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东
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认识和治疗上,患者容易陷入一些误区,由此延误了治疗时机。
误区一:关节炎不严重可以不治疗 骨关节炎起病隐匿,早期症状比较轻,没有表现出特别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因此,不少患者不够重视,既没有做检查,也没有防护,导致关节软骨退变加重。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病程延长,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调养,关节病情恶化增加了关节受损和残疾的隐患,使患者疼痛加剧,生活、工作和正常行走都受到严重的影响。
误区二:偏方可以治疗骨关节炎 很多人由于对骨关节炎没有正确的认识,盲目地相信一些民间偏方和秘方。一些药物服用下去可能疼痛暂时得到了缓解,但不仅治标不治本,而且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同样,不正规或不具备专业诊疗条件的医院也同样不能给患者带来规范的治疗,反而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的恶化。
误区三:关节炎只有老年人会得 骨关节炎发生的本质是随着年龄增长的软骨退变,或因其他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导致的关节骨性组织增加,出现骨刺等现象引起关节剧烈疼痛。近年来骨性关节炎中青壮年人群的比例有明显上升,通常都是由于剧烈活动或长期过度劳累造成关节软骨的磨损。
误区四:一疼就吃止痛药 不少患者依赖于服用止痛药,确实能够达到缓解作用,但并不意味着病情完全得到控制。而且药物大多有副作用,经常服用会对胃肠道、肾脏等造成一定损伤,还可能抑制软骨形成,影响关节功能恢复,造成疼痛反复发作的情况。
误区五:关节炎患者不能运动 在炎症发作期,患者的确应该尽可能地减少活动,以防加重关节的炎症反应。但是在病情稳定阶段,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些有益康复的功能锻炼,从而加强肌肉力量来更好地保护关节,也是为了恢复关节的屈伸活动,防止关节僵硬。
误区六:关节炎需要使用抗生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症状的止痛药,由于大多数老年人所患关节炎是由关节退变产生的炎症,因此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误区七:关节炎就是骨质疏松 骨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在病因和治疗方式上都有本质的不同,骨性关节炎是由于软骨退变或关节损伤造成的,而骨质疏松症通常是由于缺乏钙质和维生素D 导致骨密度降低,因此患者需要对这两种疾病进行区分。
误区八:关节炎的疼痛可以用热敷缓解 骨性关节炎发作期间是不建议采取热敷方式的,容易造成局部炎症加重。患者在急性期发作时可以采用冷敷,收缩毛细血管,达到控制和减轻局部炎症的作用。
最后提醒:如果你患有骨性关节炎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医生制定自己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