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东
(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康平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心),辽宁 康平 110500)
前言: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当前我国机械化收割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已达到领先水平。收获机械化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玉米生产的过程中,机械化收割已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但玉米在收获过程中的机械化水平过低,且这一环节粮食损失率相对较高。所以,减少粮食收获损失比一味提高粮食增产更有必要。
从农业机械化角度来看,收割机械化是粮食收获减损的重点保障。但目前机械化收获损失主要存在于种植到收获期间,首当其冲应提升种植机械化技术,严格把关玉米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规范机械化种植过程,努力降低玉米收获的抛撒损失。
1.检查机具
在作业季节来临前,种植户应严格按照农机使用说明对玉米收获机进行全面的检查,农机、农具应定期保养,确保机器在整个玉米收获期间能正常平稳的工作。若农机经过修理、重新拆装,在运行前应做好足够的检查和试运转。检查收割机的运转,传动情况,确保收割机的行驶,输送,剥皮,脱粒等功能正常使用。在进行作业前,应检查收割机各操纵装置是否灵敏;调整农机的视镜、座位等适适应需要;查看农机的发动机机油、燃料、润滑油等适量与否;确保刹车、仪表盘等指示工具正常。确保其他功能一切正常,如传送带松紧程度,防护罩是否紧固,金属挡板等是否完全密封。准备好备用农具与易损零件等,以备作业时出现意外及时补救。
2.提前试收
在收获期来临前,可选择一块试收田,全面检查调试后的农机现场作业状态,根据实际的作业效果和农户们的要求对农机的工作参数进行适当调整。首先根据作业田的农作物种植行距来选择适宜的玉米收割机,譬如收割机与农作物种植行距应控制在±5cm 以内。进入田间后,按照玉米收割机使用说明书推荐的参数进行试收,试收时收割机在农田上以正常作业速度行驶50 米左右停止,并返回到起始线,观察作业位置的玉米粒损失、籽粒破损程度、杂质含量等,确认农机有无机器堵塞、漏割等情况。
在检查收获损失时,应第一时间明确损失原因及损失类型。收割前损失和收割机损失为主要收割损失类型。收割前损失主要由客观因素造成,天气恶劣,病虫害或其他不利于收获因素,可以通过选取优品种子,提高种子存活概率,提升田间管理技术等减少损失。收割机损失分为四种,割台损失,清选损失,脱粒损失,苞页夹带籽粒损失等[1]。在检查损失时,明确损失类型,针对损失情况进行调整。试收过程中,应多注意观察作业环境,勤检查作业机器,及时排除异常作业隐患。
过早或过晚的收获都会影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选择合适的玉米收获期可以让玉米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减少损失。收割机在进入作业田之前,作业员应充分了解该土地基本情况,其中包含此地玉米品种,玉米种植行距,种植密度,作物成熟度,该地产量水平和果穗茎秆倒伏情况,该地于何时进行人工开道,清理。对于田中的固定障碍物如电线杆、水井等要进行作业标记,降低作业危险,这都需要作业员提前了解以便制定因地适宜的作业计划。
作业时,收割机不可紧急转向或变道,应在规定行使范围内保持直线行驶。驾驶员应适应地块环境变化灵活改变驾驶方式。在转弯时停止收割,采取其他方法灵活转弯,然后继续收割。切忌一边收割一边转弯,造成沿路未收获玉米被车轮碾压,漏割损失严重,严重者玉米秸秆被卷入车轮内部损毁机器。驾驶员应选择正确的作业方向,避免横线收割,横向收割在坡度较大的田垄上容易导致收割机大幅度颠簸甚至侧翻,造成机器故障,给种植户带来粮食收获损失严重、农机故障双重经济损失。
驾驶员应根据当地玉米产量、植株密度、自然高度、干湿程度等调整收割机喂入量,选择合适的作业速度。保证机器前进速度与收割速度保持一致,避免不同步作业造成割台上的漏穗损失。机器运行时先低速收割,然后观察作业环境,剥皮机是否有堵塞的情况,待收割速度与行驶速度同步进行,再缓步提速,最终采取正常速度进行作业。若该地玉米种植稠密、植株偏大、种植行距宽窄不一、地面起伏不同,早晚或雨后作业在降低收割速度时,发动机的转速不必配合行驶速度发生改变。晴天时玉米秸秆干燥,可以适当提升收割农作物的速度。
在机器运行允许、玉米种植行距统一的情况下,满幅工作更有利于作物喂入机器含量均匀,防止忽高忽地的作业速度加大机器负荷,影响机器运转,从而导致喂入量过大而影响玉米收获质量,增加收获损失和破损率。而当种植行距不一时,为了避免剐蹭相邻的玉米秸秆,导致平白的损失可不必满幅工作。收割完作物后在原来的作业田上保持合适的留茬高度,高度根据玉米地的平整情况而定,留茬高度在8-30厘米之间[2]。
收割过熟作物时,由于茎秆易于折断,果穗容易脱落,收割机应降低收割速度,适当调整清筛机的宽度,避免将玉米连同茎秆一同粉碎。收割倒伏作物要选用适宜的机具,要选用倾斜度小较长的割台,能贴地收割的机器。而在土质疏松,土壤湿度大的作业田上工作,收割机应选取履带式,避免机器陷落泥坑影响收割效率。针对不同的作业情况应选取合理的作业方式。采用逆向对行收获方式有利于将与种植方向平行的倒伏玉米植株扶起进行收割。而倒伏方向与种植方向不一致时,应复合对行进行收割。作业时在保证其他功能正常运转的情况下,降低作业速度,及时清理割台上不规则的玉米植株防治喂入机器造成堵塞。收割机前分禾器应紧贴地面,将秸秆还田装置提升至最大功率,防止漏割的玉米果实被绞碎,也便于后期人工拾检,降低收获损失。
机械化收割损失原因众多,作物品质、种植方式、农业生产技术、生长环境、收获时期、农机使用程度等都对此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减少收获机械化损失是一个长期且系统的过程,绝不是单一的规范机械化种植措施就能彻底解决的。在农机运用方面也需要相关企业升级装备,种植户不断学习机器使用技能,从而降低收获损失率。
解决农民收割作物装备和技术的问题是降低机械化收割折损率最优的办法,这也是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机部门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协同各高校研究院推广大型农机使用,将农业技术与农业艺术的融合进一步强化。推行相关政策,大力鼓励与支撑相关企业与高校研究新型农机装备,创新农机技术,企业提高收获机械的技术水平。如玉米收割机可以在关键部位的工作由原来的人工变成半自动化操控,降低操作难度,也提升了玉米收获精细度。在收割机作业时,机器可以根据作业田情况及时调整作业状态,降低收获损失、含杂量、籽粒破碎率等。河南地区多家农业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连续多年开展玉米籽粒低破损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宜该地区种植的玉米品种,这一研究成果降低了玉米穗粒霉变损失,为该地区的玉米种植收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加强对机手的技术培训工作,健全针对各农业企业,技术学校的机手培训体系,机手应充分掌握各作物品种特性,作物种植模式,收割地形不同,驾驶方式不同等方面的知识。充分熟悉收割机的各个功能,正确使用,保养收割机以及高质量,高标准的完成收割作业。技术学校,企业应保证每一个机手都是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农机化部门应组织开展玉米低折损率相关主题研讨会和现场展示会。通过集中授课和技术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现场对相关农业技术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提高收获减损技术的宣传推广。
加强对农户的农业知识宣传教育,农机干部应深入田间地垄,切实做好每一位种植户的农业技术指导工作,让农户们都意识到,提高作物产量,提升作物品质不仅是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更是为了国家粮食安全做保障。完善收获作业质量管理在收割机上安装管控设备,实时监控收割机自身运行和周围作业情况,以便于解决农户与机手就机收损失意见不一致的问题。
玉米生产中的农艺和农记技术融合是一项复杂且繁复的过程,其中包括种子选取、幼苗培育、田地管理、机械化收割等过程。因此为了加快玉米种植规模集中化进程,降低玉米在收获期的损失,农机与农艺部门应切实建立玉米生产发展体系,将农机技术更好的融入农业生产中,有利于农业机械化长远发展。健全完善农业技术体系,加快促进农机与农艺融合,农业部门应大力推动玉米种植到收获的全方位机械化进程,以此完善农机技术,提高玉米产量,减少农民收获损失。政府也应充分调动农民使用农机积极性,确保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的顺利开展[3]。另方面,当地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玉米种植户的支持力度,以此逐步解决收割机收获时机器故障,人工效率低造成的原作物浪费等问题,进而推动玉米生产全程现代化、机械化发展进程,实现玉米生产质量与效率全面提升的目标。严格遵循因地制宜的规则,在农艺中融入农机技术,不断升级农业技术装备,才能使农业收获真正做到机械化、一体化,使玉米生产水平与质量不断提升。
结论:综上所述,玉米机械收获减损技术模式不仅需要选取合适的收割机和精细种植技术,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最佳收获期、植株倒伏和机械操作等,同时要特别注意对适合机械收获的作物品种进行筛选、选取配套机型和机械参数最优的搭配,此外还需要强化机手操作规范,培养农户机械化种植意识,以此从种植期降低玉米收获损失率,形成适宜的玉米机械收获减损技术模式。