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联记, 王升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石家庄 050014)
知识论应当是高职院校教学设计与课程建构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只是重视用什么知识教与怎样教知识,而忽视了从知识的角度对高职院校教学进行深度思考。
第一,部分教师对知识缺乏必要的价值判断与选择。许多知识都是教材规定了的,即预成的,而教材的编制者不一定是教师本人,这就致使不少教师很少思考教材所提供知识的价值,对知识也缺乏一定的选择性。教师缺乏对知识的选择性意识和权力,学生就更谈不上有这种权力。
第二,教师与学生缺乏对知识的共同建构。高职院校中许多教师是用知识教学生,而缺乏与学生对知识进行共同建构。这样的教学使得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
第三,教师对课程建设缺乏深入的知识论思考。“知识是教学的核心要素,知识问题是教学评价的关键性问题。不同教育领域因知识的价值性、境域性以及结构动态性等内涵与外延的不同而派生出复杂多样的知识问题。”[1]然而,对于更多的高职院校的教师而言,其专业行为更多地停留在教学方面,从知识论角度在课程建设方面付出的努力远远不够。从这个角度也足以判断这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令人担忧。
第四,教学评价缺乏知识论的指导。既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既然能力是从知识转换而来的,那么我们就要研究什么样的知识具有什么样的价值。
第五,教师与学生缺乏知识论的相关指导。暂且不说在职业院校,就是在师范院校,这个问题也尚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说来比较奇怪,人们在教育中离不开知识,但却很少思考知识的价值,也很少对教材提供的知识提出质疑,当然也谈不上对知识的选择。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对教师与学生知识论方面的相关指导。
在传统教育学看来,能力是通过知识的学习而不断获得的。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大家一直在践行着“能力通过知识的学习而获得”这一传统的教育命题,但问题却出在了知识的选择性方面。在高职教学中,如果我们只是从知识掌握的角度考虑学生能力的提高,则学生能力的提高也会受到严重影响。长期以来,我们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但却在认识与做法上出现了偏颇。
在高职教育中,许多教师不善于从能力提高体系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多的是单因素思维方式,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准确地说,能力是通过有选择的知识的学习而不断获得的,同时也是在不断扩展的。
可见,能力形成的机制就是学生的选择性认知与选择性实践。“当代知识论既看中知识的普遍性,同时也认可知识的个体境遇性。”[2]这为知识的选择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从类主体的角度看,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但对于特定的个体而言,认识必然是有限的。人类认识的无限性与个体认识有限性的矛盾决定了个体认识的选择性。
知识的选择性以是否能转换为能力来判断。高职院校必须从知识选择的角度对所教授的知识进行认真的选择,高职院校的教师也要练就知识选择的基本能力。
从教育教学的角度,知识的适切性也决定了知识的选择。因为只有学生选择的,才是最适合他们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高职教学的一个目标就是给学生提供适合的知识,适合的学习内容。然而,这似乎是一个应然的追求目标。我们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距离学生的特点及他们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知识的系统性与知识的完整性是不同的。知识的系统性是从知识体系的角度而言的,它强调的是知识的学理性、逻辑性以及连贯性。知识的完整性是从知识结构的角度而言的,它强调知识在一种结构里面的连续性、全面性。因此,在高职院校,我们更应该强调知识的完整性。高职院校向学生传授更多的是应用型知识,当然也不排除讲授一定的理论型知识。在一个片段的教学中,知识应该具有一定的完整性。这里强调的是一个“片段”里的完整性,也就是围绕一定的课题、任务,教师与学生展开教学,从概念到原理到实际操作,形成非片断性的知识。正是在一个个片段的教学中,学生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知识的完整性包含知识的指向性、知识的综合性以及知识的应用性。高职院校的知识就是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职业成长而服务的。因此,这种知识必然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一个片段的知识是由完备的知识要素组成的,其综合性不言而喻。理论知识就是为了指导实践,所以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知识应当具有一定的应用性。
任务型教学何以体现知识的完整性?第一,任务型教学体现了知识的指向性。任务型教学提出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与问题去寻求完成任务及解决问题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中的知识必然具有很强的指向性。第二,任务型教学体现了知识的综合性。按学科对知识分类是为了便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实际情况是,知识在完成任务与解决问题中总是表现出一定的综合性。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运用综合性知识解决问题的特点表现得尤其明显。第三,任务型教学体现了知识的应用性。教学当中,如果缺乏知识学习的针对性,为了学习而学习,则会大大降低学习的有效性。任务型教学旨在解决教学中任务不明确,问题不突出的弊端。
知识论的研究表明,知识是可以传递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知识是类主体长期经验与研究形成的。这里的类主体是指从历史到现在的人类整体。人类恰恰是通过知识的传递实现了知识的积累。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任何信息都是可以传播的。知识也是一种信息,人类利用不同的手段不断实现着知识的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们了解与掌握知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们的心理发展都是一个知情意行的过程。知就是对世界对社会对知识的认知。知识从主体到主体,不断实现着认知,通过认识,主体也在不断实现着知识化,这在本质上就是知识传递的结果。
知识的价值、特点以及知识主体化的方法构成了知识的性质。教师讲授知识的性质与学生所要掌握知识性质的一致性决定着知识的可掌握性。只有当知识具有一定的可掌握性时,教学才具有一定的有效性。高职院校一些教师的教学有效性比较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知识的可掌握性比较差。
为此,在高职教学中,我们要着力在教师讲授知识与学生学习知识的一致性上下功夫。一是教师一定要研究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一定要根据职业教育的规律进行教学。只有合规律合要求合目的的教学才是好的职业教育教学。在知识选择的过程中,也要根据教学的这种需要进行。二是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要与学生在教学知识的选择方面进行经常性沟通。
与信念、意见相比,知识具有一定的明见性。人类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方法,通过一定的载体进行概括总结,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认识体系。只有具有明见性,知识才能被学习、传授与掌握。
不同层次的学校,在知识的明见性方面都有不同的要求。在高职院校,知识的明见性主要表现在它的可视性、可理解性、可掌握性、可操作性以及知识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教师要对教学中知识的难度进行研究,要研究知识与社会的关系,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关系。“知识研究的社会学视角主要探讨知识或观念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的相互关联。”[3]教师还要处理好知识难易的关系,对于那些高难度的知识一定要从教学中去除。教学中的知识一定是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如果过于发散或模糊,就不利于学生掌握。高职院校知识还应当具有鲜明的可操作性。
知识是可以被分类的。知识可以划分为事实性知识、原理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高职院校教师要善于对知识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对知识深入理解。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善于从知识类型的角度分析问题,则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必然会达到一定的高度。
从知识理论层次的角度划分,知识可以分为基础理论型知识、外推型理论知识、应用型知识和技术技能型知识;从程序-方法的角度划分,知识可以分为程序型知识、方法型知识、策略型知识以及创新型知识。一般而言,高职院校教师缺乏从知识分类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一些教师受传统教育观的影响,给学生讲解了许多基础理论知识或者是尖端的科学技术知识,而忽视了应用型知识以及方法策略型知识的教学。我们只要稍作知识的分类,就能够看出存在于高职院校教学当中的问题了。
事实性知识就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例如,高职教育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原理性知识是关于概念与原理的知识,它们属于基本理论。大部分原理性知识就是前面我们提到的基本知识。方法性知识是关于手段、策略、路径的知识,它属于哲学上讲的方法论范畴。方法性知识在实践型知识中占有较大比例,是实践型知识不可或缺的一种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事物秩序结构以及运行关系的知识。
事实性知识决定着学生的眼界,比较容易理解,可以作为高职学生各科教学中的泛读材料。有些教师对事实性知识过分讲述,浪费了许多时间。方法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在实践型知识中占有较大比例。我们要在实验、实训等环节中重视这方面知识的教学。
在高职教育中,原理性知识的教学应当深入浅出,要把教学时数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原理性知识的教学。在高职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是有的学校不重视原理性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数被一压再压;二是有的学校原理性知识教学的比例太大,堪比本科。这两个极端问题都需要我们克服。
当概念与原理介入时,事实就从信息变成了知识。当原理性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结合时,知识就可以提高人的理解力。当原理与概念和方法结合时,原理与概念就被激活了。当方法价值化后,方法也就变得“有用”了,否则方法只能是符合信息。
知识总是层层递进的,是由简单到复杂的一个生成过程。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循序渐进。各类知识总是互相依存的,事实性知识的表现是由概念与原理来决定的,原理性知识是运用一定的方法被陈述的,方法的应用取决于主体价值的取向。这几种知识是互相依存、互为利用的关系。
在高职院校应用技术教学中,知识分类及其关系的揭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分类首先增强知识学习的兴趣。伴随着学习畏难情绪的降低,主观能动性的增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会大大增强。就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而言,他们学习的动机与兴趣普遍不强,知识分类所带来的学习兴趣增强必然会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教学的有效性。其次,知识分类有利于增强知识理解的条理性。分类最大的优点就是条理化,它是知识学习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学生学习知识的条理性增强了,他们学习知识的逻辑性、顺序性以及层次性会明显增强。一些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学习的条理化方面较为薄弱,他们在学习中不善于归纳总结提炼,这在客观上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效果。知识分类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明显效果。再次,知识分类有利于实现知识记忆的易化。在知识掌握的过程中,一定的记忆是必要的。知识分类降低了知识记忆的难度,有助于高职院校学生对于知识的必要记忆。最后,知识分类有利于给师生在知识运用方面一定的方法论指导。知识运用虽然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综合当中必然会有一定的分类。要通过知识分类对高职院校师生进行知识运用方面的方法论指导。
“理解”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有人将自然科学的方法概括为“说明”,将人文科学方法概括为“理解”。这是一种相对的分法。其实,“说明”也是以理解为前提的,理解不了,也就难以说明。到现在,人们的共识是,理解是所有科学与艺术存在的基础,是知识主体化的基本机理。在西方哲学中,理解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理解被认为是人们存在与生活的重要方法。我国心理学与教育学似乎缺乏对理解的重视,我国心理学对理解有一定的研究,但教育学对理解的研究与运用尚不深入。教育实践中,对理解的把握也往往失之偏颇。理解是教育教学中重要的内在机制,但一些教师过份强调了学生对知识讲授的认同以及机械记忆,理解被作为一个被普通化了的概念而被忽视。
从存在论的角度看,理解是以一定的“存在的意义”为基础的。理解诠释了客观存在,客观存在由于理解而变成了主体的意义。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主体用理解这种方法达到认识世界的目的,进而用理解与行动改造世界。
从心理学建构能力的角度看,能力是以知识为前提的,但在能力与知识中间却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那就是理解。因此理解在人的能力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教学有效性的一个标准就是看教学是否促进了学生理解力的提高。只有提高了学生的理解力,知识的学习才能转换成学生的能力。在高职教学中,有些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也有些教师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这两种倾向都有失偏颇,都不利于学生理解力的提高。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建构知识与能力。在建构的过程中,他们必然要通过自己对知识以及能力所需要程序与策略的理解。如果教师讲授太多,就有可能易化与碎化了知识,这都不利于他们理解力的提高。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提供了操作的任务,学生在这些简单的重复性操作中同样也难以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们常常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但人们忽视了理解在能力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因此,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能力的提高。那么“理解了”的重要标志究竟是什么?解释与运用是“理解”的重要标准。解释是根据理解对客观现象以及事物发生的一种描述。它是理解的一种反映,没有理解,就不能解释。同理,不能解释,就说明没有理解。运用是知识与能力的实践化,能否运用是是否理解的一种检验。
在高职教学中,在知识掌握与能力提高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解释与运用两个环节上多下功夫,这是促进学生能力提高的有效机制。
以基本知识为基础的知识体系。长期以来我们强调基础知识,强调知识的学科性、逻辑性、学术性。在高职院校,我们更应该强调基本知识。基本知识与基础知识相比,强调知识的结构性、单元性、意义性。
以实践知识为中介的知识体系。实践知识相对的是理论知识。上述所说基本知识就是理论知识。那些应用型、实务型、经验型、工程型的知识就是实践型知识。职业知识来源于实践场域,离不开工作工程,这也决定了高职学校的知识体系不能脱离工作实践。[4]实践知识与操作性知识具有一定的区别。其与基本理论知识相比,具有应用性,但它们是在许多工程与项目经验的基础上概括提炼出来的,学生又不能直接运用它们。因此,实践知识是基本知识与操作性知识的中介。
以操作性知识为方向的知识体系。高职院校重视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重视学生的就业教育。与实践型知识相比,操作型知识具有一定的直接性、可操作性以及明显的效果性。
为此,高职院校应当从基本知识课程、实践型课程以及操作型课程三个方面安排设置自己的课程体系。高职院校应当设置与学生需求关联的课程,对于能力提高有明显效果的课程,能够增进学生发展认同感的课程。实践型知识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知识,高职院校一定要开设大量的实践课程。学生掌握操作型知识,有利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因此操作性课程也是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传统教学观看来,教师可以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在这种观点的影响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知识是如何传递给学生的?教师与学生是经过什么样的价值判断、态度参与以及主观能动而实现了知识的传递?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非被动接受知识,他们会有选择的接受与加工知识。“专业知识以崇高的理想和道德为追求。”[5]知识的意义并非由知识提供的信息本身决定,而是学生在专业知识理想与道德的驱使下,进行价值取舍的过程中建构而成的。主体教育理论认为,教学中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培养与调动他们的主体性而不断实现的。在高职院校中,相当多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知识的建构以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在客观上极大的影响了教学中知识的活化。
知识只有活化后才能产生应有的功能。知识的功能就是促进人发展的功能、促进科技与文化发展的功能以及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在这里我们只讨论知识促进人发展的功能。知识促进人发展的功能只有在知识活化以后才能产生。
知识活化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的主体化,二是知识的对象化。知识的主体化就是知识被主体掌握,变化成人的素质。只有当知识主体化后,知识对具体的人而言才是有用的。知识的对象化就是主体通过具体的客观对象运用知识的过程。没有知识的对象化,知识对于主体而言难以发挥功能。
“高等职业教育应回归职业教育本质,颠覆传统课堂,重构课堂生态,包括课堂的物理形态、资源形态和人文形态。”[6]为此,教师应当不断探索,重构自己的教学生态环境,这是知识活化的基本前提。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实现知识的活化;重视教学当中对知识的应用,增强知识活化的效果。对于学生而言,知识活化理论有利于他们从过份依赖教师掌握知识走向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掌握知识,有利于他们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实现知识的活化。
从认识学习与提高的角度看,需对教师与学生进行认识论方面的指导。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类主体的认识形成了知识。知识又反过来促进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高职院校是一类知识教育机构,但长期以来,我们却忽视了对教师与学生的知识理论指导。既然学习知识是人们一生的任务,也是高职院校实现学生发展的重要策略,我们就有必要对教师与学生进行知识理论的指导。一是通过知识论学习,使他们从知识本体论的角度对什么是知识,知识有哪些类型等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这有助于他们走出知识神秘主义误区。二是知识论的指导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从知识发生论的角度了解知识是怎么形成的,人们应该如何掌握知识。三是知识论的指导有利于他们从关系论的角度,理解各种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以及知识与非智力因素之间的关系等。因此,要把知识论学习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要设立专门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