长期的扶持。西方国家如果没有外部压力,很难对一个产业进行长期持久的战略性支持,由于政党利益和选举需要,很可能造成产业结构和资源配比向执政党的票仓产业倾斜,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就完全服务于政治选举而不是国家的实际需要。

调整产业结构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涉及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提出,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现代社会的分工产生了巨大的生产力,但是社会分工的细化也导致了在危机来临之时可能会由于某一细微的变化导致全产业链的崩溃。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面临对外战争的危险,因此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大力发展重工业,加大在西部远离沿海可能爆发战争的地区投资重工业的比重,同时大力发展农轻工业,这样可以做到国家掌握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财富,农轻工业以“存富于民”为主。即使遭遇了较大规模的危机,人民也可以暂时维持较为稳定的生产生活。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危机不仅是战争危机,还面临着许多非传统安全威胁。因此,国有经济必须在经济安全领域发挥主导作用,对于一些非危机时期由市场掌握的行业,国有经济部门应当作出预案,在危机到来产业链断裂的时候及时接管相关的生产,保证产业链正常运行,不仅要做到保障人民正常生活,而且要肩负起为抗击危机生产物质资料的任务。

五、做好宣传思想工作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意识形态问题的处理能力是考验一个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正确引导舆论使之符合国家发展的大方向,同时做到“有底线的宽容”,保持舆论场的活力,发挥社会舆论在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人民群众,反映社情民意和进行舆论监督。处理社会舆论问题,最为重要的是分清敌我,分清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红色地带,灰色地带和黑色地带”,哪些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哪些属于敌我矛盾,三者的界限如何划分,这是我们国家意识形态治理仍然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在和平时期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更需要正确划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而这两对矛盾目前更多体现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分清敌我”既是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开篇《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的核心思想,也是指导中国共产党从弱小走向强大的法宝。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用两大关系的篇幅,谈了对中国革命至关重要的“是非关系”与“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对如何处理政治上的矛盾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新中国成立后,国内政治矛盾仍然尖锐,除了国民党残余势力、反革命政治土匪等武装反革命力量以外,思想和意识形态上的斗争也十分尖锐,毛泽东明显更加认识到后者的严重性。旧知识分子中反对、敌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仍然占有很大部分,民主党派人士中也有一部分人的思想没有转变为无产阶级思想。因此,除了使用镇反等暴力手段剿匪以外,对于处理思想上的反革命问题,毛泽东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处理思想问题就无法再使用战争时期的方式来进行,必须探索一条处理敌我和人民内部矛盾的新路。在这一问题上,毛泽东认为,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和唯物主义为指导的基础上,任何学术问题的争论都应当是不受行政干涉的,都应当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在1956年致周恩来、刘少奇等的信中,毛泽东明确提出:“对学术思想的不同意见,什么人都可以谈论,无所谓损害威信。”[6](P40)该信件的起因是由于苏联学者在中山大学参观时发表了对《新民主主义论》的不同看法,中山大学党委负责人提出是否有必要向苏联大使尤金反映和交涉。毛泽东认为,这属于学术交流范畴,不应给予政治上的干涉。一方面,毛泽东不希望由于某个苏联学者发表无足轻重的言论影响本就出现裂痕的中苏关系;另一方面,在批判 “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运动和批判胡风运动之后,毛泽东也希望国内学术尽快繁荣,通过说理的方式贯彻《关于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批判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的指示》,通过批判资产阶级思想宣传无产阶级的唯物主义思想。

处理思想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是做人的工作,与处理工业、贸易等问题有较大的不同。一个国家建立强大的工业和经济体系并不困难,但是塑造强烈的国家、政党和制度的认同感却很不容易,有的国家甚至自始至终都没有通过做思想工作确立这一点,造成了极大的治理成本,国家始终得不到有效的发展和进步。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工作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但是对强制力形成依赖却是无益于意识形态工作的。国家、民族和制度的认同感既是现代民族国家赖以形成、维持和发展的软实力要素,也是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对错误言论敢于“亮剑”,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做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者和践行者,就是要求共产党员和党的理论工作者一方面要以身作则,忠实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为人民服务;另一方面,要求相关部门既要敢用、会用行政和组织的力量纠正错误言论,又要学会运用理论和教育的方法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批判错误观念。《论十大关系》虽然没有重点论述意识形态问题,但是其中处理敌我和是非问题的观念和方法,仍然值得当今的相关工作者学习和借鉴。

六、结语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对于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来说,完善的制度、忠诚的干部队伍、强有力的执行能力和有说服力的意识形态是治理体系的四大支柱。与虚无缥缈的“自由民主”的空洞概念相比,国家治理体系建设是更加符合实际和符合政治运行基本规律的。《论十大关系》既是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第一次系统论述和思考,也是中国共产党真正成为全国的执政党后第一次对于全国的政治经济建设的通盘思考,还是对新中国成立近十年政治经济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后人具有重大的启发意义。虽然时过境迁,世殊时异,但是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建设的基本规律、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方法和对人类社会政治运行规律的探索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与西方自由主义和选举政治结构性矛盾不同,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甚至可以通过科技和技术手段的完善来逐步解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吸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有益的思想资源实现对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完善,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猜你喜欢
体系国家建设
“三个体系”助力交通安全百日攻坚战
探索自由贸易账户体系创新应用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