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美育之维

2021-11-30 06:04单丹丹王福兴
关键词:媒介人格美育

单丹丹,王福兴

(哈尔滨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作为新兴媒介的自媒体,在给受众个体提供了更多的信息采集、生产、传播、共享的独立空间的同时, 也面临着乱象滋生、污染传播生态的挑战。由此,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创造风清气爽的网络空间,保证他们健康、安全、文明上网,已成为家庭、学校和社会所关注的焦点。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校美育工作的认真总结、深刻认识、深层次规划设计和深入推进实施的实际步骤与举措。《意见》印发后,学界就如何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美育的价值与定位、美育的课程体系建设、美育的评价改革等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与探索,然而,将美育贴近大学生接受媒介传播的实际生活展开研究,还比较罕见。基于此,本文从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视角加以探讨,使美育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地接地气。

一、从自媒体的现实生态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

“从传播主体的角度划分,自媒体可以分为‘个人自媒体’和‘组织自媒体’。从媒介类型的角度来划分,自媒体可以分为四大类:图文自媒体、视频自媒体、音频自媒体、直播自媒体”[1]。自媒体类别的多样性,既是互联网新兴媒体繁荣发展的标志,它在极大地拓展公民话语权的同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网络风险。

1.自媒体乱象的危害不容忽视

对自媒体的乱象,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网民们有目共睹,尽管大家深恶痛绝,但仍屡禁不止。本文侧重其危害加以剖析,列举如下:一是内容庸俗、低俗、媚俗,肆意编造噱头。所拍的这类视频大多将人物置于尴尬难堪的境地,配以虚张声势的廉价笑声。受众长此以往沉溺其中,与高雅艺术渐行渐远,既阻滞了审美思维的发展,也钝化了审美鉴赏力。二是网络暴力不断,污言秽语不堪入目,以弹幕评论为甚。此外,不知从何时起,一种以无意义对骂狂欢的“祖安文化”在网民中流行开来。“祖安”一词源自某同名网游服务区,此区的游戏玩家以脏话、互撕而著称,甚至“还寻求‘创新、犀利、朗朗上口’”[2]。如此美丑不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出口污言秽语,甚至盲目攀比,“祖安文化”暴露了青少年人格的扭曲。任其泛滥蔓延,腐蚀的是青少年群体。三是移花接木,编织谣言。一般说来,谣言总是抓住受众所关心的热点或舆论焦点问题,以移花接木的惯用手段缝缝连连。加之图文、视频或音频杂糅其间,使人信以为真:或为伪科学所迷惑,或引起社会恐慌,或激起民众的偏激情绪,其危害阻碍了科学进程,破坏了社会的稳定秩序。四是哗众取宠,随意克隆。某一国内国际热点问题一经引起受众关注,部分微信公众等自媒体总要分得一杯羹,如实转发倒也罢了,煞费苦心地在标题上大做文章,虽然已无任何新意可言,但赚取了广告流量。浪费了受众的宝贵时间,践踏的是自媒体的公信力。

2.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应创新教育路径

治理自媒体乱象,决不能心慈手软。据2018年11月11日的微信平台公布,国家网信办“严格治理损害内容生态、严重影响用户阅读体验的微信自媒体行为”,“共封禁各类低俗账号超过18万个,删除相关文章31万篇”[3]。其后,持续“开展自媒体专项整治,每年清理的非法账号数以万计”[4],使网络生态得到初步改善。专项治理依法出重拳,这只是应对网络风险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提升媒介素养,增强青少年自身免疫功能,才能战胜网络雾霾免受其害。所谓“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是指受众面对媒介传播内容所作出的价值判断,它是受众综合素养的集中反映,并通过对传播内容的选择性享用、质疑性思辨、快捷性反应和创新性制作得以体现。据《光明日报》记者调查表明:关于我国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尚处于起步初探阶段。而开设了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则近水楼台,相继开设了媒介素养选修课。遗憾的是“只有9.8%的大学生表示学校开设过相关课程,有67.8%的表示没有接受过媒介素养相关课程教育”,所以,“对于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分辨主要依靠个人常识”[2]。由此,对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可谓任重道远。而创新媒介素养教育路径,是应对网络风险、取得教育实效的重要保证。

3.美育为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拓展了新的视域

山东大学终身教授、我国著名美学家曾繁仁先生主张“美育不仅要有艺术课程,更要融入我们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和大学生的全部生活中”[5]。美育融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美的力量,为美育找到了源头活水;生活拥有美育,美育有了生长的土壤,人们生活的品质与品位也必将得到有效提升。那么,就大学生说来,其校园生活除了课堂学习,接受以互联网智能手机为载体的自媒体传播,已成为课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美育之维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特别是把握“学校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主要包括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6]这一规范性设计,与自媒体传播图文相间、音频视频相互映衬之相似,可谓找到了媒介素养培育的理想切入点。并且,“营造全社会共同促进学校美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6],绝不可忽视自媒体传播。所有这些,也正是本文选题的由来。

二、美育的概念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美育,亦被称为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是施教者按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等)及其理论形态(美学),借助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的审美对象)向受教育者施加审美影响,陶冶、塑造性情,促使他们的心理结构趋向完善,从而将他们培养成为具有感受、理解、评价美和创造生活美、艺术美能力的人”[7](P17)的教育。《意见》从美育的性质、美育的作用两个主要方面,确切而通俗地将它概括为“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能力”[6]。把握美育的概念内涵,本文试对其基本特征试作如下总结:

1.形象感染性

早在1922年,被誉为中国现代“美育之父”的蔡元培先生应友人之邀,畅谈了他对美育实施方法的意见。他将美育划分为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等三个方面[8]。显然,这表明美育应贯穿人的一生。这其中,学校美育又是重中之重,发挥着美育的奠基作用。而进入大学阶段,学校美育要以公共艺术课程为主体,即以创作艺术、欣赏艺术和表演艺术为主体,因此,从美育的具体实施过程来考察,作为“以情动人的美的教育”,它是利用审美形象的情感力量去感染个体以达到教育目的[9](P150),这是因为作家艺术家总是饱含着激情去创造艺术形象。曹雪芹在《红楼梦》的开篇第一回就感慨万千地自嘲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道不尽的是他对笔下人物的痴情,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这是就创作而言,而从艺术欣赏说来,读者之所以能从作家的描述、艺术家的表演中获得对特定生活的认知、思想的启迪、审美的愉悦,无不是在美的形象引领下实现的、触发的情感共鸣。由此说来,美育的形象感染性,它并非以理说服人,而是以作家艺术家所倾注于形象之中的真情而感动人。

2.心灵映照性

中唐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白居易《与元九书》)其意为:大千世界能够震撼人心的事物,没有比情先、没有比言早、没有比声近、没有比义深的了。在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情、言、声、义,无不是通过人的内心世界而发生作用。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前者的潜移默化,后者的寓理于情,无一不是通过这种心灵发生作用的形象化、经验性表述。美育更是如此。如果说形象的感染性仅仅是美育的初始阶段,那么,心灵的映照性,则是美育的结果,这一特征不仅表明美育是心灵的教育,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灵的滋养,而且还具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张璪《画论》)般的反作用。也正如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的阐述:“‘心源’是说‘心’为照亮世界万物之源,世界万物就在这个‘心’上映照、显现、敞亮。”换而言之,“没有美的心灵,就不能照亮世界万物的本真之美”[10]。美育给当代学生一双美的慧眼,要用这双慧眼去发现美、欣赏美,也相应地去创造美,所以,《意见》提出美育具有“温润心灵”的作用,其道理也在于此。

3.人格塑造性

或者说人格的完善性这种塑造并非平地起高楼式地突兀出来,而是在既成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通过塑造性完善使之趋于完美。作为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所谓人格,是指人的多种心理特征的综合性外显,并通过主体的言谈举止、特别是人们的口碑得以体现。实践表明,健康人格的培养、塑造、建构与完善,理性之参与并非完整,还要有感性融入,即二者必然也必须有机统一、相互协调地结合起来。正如有学者所指出:“审美教育通过促进理性和感性的协调发展而切入到健康人格的塑造中来。”因此,“它既发展人的感性,同时又发展人的理性。一方面,它使人的感性人性化,从而避免感性泄导过程中出现的物化与蜕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它又使人的理性人性化,从而避免人的理性由于过分膨胀而导致的非理性化”。由此说来,感性与理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理性因为有了感性的支撑而立足于坚实的根基之上,感性因为有了理性的提携而飞翔在文明的天空。”[11](P37)二者的结晶体就是人格。具有健全的人格意识,或者说理想的人格无不趋向崇高美、诚信美、友善美;并作为欣赏美之主体,以高尚的情操、追求高雅的艺术之美与生活之美,鄙视庸俗、低俗和媚俗,厌恶感观刺激和低级趣味;同时,以自己宽广胸怀、克己奉公、崇高气节、矢志不渝的人格感染着、影响着他身边的人。

4.生活指归性

指归,包含“主旨”“意向”两个义项。美育的终极指归是社会生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外美学家的论述中获得深刻教益。曾繁仁先生认为:“美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成为‘生活的艺术家’。所谓‘生活的艺术家’,就是以审美的态度、艺术的态度对待生活、自然、社会、自身、他人,这样的人就是‘生活的艺术家’。”[5]由此也就表明,美育从艺术熏陶、艺术实践开始,并不是要把每位实践者都培养成为从事艺术创作(比如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家,而是通过相应的艺术实践,提升审美素养、坚定审美理想,为这个世界创造美、为生活创造美,为人生境界增添美的含量。就受教育者说来,确立并坚定了审美理想,由此也就决定了他想要过的那样一种生活。就此,俄国著名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阐释得再精辟不过了,即“在人觉得可爱的一切东西中最有一般性的,他觉得世界上最可爱的,就是生活;首先是他所愿意过、他所喜欢的那种生活”[12](P6)。在他看来,“美是生活”,不仅是生活,而且是“应当如此”的生活,即“凡是我们在其中看见我们所理解和希望的、我们所欢喜的那种生活的,便就是美”[12](P119)。美,它源自生活;美育,“使人进入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5],进而过上高质量的、有品位的、有尊严的生活。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来,高校的美育就为莘莘学子的校园生活和未来生活赋予美的种子,培育了美的动能。

总之,按照美育发展的内在逻辑,我们总结了上述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颇像戏剧艺术的“起承转合”:形象感染性,这是美育的初始,它开启了进入美的圣殿之门;心灵映照性,当受教育者心灵深处经历了美育的温润滋养,则善于发现大千世界的本真之美,这一发现本身即承载着美的理想与信念;人格的塑造性,全部美的感知、美的发现及其实践,在丰富了主体审美阅历的同时,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进而构建着、完善着主体的人格,这其中,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可视为成长之中的一次重要转折;生活的指归性,这既是美育实践的落脚点,也是全部美育的价值所在,包括美育在内的“五育”并举,不可或缺,才符合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时代要求。那么,沿着美育整体基本特征的逻辑理路,美育又将怎样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

三、美育对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作用

美育对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功能有哪些?或者说,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美育作用的内在机理是怎样的?就此加以透视分析,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提升效果。

1.对经典作品的审美体验增强了对媒介艺术传播的鉴赏力

大学阶段的美育以什么为依托?《意见》作出了明确规定:“高等教育阶段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6]这意味着,艺术经典作品承载着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经典,是在当世仍有典范意义与价值的优秀文化遗产”[13]。而艺术经典的典范意义在于,它大浪淘沙般地经过历史的检验和洗练,如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油画《开国大典》《父亲》、话剧《茶馆》等,其思想内容之深邃、艺术表现之炉火纯青,成为民族艺术宝库之瑰宝。试想,美育艺术课程的开设,耳濡目染般地陶冶在经典作品的高雅艺术氛围,则应验了那句学习的箴言,“勤学如春园之竹,不见其长日有所增”,包括其审美情感、审美需求、审美思维、审美取向、审美视域等在内的审美鉴赏力,必将得到显著增强。自媒体传播,为了吸引受众,集视频音频等各种视听艺术于一体,或者成为文字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了鉴赏力这一艺术审美底蕴,对艺术作品传播的高下与优劣,将作出比较中肯的审美评价。艺术鉴赏力既是审美教育的开端,也是基础,唯有对艺术经典作品的感知、理解、欣赏与崇尚,才能使这一基础更加巩固。

2.获得心理认同的审美导向提高了对信息内容的辨识力

美育与个性的发展密切相关:“美育对个体的内在教育功能主要体现为促进审美情感自我的成长。”[11](P51)从上述美育“心灵的映照性”特征的分析中我们看到,美育的心灵滋养在先,心灵映照在其后,构成了滋养是前提、映照是发展的因果关系,这恰恰表明,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之后,其“审美情感自我”在成长。并且这种成长,是在审美导向获得心理认同的态势下完成的。也正如有学者所分析的那样:“美育所形成的理解的共识和情感的共鸣,更多地发生在同一个社会族群、同一种语言方式内部。正是通过由美育形成的共识和共鸣,人与人之间可以有效地达成民族文化认同。”[9](P162-163)心理认同的审美导向是对代表中华民族先进文化认同的具体化。基于此,对于接受艺术美育教育已达成“理解的共识和情感的共鸣”的当代大学生说来,其心理认同的审美导向则成为辨识自媒体传播内容的遴选器。康德的审美话语体系中有一经典名言,即“审美是真与善的桥梁”,遴选的过程就是沿着这座桥梁到达求真、向善彼岸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遴选出的或是上乘精品,或是辨识出劣质品,只要精准到位,则是辨识力之强;反之,则弱。强或弱,从一定意义上说来,取决于对审美导向的心理认同度。

3.追求人格完善的审美理想激发了对劣质信息的批判力

从接受自媒体传播的常态说来,对媒介传播的接受是通过前述的读屏、欣赏、辨识、遴选等一系列环节完成的。因此,在自媒体时代,接受的过程,说到底就是一个选择的过程,然而,按照网络媒体的阅读常态,受众往往对所阅读的信息作出呼应,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和审美取向,作出客观评价(这至少在呼应者自身思想意识上说来是这样)。这其中对辨识之后所发现的劣质信息,予以澄清事实、辨明是非、正本清源、避免以讹传讹式的批判,不仅仅是常态下一般意义上的呼应,而是作为受众个体对接受媒介传播过程中的自我人格完善的一次洗礼。“美育之所以能够成立和独立,就在于它可以升华感性,引导趣味和完善人格”。这“其中,感性教育是基础,趣味教育是中介,人格教育是目的”[11](P40)。就高校美育教育说来,全部美育课程的开设,包括学科融合、资源整合、实践体验、评价机制等,无不是致力于受教育者的人格完善。面对媒介传播的劣质信息,守土有责、肯于担当,这种批判力正是造就健全而典范的人格主体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就大学生说来,培养媒介素养的全部美育活动,归根结底,就是其审美的人生价值在互动式的媒介传播接受过程中的自觉发挥,也是对审美理想、审美取向的实践运用。而所有这些,无不体现在批判力上。总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既是我们开展美育教育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也是“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思想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著名论断,人格完善的审美无疑是对美的规律之践行,而批判力得以力透纸背,则取决于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学说的深刻领会与自觉运用。

4.蓄积的审美素养蕴含着参与自媒体传播的创造力

进入大学学段,学子们经历了高考的打拼鏖战,紧张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接受手机终端的自媒体传播已成为校园课余生活的常态。此时,随着“着力提升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形成艺术专项特长”[6]的美育教学推进,较之中小学学段所接受的审美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即审美素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积累,其创造力进入了“蓄势待发”的萌动阶段。作为美育的结果,这种创造力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或者说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是思维力,即在日常生活中,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善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较之以往相对说来更有谋略、捷径和方法;二是实践力,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有所发明、有所制作、有所建树;三是规划力,即随着对所学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视野的开阔,对自己的人生发展作出远景规划,或是在既定专业上“咬定青山”、一往无前,或是作出必要的调整。所有这些,无不是其审美创造力使然。由此,我们可以充分肯定,参与自媒体传播的创造力也势必蕴含其中了。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自媒体所搭建的平台,创造机会与条件,点燃他们的审美情感,在提升其媒介素养的同时,其创造性潜能也得到充分释放与发展。

四、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美育路径

以自媒体为普遍接受的大众传媒作依托,塑造当代大学生完整而健全的人格,使之在活跃于既有的道德的、智能的、体质的、劳动的界域之外,又跨入审美境界,“五育”并举,既是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平衡发展所必需的文化条件之一,也是避免其单项发展(比如在智育上的“单打独斗”)、造成人格缺憾的有力保证。那么,从美育视角说来,对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应作出怎样的选择?我们认为,既要遵循自媒体传播规律,又要以美育的基本原理为底蕴为引领。具体说来:

1.创建审美教育传播场域

美育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美育的主要路径在于审美体验,只有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深刻领悟与积极评价所产生的审美愉悦,才更接近美育的初衷。由此说来,以学校院系或所学的不同专业为单位,申请注册微信公众号,统筹规划,将全部大学学段的美育课程进行梯次分解,落实到美育传播平台,则成为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首要路径。它所产生的美育效应在于:一是开辟了审美情感交流的场域。师生授受的情感交流、同学之间审美收获的情感交流,有助于交流双方的审美情感获得相互认同。交流场域作为线上审美教育的处所,是提升媒介素养的基础性依托。二是激励大学生审美主体萌发接受美、向往美的渴望与动机。传播场域创造了浓郁的审美氛围,这氛围是主体得以耳濡目染的客观环境,它加速了主体的审美情感趋向艺术化与审美化,进而产生追求美、创造美的渴望与动机,即以致力于传播生活美、社会美和自然美为己任,投身到场域的审美建设中来。总之,随着大学生审美体验之深入、审美视野之开阔,在“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理念得以践行的同时,以立德树人为主旨的中华美育精神也必将融入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中。这是我们所期盼的。

2.在场域的传播主旨上彰显崇高之美

审美教育传播场域的创建、高雅审美情趣的培养,这仅仅是一个良好开端。那么,如何持续推进,使场域的主旨传播成为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滋养?这势必涉及美育课程之设计了。《意见》就“科学定位课程目标”指出:“高等教育阶段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培养具有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高素质人才。”[6]实现审美主体“崇高审美追求、高尚人格修养”的美育目的,必须具有与其相匹配、相适应的,以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为内涵的有益滋养,并且,这种滋养对大学生而言,能够“形成积极的情感依恋和归宿”[11](P105)。在我们看来,这种心理滋养,就是崇高之美。就此,有学者作出比较透彻的阐释:“作为美学理论的经典概念之一,‘崇高’的基本内涵早已超越了‘伟大事物’本身的形态或规模,也不限于‘神圣之物’本身的高尚或伟岸,而升华为对卓越精神、昂扬气度和创造品格的热切憧憬与坚毅追求,特别是表现为力克艰辛、战胜厄运而实现辉煌理想的生命意志。确立‘崇高’的精神信念、塑造‘崇高’的人格结构、养成‘崇高’的行为规范,这无疑应当成为美育之价值取向。”[14]这其中,“精神信念”如同人生的旗帜,它发挥着引领与感召作用;“人格结构”作为性格、品质、能力的综合性体现,并凝结为以高尚的审美情操为内蕴的道德品质而成为安身立命之根本;“行为规范”以“知行合一”的谦谦君子之风采立足于社会、影响着他人。可以说,以崇高之美为主旋律的信念、人格与行为构成了美育之三维坐标。场域的传播理念在于,对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公共艺术课程”[6]的讲授与学习,发挥有益的辅助与补充作用。这就要求搞好创意策划,在场域的内容传播上彰显崇高之美,并以集视频音频之精粹、尽可能完美的表现形式引人入胜,让崇高之美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滋养收到润物无声的审美效果。

3.养成自觉抵制网络雾霾污染侵蚀的审美习惯

应该看到,包括对审美对象的感知、认同、接受的审美活动在内的全部审美体验,都蓄积为大学生以高雅的审美情趣为表征的审美经验,它储存于主体的记忆之中,成为未来艺术欣赏、艺术创造的审美参照。当大学生个体一经接受自媒体传播,或者说对其传播内容进行审美观照,审美经验瞬间就会被激活、进入对屏幕内容进行辨识与甄别的活跃状态。长此以往并持之以恒,对产生负能量的内容信息进行辨识、甄别与判定,不仅形成了既有的审美思维,而且养成了自觉的审美习惯,这是应对自媒体乱象、抵制“三俗”内容侵蚀的利器与盾牌。可谓任凭庸俗、低俗、媚俗浊浪起,自有风清日朗在胸间。所谓风清日朗,就是接受美育之后的审美定力,也充分彰显了美育的价值与意义。基于此,践行“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理念,发挥审美经验的效能,养成以高雅审美情趣为底蕴的审美习惯,在有力地抵制网络雾霾污染侵蚀的同时,也必然逐步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和审美理想的建构”“创造性智力的开发”“健康人格的塑造”[9](P169)。这既是美育经验具有多重效能的具体体现,也是大学生媒介素养培育的着力点。

4.将艺术创作作品输入传播场域

全部美育活动无不是以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为媒介,而相继获得审美认知、审美体验,进而积累审美经验、养成审美习惯。这其中,审美体验是“中枢”,它不仅是获得审美经验的前提、养成审美习惯的根基,还是萌发创造性思维、产生创作激情的源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杭州师范大学教授杜卫先生指出:“美育过程的动力来自个体自身的情感表现要求,它决定了美育是个性情感不断开放、伸展和升华的过程。”[15](P57)大学生一经产生强烈的个性情感表现要求,势必水到渠成地投入艺术创作实践中。也正是基于此,《意见》遵循美育教育规律,确立了“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倡导“创作并推广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提出“鼓励特色发展,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美育发展新局面”[6]的工作目标。所有这些,无不是通过大学生的艺术创作实践体现出来。有鉴于此,应实施的举措为:一是因地制宜。根据学校所在地域、既有美育艺术资源,结合所开设的课程,锁定艺术创作的种类,既让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又使“非遗”后继有人得以传承。二是因时制宜。依据时代发展,经过策划与论证,开展主题创作征文、举办艺术展演,使之成为美育成果的阶段性汇报,成为艺术创作、审美鉴赏水平攀升的阶梯。三是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大学生在中小学学段的艺术特长以及兴趣爱好,“精雕细刻”式地促进其伸枝吐绿,倘若在艺术专业上崭露头角固然可喜,因艺术创作而拓展审美视域、增强人格人品魅力同样是高校美育工作者的期许。如此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将全部艺术创作、艺术展演输入传播场域,高雅的审美品位既提升了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也成为考核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依据。

总之,针对美育特点、遵循美育规律,把握美育作用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内在机理,应实施的美育路径为:在媒介场域建设上,配合艺术课程的开设,构建审美体验的平台,并随着场域平台的如期更新,使之成为大学生心之所向、情之所系的美育精神家园;在媒介场域传播内容、传播主旨上彰显崇高之美,使之成为大学生个体高尚人格的情感归属;在媒介素养培育的着力点上,激活审美经验的多重效能,自觉养成对负能量的信息内容进行辨识、甄别、判定的审美习惯;在媒介素养的考核上,将全部美育的艺术创作、艺术展演作品输入传播场域,实施创评结合、以评促创,既有利于“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格局的形成,也成为衡量媒介素养提升的重要参照。

猜你喜欢
媒介人格美育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