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2021-11-30 03:20郑佳四平职业大学
品牌研究 2021年34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文/郑佳(四平职业大学)

与其他专业相比,会计专业的涉及面更广,其专业课内容通常会到涉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法务会计、预算编制、商业咨询、税收、审计等多个学科领域,这虽然能够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但也同样会在教学质量与专业课教学效率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而对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则正是达成这一教学要求的有效路径。

一、高校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基本原则

(一)教育性

对于高校来说,由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属于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部分,因此要想将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起来,首先就必须要遵循教育性原则,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推动课程改革、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角度出发,制定合理的教育改革方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将教育教学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1]。例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可根据会计课程内容来构建信息化网络学习平台与专业教学资源库,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效果;而在教学内容拓展方面,则可以依托互联网,引入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各类信息资源,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以有效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

(二)科学性

在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中,由于信息技术不仅能够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帮助,同时也可能会引发各种教学问题,因此高职院校还需遵循科学性的教育改革原则,以科学教育理论为指导,对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运用,以实现对潜在教学问题的有效规避[2]。例如在课堂教学方面,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利用信息技术对抽象化的会计专业知识进行解读,以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并将知识逐渐内化为自身认知结构的一部分。而在教学设计方面,则需要以尊重个体差异的教学观念为基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教学资源获取方面的优势,将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融入教学内容中,并借此展开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取得理想的课堂学习成果。

(三)协调性

从目前来看,由于国内高校基本都会设置信息技术类公共课程,且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十分重视,因此为了将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起来,同样还可以创新教学改革思路,在全面推进会计课程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将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公共课程联系起来,同时遵循协调性原则,对二者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目标等各方面的关系进行有效协调,并从一致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有关教学方法、教学理论、教学技能、教学活动等加以优化,使两门课程的融合能够变得更加连贯、流畅。另外,在会计专业社会人才需求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协调性原则还意味着要充分考虑到会计课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创新优化需求,在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对具体的教学创新策略加以协调,以免出现课程教学改革不同步的情况,影响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间整合效果。

(四)实用性

高校信息技术与会计课程的整合,虽然具有不同的具体实施形式,但本质上基本都是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作为核心目标,而要想有效实现这一教学改革目标,则需要遵循实用性的基本原则,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方案,使信息技术与会计课程的整合能够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最大化效果。例如在教学方法上,应充分考虑到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及具体学习情况,并据此对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灵活创新与适度应用,切不可为了追求教学方法创新与课程整合而盲目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在教学内容上,则需要从趣味性的角度出发,选择能够吸引学生的会计专业相关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将其融入会计课程教学中来,同时注意对教学内容总量进行严格把控,以免因教学内容过多或枯燥乏味而影响实际教学效果。

二、高校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具体策略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对于高校来说,由于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属于一种教学改革形式,主要是为了提高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弥补当前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同时为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持,因此要想将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起来,首先就必须要从教学改革视角出发,将会计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下来,使后续各项教学改革工作能够更具针对性。例如在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会计专业领域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到当前高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新滞后问题,并将帮助学生了解会计专业信息技术应用情况、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等列为教学目标,使会计课程内容能够与财务信息系统、会计软件的相关操作相融合,为学生的日后就业与职业发展创造良好基础条件。而在会计行业理论知识、技术技能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则需要从实际出发,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直觉思维、创新精神、终身学习态度、解决问题能力等能力素养列为教学目标,以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辅助学生学习、引导学生创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设置探究性现实问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合理选择教学模式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支撑的高校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可分为学科探究型、学科本位型与学科辅助型三种,由于不同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思路存在明显差异,对高校教学改革工作、信息化建设也有着不同要求,因此要想将信息技术与会计课程有效整合起来,同样还需注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课程教学需求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选择。例如在学生专业基础较强、课程实践性较强、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情况下,可选择学科探究型教学模式,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实践课题展开课程开发,并通过指导学生上网搜集课题相关资料、鼓励学生整理资料并形成电子文稿、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学生作品等方式,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生的课题相关探究活动中来,使其能够在实现专业素养提升的同时,提升利用信息技术完成课题探究、解决会计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校课程开发能力有限、学生专业基础并不突出的情况下,可选择学科本位型教学模式,以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基础,利用多媒体课件或类似教学资源对课程知识进行演示、解读,同时向学生传授会计软件操作等方面的信息技术技能,引导其利用信息技术技能展开学习探究、解决现实性较强的问题,以达到提升会计课程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教学目的。而在学校教学基础设施不够完备、学生专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则可以采用学科辅助型教学模式,仅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通过引导学生利用社交工具在线讨论、建立网络学习平台并上传学习资源等方式,为会计课程教学提供支持,同样能够使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三)灵活创新教学方法

为实现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教师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展开灵活创新,使信息技术与会计课程能够在教学实践层面实现有效整合。例如在进行实践教学时,就可以综合借鉴情境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虚拟现实技术,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查账验证、会计咨询等各种类型的会计业务情境进行模拟,同时引导学生代入业务情境中的会计工作人员角色,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完成工作任务,对业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处理,使其能够获得更加真实的业务工作实践经验,并实现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探究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四)关注学生自学能力

在整合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由于信息技术为线上网络教学、课题式教学及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基础条件,因此无论高校采取怎样的教学改革策略、选择何种会计课程教学模式,未来会计课程教学都会更加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学习,而要想使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改革效果达到最大化,自然也就需要密切关注学生自学能力发展情况,并注意对学生自学能力进行培养。例如课堂教学阶段,除了要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也同样要从信息技术应用的角度出发,向学生传授各种学习技巧,帮助其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效自主学习。而在课后自学引导方面,则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导学案等辅助学习资源,或是建立专门的网络学习平台,根据学生学习需求,对平台各项教学辅助功能进行开发,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完成课后学习,并获得良好学习体验后,最终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与浓厚学习兴趣。

(五)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从目前来看,由于很多高校的会计课程教学评价都是以期末考试与课堂表现评估为主,其评价结果往往不够全面,因此在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过程中,高校还可以从教学评价入手,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评价方式加以拓展,将更加完善的会计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起来,以获取更多的学生学习情况反馈信息,保证教学评价结果的全面性。例如为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就可以面向会计专业学生建立专门的网络学习平台,提供学习资源下载、习题训练、知识点整理、学习问题实时讨论、线上答疑等自主学习辅助服务,并对学生的习题训练成绩、学习进度、学习问题提出情况等信息进行统计,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后自主学习情况,做出更加全面的教学评价[3]。

(六)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在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阶段,要想实现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高校同样还需提高对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提供重要基础支撑。例如在硬件设施方面,应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建立专门的会计实验室、实训基地,使教师能够借助实验室、实训基地中的各种专业设备来进行实践探究情景模拟,有效开展实践教学。而在软件设施方面,则需要深入了解当前会计行业的发展情况,积极引入各类会计工作中常用的软件工具,并将软件工具应用纳入会计课程教学内容中来,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类常用软件工具的使用方法、操作技能,为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另外,高校还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课堂教学辅助系统、教学设计辅助工具等软件,或是选择与其他院校、科研单位、企业进行合作,共同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库等信息化平台进行开发,同时组织教师对软件、平台应用等方面的技能进行学习与训练,将信息技术有效应用到教学辅助领域。

(七)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会计课程间的整合,不仅能够使会计课程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如果教师对于会计专业及教学领域的相关信息技术不够熟悉,那么即便学校能够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入会计课程中,也同样很难取得应有的教学改革效果。因此对于高校来说,要想实现对信息技术与会计课程的有效整合,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教学改革对会计课程课任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并通过有关培训工作来不断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在具体措施上,有关培训工作首先应从教育信息化的角度出发,将各种教学辅助软件工具、教学设备以及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技巧纳入教师培训内容中来,使教师能够具备灵活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会计课程教学的能力。其次,则是要组织教师进行与行业工作实践相关的实训活动,学习利用会计软件、财务信息系统等软件工具或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使其能够熟悉行业发展现状,并积累一定工作实践经验,为融入信息技术的会计课程实训教学做好准备。最后,还要建立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并结合教学活动与课程内容中涉及的信息技术,对学生展开道德、人文、法制等方面的教育,使其能够形成对待信息技术的正确态度与良好意识,学会如何正确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专业学习与未来工作实践。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虽然比较复杂,但对于高校来说,只要能够遵循科学性、教育性、协调性、实用性等基本原则,同时从教学目标认知、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等方面入手,采取合适的教学改革策略,就必然能够使会计课程与信息技术得到有效整合,并实现会计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教学内容教学模式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