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东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为常见的肝病之一,会对肝脏造成巨大伤害。而且慢性乙肝病毒为一类致癌物,能够导致患者出现肝癌,威胁患者生命健康。那么,患上乙肝会有哪些症状呢?该怎么做才能缓解病情?
肝病面容和巩膜发黄 乙肝导致患者肝脏功能减退,雌激素分泌紊乱,酪氨酸酶生成量增加,人体内的黑色素含量升高,引发患者出现肝病面容,主要体现为面色变黑、鼻头毛细血管扩张、皮肤粗糙以及黑眼圈等。此外,肝功能减退会影响肝脏处理胆红素,致其大量进入血液中,引发患者出现黄疸症状,表现为巩膜发黄。
消化道异常表现以及全身乏力 肝脏除了是重要的代谢性器官,还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乙肝导致肝功能异常,消化功能减退,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以及厌油等症状,同时肝病导致患者消化能力减弱,身体因此出现营养不良问题,导致患者全身乏力。
其他症状 人体肝脏是凝血因子的主要生成之所,乙肝导致凝血因子生成量减少,患者会出现异常出血且不易止血的症状,如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导致的血便,伤口不易愈合等。乙肝还会造成患者肝脏肿大,牵动肝包膜引发肝区疼痛感。
熬夜、作息不规律是现在人的常态,很多人为了工作甚至出现彻夜不眠的状态,而长期熬夜和作息不规律会影响人体内分泌、新陈代谢,对肝脏的健康非常不利。若患有乙肝,这种不良习惯会增加肝损伤。
肝脏是酒精的主要代谢场所,若患者长期酗酒,大量酒精会造成肝损伤,影响正常的肝脏功能。若患者存在乙肝,肝功能减退,对酒精的分解能力减退,会使酒精以及代谢产物乙醛和乙酸的停留时间加长,持续增加肝损伤,加重病情。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器官,其主要作用是分泌胆汁进入人体肠道,帮助肠道消化脂肪。若乙肝患者过多进食糖类,如白糖、蛋糕、巧克力等,以及高脂肪食物,如油炸食物、肥肉、奶油等,会增加肝脏负担,加重乙肝病情以及肝损伤。
日常常见的一些药物具有一定的肝毒性,如对乙酰氨基酚、西咪替丁、利福平、异烟肼、四环素、红霉素、酮康素以及多数镇痛药物等。倘若滥用会增加肝脏损伤,加重乙肝病情,如确有必要服用,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按照用量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