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 莹 秦真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特征,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世界各国联系依存日益紧密,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大背景下,对发展中的中国未来将向何处去、新型国际关系应当如何构建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的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主动参与国际事务,为解决全球治理难题所提出的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蕴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积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在文化交流互鉴中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让中国方案在世界舞台上更具说服力,对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共建人类美好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文化“走出去”是马克思主义“自由联合”的要求。人不能脱离现实社会孤立存在,在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世界人民应该相互融合。马克思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他指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下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命运未来发展的一种思考。全球化时代,全球性问题错综复杂,不是哪一个甚至哪几个国家能够单独解决的,必须由世界各国共同应对。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合作共赢理念,既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提到的“消灭竞争,而代之以联合”,推动建立“共同联合体”下的“自由联合”的要求,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合共生”“和而不同”等思想的创新和深化,是马克思关于共同体思想的中国化成果。
传统文化“走出去”是应对西方错误价值观,有效化解文明冲突的要求。近代以来,西方大国大肆宣扬“西方中心论”,渲染西方文明、西方价值观至上,为“文明冲突论”埋下了种子,但文明之间并非是不可调和的,文明具有多样性、平等性和包容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不同文明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通过共建共享、交流互鉴、合作共赢、求同存异等价值理念改善人类命运,继而逐步获得世界各国的价值认同,有利于化解并超越文明冲突,使世界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中保持活力,真正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
传统文化“走出去”是负责任大国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抓住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时代机遇发展了自己,中国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也希望发展起来的中国能为事关全球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解决贡献更多的力量和智慧,中国也非常愿意为世界发展积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20世纪90年代,中国就提出了“负责任大国”的理念,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中国克服了国内经济发展势头严重受挫的不利局面,坚持人民币不贬值,为亚洲地区的经济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世界各国普遍反映中国是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大国。近年来,中国倡导“一带一路”,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有利于实现各方合作互利共赢,这些都体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多年深厚历史底蕴的大国,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和”为贵、“天下为公”等理念,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之“走出去”,让世界各国在了解中华文化的基础上,能够更加深刻理解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衷和意义。
改革开放40多年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也使国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进一步增强,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经济基础与信心保障。今天的中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但前进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还会面临西方势力的阻扰,在“走出去”的方式、载体等方面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思考,积极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
西方社会百般阻挠,企图用自身价值观取代世界价值观,阻挠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在中国和平崛起的道路上,西方时不时会发出不太和谐的论调。随着世界各国与中国不断加强经济合作,“国强必霸”“中国威胁论”的疑惧声音频频出现。西方各国习惯于“西方中心论”,出于维护其霸权主义、维护自身在世界主导地位的考虑,对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本能抵制,百般挑剔。不少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不深,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思维的影响下,不理解甚至误解该思想,认为中国提出的合作共赢不可能实现、难以落到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反对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对待各国的文化与文明,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可以说,传统文化在用中国哲学、谚语和成语等表达方式“走出去”传递中国思想时,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华文化“走出去”的融合方式和保障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中华文化要“走出去”首先必须有复合型文化交流人才。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这方面人才相对欠缺,产业文化发展后劲不足。文化交流复合型人才在传统文化“走出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链接纽带作用。当前在文化交流中会出现外语水平突出的专业翻译不能精准解释传统文化中的专有名词,传统文化底蕴强、业务能力突出的文化人员却又不能与国外相关文化从业人员直接交流的现象,甚至个别时候因翻译的“风马牛不相及”“词不达意”而使交流效果大打折扣。“走出去”的传统文化决不能仅局限于舞蹈、茶艺、武术等主要通过形体表达就可以达到沟通目的的文化体系范围内,更需要在古代哲学思想、甲骨或文言文字、戏曲综合艺术、诗词歌赋等文化体系中进一步探索。而在文化专业和语言交流两方面均擅长、综合水平较高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从目前社会来看还是较为有限的。
传统文化“走出去”,要将传统文化结合产业文化建设,从文创产品开发、教育机构合作、共建文化创意产业等角度与国外开展深度融合合作,更多地采用世界人民喜闻乐见、认可的语言进行创造创新,就能够使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意义更为深远。
文化自信仍需提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存在较大发展空间。5000年来的璀璨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优秀的思想、音乐、美术、书画、戏曲、武术和茶艺等丰富文化财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更是中国先进文化“走出去”的成功借鉴。今天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倡导“一带一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应的经济基础和综合实力。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鸦片战争打破国门后,中国人从以“天朝”自居的文化“自负”转向“国破”后“西学东渐”的文化“自卑”,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后,传统文化在一个较长历史时期内处于被否定和边缘化状态,重建全民族文化自信需要涵养时间。与此同时,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高标准的传统文化精品还远远不足以支撑“走出去”的实际需求量,一些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冷门学科无人问津,部分“绝学”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局面。要让传统文化“走出去”发出“中国声音”,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亟须一批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的文化工作者去开创新局面。
在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我们应当从国家战略发展高度去看待传统文化“走出去”,只有站得高、立意远,让“中国声音”走好、走稳、走远,才能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有的放矢,真正让传统文化“走出去”成为文化自信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提升文化自信,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供中国方案。坚定并提升文化自信,是用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前提和基础。近代以来,中国长期积贫积弱,使国人的文化自信大受影响。作为5000多年唯一不曾中断的文明体,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源泉,是我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的来源,也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必不可少的文化底气所在。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在继承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和国际发展趋势提出的解决世界发展难题的战略构想和中国方案,近年来逐渐被国际社会所认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本身就是中华文化高度自信的体现。我们更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其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进行全面、深入的解释,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和独特魅力,更好传播中国的价值观念,讲好中国文化和中国方案,让世界真正理解中华文化的本源和精髓,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并真正接受,共同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程。
打造文化精品,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够加深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有利于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文化精品“走出去”,才能得到他国对中国特色文化的关注,切实收到文化交流传播效果。而文化精品的打造在新时代更需要有效运用“新媒体”“融媒体”等网络力量、日新月异的科技水平和精巧新颖的文化创意产品建立起文化产业链,通过文化传播拉近与各国人民的沟通与联系。以优秀传统文化代表之一的戏曲为例,1929年梅兰芳带领梅剧团在美国演出《贵妃醉酒》《霸王别姬》《春香闹学》等剧目,虽时逢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但梅兰芳的京剧演出却万人空巷,纽约演出期间6美元的票价被炒至16美元,原定两周的演出延长至五周,整整五个月间梅兰芳成为美国的艺术中心人物,京剧艺术一时间风靡美国。在京剧传播的同时,很多带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舞台装饰、服装乐器、瓷器笔墨等同样吸引了外国人的充分关注。新时代下的文化工作者要借鉴前人文化交流的成功经验,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文化精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将各种传统文化有机融合,才能自信地“走出去”。
要充分运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文化节展、文物展览、博览会、书展、电影节、体育活动、旅游推介和各类品牌活动,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传统文化“走出去”,既要在“走出去”过程中立场坚定,防止在此过程中反向产生“文化入侵”,同时也要注重文化交流方式,防止给个别国家拒绝正当文化交流的借口。
加强文化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文化传播话语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走出去,亟需一批既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又熟悉世界文化历史、熟悉文化交流业务且又具备扎实外语功底的复合型全面人才。要加大对甲骨文、考古等“冷门专业”特殊人才培养,重点扶植昆曲、云锦、铁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中医药知识、中国书画、民间舞蹈的普及化水平。
要创新对外文化传播话语体系,充分了解、深刻把握并尊重世界各国不同受众的文化差别、思维差别和价值取向等,适应世界各国受众的文化习惯或话语体系,适应国际文化传播的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采用世界人民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多样化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贴切、生动地呈现在世界人民面前。同时要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充分发掘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发挥中华文化的独特优势,让各个交相融合的传统文化体系发出“中国声音”,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在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时代,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改造、创新性发展,吸收传统文化精粹,辅之现代科技创新手段,“走出去”开展传播、交流并形成文化产业链,从而进一步推动经济合作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内涵与当代价值。广大文化工作者应当自觉将传统文化“走出去”放到国家文化自信与“命运共同体”创建发展的战略层面去考虑,脚踏实地,融合创新,全面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功能,努力推动具有跨越国别、横亘古今,既具有深厚传统特色又具有鲜明时代价值的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地“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